《司马懿吃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司马懿吃三国-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人,真是令人痛快!”

司马懿头也没回,只是淡淡说道:“本座何曾想与他这等小人为难?不过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罢了……”话虽这么说,然而谁都没有看到,他的眼角里有一丝得意之色一掠而过。

在东曹署的大堂之上,司马懿和王昶伏案埋首文牍堆中,手中运笔如飞,也不知批阅了多少份公函,更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直到司马懿握着笔管的手腕都酸痛得抬不起来了,他才搁下了笔,活动活动了一下腕肘,坐直了身子正欲去取茶杯。

这时,他目光一掠,却见堂门口处竟是空无一人,不禁自语道:“咦!这曹大叔怎么还没回来看门呢?自己打自己一百五十下嘴巴,用得了这么长的时间吗?”

他正在自语之际,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洪钟般响亮的大笑声:“好你个司马仲达!亏你想得出,让曹老三自己打自己嘴巴这个法子治他!”

听到这个声音,司马懿惊骇之中面色一正,接着便毫不停滞地起身离席,带着王昶奔到堂门口内左侧的黄杨木地板上恭恭敬敬跪了下来。

只见十余名身披铠甲的武士仗刀持剑进得堂来,分列两旁。中间一乘八人共抬的朱漆座辇,一位玄袍高冠、须髯虬张的六旬老者傲然坐在辇上。他身形不高,双手按膝,腰身挺得笔直,顾盼之际目光如炬,俯仰之间气宇如虎,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夺人心魄的雄霸之风,压得让人几乎不敢仰视。

“属下等叩见丞相大人!”司马懿和王昶急忙齐声呼道。

曹操由着众人径直抬入大堂当中,也不落辇,就那么端坐在半空之中,俯视着跪伏在地的司马懿,沉沉缓缓地说道:“司马仲达,你刚才可是找了辛毗给曹老三说情来着?”

“不错。”司马懿抬起头来,迎着曹操当头劈下的凌厉目光,不卑不亢、无畏无怯地答道,“属下以为曹老三虽是贪杯违禁,然而罪不至死,况且又有多年服侍曹老太尉的苦劳,所以恳求辛长史对他小惩大戒了一番。”

“唔……若是在平时,你这么做亦无不妥。然而今天,他却是被京兆府尹金祎抓住绑送到我丞相府里来的,全许都城的人都在盯着本相如何发落他呢!你倒好,只罚了他一百五十个嘴巴子。”听完了司马懿的答话,曹操忽地面色一凝,冷然说道,“你想回护他的这个人情,怕是谁也卖不了你了。顺便告诉你一声,本相刚才已经让曹洪派人砍了他的人头送到金祎那里去了。这一下,京兆府那边可没什么话说了吧?”

“什……什么?”王昶惊得一时失了声,险些瘫倒在地,“您……您砍了他的头?”

却见曹操仍是端坐辇上,冷眼看着王昶吓瘫在地的模样,几乎不屑一答,那表情轻描淡写得如同刚刚才捏死了一只蚂蚁,忽又悠悠问道:“怎么?尔等觉得本相刚才的处置有些不当?”

司马懿听了曹操刚才那番话,全身一阵激烈地颤抖,紧紧闭上了双目,满面沉痛之色,暗暗咬了咬牙,却是伏下身来,叩着头沉沉地说道:“丞相大人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实乃天下百官的楷模,朝廷内外谁敢不服?谁敢异议?倒是属下等对此事思虑不周,失之于柔,还望丞相恕罪!”

曹操高高地坐在辇上,细细听了司马懿的答话,却是静默了片刻,倏地目光一扫,饶有兴致地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淡淡说道:“说什么恕罪不恕罪的,这话便有些假了。曹老三只是运气差了些,正巧撞在这时节上了。罢了,也不去谈他这事儿了。

“司马仲达,其实本相今日到你这东曹署来,是有几件事要问你一问。本相听说,荀令君准备调升你进尚书台担任度支尚书之职,官秩为真二千石,可比你眼下在我丞相府当这比二千石的东曹属好多了,你居然却拒绝了他——这是为何?”

司马懿没料到自己和荀彧在育贤堂里那么私密的谈话竟然也被曹操探听到,不禁如遭电击般全身一震,定了定心神,方才一边思忖着,一边缓缓答道:“我司马家自先父在世时起,就一直为曹丞相大人效忠,胸中的犬马恋主之情终是任何外诱也割舍不断的。而且,属下与兄长在丞相府中历事多年,早已深深懂得了,留在丞相大人手下办任何差事,都比跑到外面当任何高官来得更稳妥一些。”

“很好,很好。你没有编着些‘铭感五内’‘大恩难忘’的虚词来糊弄本相,这便很难得了。”曹操深深地点了点头,挥手示了示意。众武士和侍从会意,急忙缓缓抬着那漆金座辇,在大堂的正位之上放下。

曹操仍不起身,却是坐南面北地坐着,远远凝视着司马懿,缓缓又道:“你所说的‘稳妥’,这才说到点子上了。什么是‘稳妥’?本相施政行法,一向最为刚健中正,无偏无私,这便是‘稳妥’。那个曹老三,你们也都知道,他是本相的宗族远亲,勤勤恳恳服侍老太尉数十年,就是本相在孩提时也曾受他抚育过——”话说至此,曹操不知在心底拨动了哪一根弦,居然情动于衷,双眸泪光隐现,微微有些哽咽,“但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律令,本相再是心有不忍,也只得大义灭亲了!还有那个张绣,他在宛城割据作乱时,不仅屡屡危及本相,还逞凶害死了本相的长子曹昂。可是,后来他幡然醒悟,归顺了本相,投靠了朝廷。本相并未计较他的旧仇,反而请求朝廷封赏他为万户侯。这一切,你们也都看到了,本相虽是权倾四方,威盖八荒,这也没什么可敬可羡的。可敬可羡的是,本相执掌着这天下刑赏之大公,遵循着这天下治乱之大纲,你们跟着谁能比跟着本相更‘稳妥’?”

说罢,他身形一挺,双目倏然间精芒闪动,逼视着司马懿和王昶,肃然又道:“本相今天就在这里给你们直说了,留在这丞相府中办差,确是比外面要苦了一些。办得好不好,外面的人都免不了要说长道短的。但是,只要你们没有怠慢这府中的差事,本相也就不会负了你们。跟着本相踏踏实实地干,也是前程远大。做庶务的,只要尽职尽责,将来衣紫腰金一定是少不了的;当武官的,只要尽心尽力,将来封侯赐邑也不会缺。倘若你们只知空言清谈,不亲庶事,本相这里非但一文铜铢都不会奖赏,还要治你的罪,削你的籍,剥了你的衣冠,把你发配到并州、幽州等地的民屯里去吃一吃苦头!”

司马懿伏在地板上静静听着,没料到自己简简单单一句答话,竟引来了曹丞相这样一番长篇大论。他在心底正自暗暗嘀咕,蓦然脑中灵光一闪,原来,曹丞相这篇长论,并不是单单讲给自己一个人听的,而是借着自己推辞度支尚书一职之事,讲给丞相府里所有的掾佐属吏们听的。眼下许都城中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潜流激撞。曹操若不及时出手来一番“敲山震虎”,难保府中上下不人心浮动,乱了大局。

他这虚虚实实一通讲话下来,似也有些乏了,倚着辇背静了半盏茶的工夫,休憩过来后方才正色问道:“现在言归正题。司马仲达,你昨日上了一个条陈,说是要对中原四方州郡进行一番‘观风巡检’。本相今日前来就是问你,你们东曹署的人究竟想到四方州郡里观什么‘风’?巡什么‘检’?”

司马懿一听曹操的这话来得又刁又猛,竟是不敢大意,暗暗在心底里盘算了片刻,想了一想,还是照着自己先前准备好的理由,引经据典地谈了起来:“丞相大人,东曹署之职,在于审举贤才为国所用。古书有云:‘治国之本在于得贤,得贤之本在于审举,审举之本在于核真,核真之本在于秉公。’属下自思毕生别无长处,唯有景仰丞相大人的高风亮节,效仿着您的一个‘公’字兢兢业业为国举贤。”

曹操听了他这句话,双目深处不禁亮光一闪,微微抬头瞅了他一眼,淡然说道:“你既一心念着这个‘公’字,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你又为何要在这战乱之时风尘仆仆地跑到四方州郡去‘观风巡检’?你就真不怕途中会遭到什么意外吗?”

“丞相大人提醒得是,我等多谢丞相大人关心了。可是,目前中原各郡在丞相大人的治理之下,早已是民乐其生,士安其业,秩序井然,无盗无寇,一片中兴升平的隆盛气象。我等前去观风巡检,自是十分安全。”司马懿闻言,微一思忖,又极为恭敬地答道,“依属下之见,这四方州郡之太守、刺史,乃是亲民之官,上奉丞相大人之教令,下牧域内数十万黎庶,堪称我朝的社稷基石。俗谚有云:‘基石不牢,举屋不安。’东曹署遵循惯例,本就应当定期深入各方州郡‘观风巡检’,及时察贤识能,赏善除恶,防微杜渐。细细说来,东曹署对各州郡‘观风巡检’的科目有五:兴教化,理纲纪,养黎民,修武备,供粮赋。这五条科目便是衡量各州郡长官守土之绩的五柄‘量尺’。有功可述者,东曹署记录而回,奏请丞相大人褒之;有过可睹者,东曹署亦备案而回,仍是奏请丞相大人贬之。属下等人,不过是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耳目为耳目,为丞相大人秉公审举罢了,又焉敢挟有私心杂念而妄为?”

曹操细细听着,在心头反复思量,觉得他讲得有理有节,一时倒也挑不出什么纰漏来。他沉吟半晌,终于心意一定,站起身来,昂然正视着司马懿,缓缓说道:“唔……本相近来正谋划着择机东征孙权。为免本相后顾之忧,让你们东曹署下去对四方州郡‘观风巡检’一番也好。你们此番前去,却要记着,一不要扰民,二不要扰官。你们就认认真真当好本相的耳目,把该看到的东西、该听到的东西,一件不漏,一字不差地给本相带回来就是了。”

“属下等谨遵丞相大人教令。”司马懿和王昶急忙跪倒宣道。

曹操仿佛又想起了什么似的,伸手随意掸了掸自己玄袍上根本就没有的灰尘,不咸不淡地说道:“那个南阳太守朱护,近来倒是干了几件漂亮事儿,你们替本相好好核查他一番,瞧一瞧他有什么真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