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外边儿怎么有些吵嚷,原来是靖王殿下驾到啊。”靖王刚想再说什么,二楼上传来了薛螭熟悉的声音,薛螭不用回头都知道是韩子安的声音。
韩子安此时一副慵懒样子,慢慢悠悠的从二楼上和轻烟一道儿下来,笑嘻嘻的向萧洛拱了拱手问:“这是怎么了?螭……王爷这是和小薛将军在叙什么呢?”然后看到萧洛自看到他收敛了些许笑容的脸,假意回头说了薛螭几句:“靖王殿下这脸色不对啊,不是你惹恼王爷了吧?”然后又一脸认真的对萧洛说:“小薛将军拙嘴笨舌,王爷就不要和他计较了。”
喂喂喂,这靖王是因为你出现才变了脸色的,能不能不推他身上,这得多厚的脸啊。薛螭心中暗翻白眼。不过他也知道韩子安这是在扯开话题。
萧洛定睛看了韩子安几眼,忽然又笑了:“子安这是哪里话,别说我们从小一道长大你的面子我一定会给,就是小薛将军这等品貌我爱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呢?”薛螭在一旁脸都紫了,我擦,这是调戏吧是调戏吧,尼玛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调戏了!
轻烟看薛螭脸色不对,忙偷偷的拽了拽薛螭的衣服,靖王毕竟是亲王,明面而上可惹不得啊。薛螭也知道,只能压下心里这口火气。
韩子安倒是很淡定(被调戏的又不是他——薛螭怒),他从小就和靖王萧洛合不来,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他就是能占些口头便宜罢了。“薛将军年轻脸皮薄,王爷就别开他玩笑了。”韩子安将此事定性为开玩笑,虽然靖王不好惹,不过薛螭也是武将,如果这事儿传到皇帝那儿,双方都得不偿失,靖王毕竟是人家亲儿子,倒霉的一定是薛螭,不如就此打住转移话题。
萧洛自然也不想在皇帝面前挂个调戏武将的名声,不过他看到韩子安就一时脑抽冲动罢了,既然韩子安给了他这个台阶,他自然从善如流的下了:“小薛将军真不经逗,本王开个玩笑罢了。”话已至此,自然是不了了之。
靖王并没有留多长时间,便被一个来传话的人叫走了。韩子安自然领着薛螭消气,两人又一同去轻烟那里听了会儿琴。
“螭儿,靖王这个人其实没有外界传的那么邪乎,不过你还是少和他来往。”韩子安告诫薛螭,薛螭此时在皇帝那挂的号可是亲近萧行天的,皇帝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他与萧洛交往过密,皇帝本就有心打压皇后一脉,薛螭会被波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薛螭自是满口答应,他认为韩子安多虑了,本来他就和这位王爷没交集这位王爷,他惹不起还是躲得起的。
☆、第五章 阴谋生
其实这位靖王爷显然没有把薛螭放在心上;毕竟是他九弟那边的人;矛盾未正式激化之前,两方也不会真的做出什么撕破脸的事情来。不过自那以后;薛螭反倒去“情风苑”去的越发勤了;毕竟这种地方一向是谈事密谋呀什么的好去处,有什么消息在这里交换放到更让人放心些,特别是当薛螭知道这个“情风苑”其实是韩子安与萧行天在暗中的产业之后;就更加放心,他清楚“情风苑”再怎么打着“以文会友”“共赏雅事”等名号;它也只是个烟花之地;这种地方向来是获取情报的好地方;薛螭上辈子手底下这种“娱乐场所”可不算少。
既然薛螭已经被划归到了“荣亲王党”这边儿,他又没有跳槽的想法,自然也是要起点儿作用的,所以他经常与韩子安在这里商量一些事儿,偶尔萧行天也会加入,不过他现在是越来越忙了,皇帝开始向萧行天放权,虽没有都摆在明面上,让自己儿子当靶子,但是有点儿眼力劲儿的臣子已经嗅出了与众不同的气氛,皇后那边儿自然也看出来了,因此皇后那边不免也有些躁动。
其实帝后二人这些年“相敬如冰”关系实在好不到哪里去,以前的话皇后并不为这种“冰点”关系感到着急,也不会轻易失了分寸,因为她手里还捏着一枚棋子,就是贤德妃贾元春,虽然皇帝表现出对贾元春的另眼相看让皇后很不爽,但是贾元春贾家对她来说还有用,所以一直以来她也就忍了这口气,仍是众人眼里“贤良大度”的皇后娘娘。不过现如今皇后忍不住了,一直以来的棋子快要脱离她的控制了,因为元春竟然怀上了龙裔。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了这么多年夫妻,皇后还是知道一些的,她就是清楚皇帝不可能轻易在让后宫的这些妃子怀孕,才放心抬举贾元春为妃,虽然皇帝对贾元春宠爱有加,但也放得下心,可如今贾元春竟然怀上了孩子,这在皇后眼里说明皇帝对贾元春确实不一般,更令皇后焦躁的是皇帝对宁王靖王加起来都不如荣王来的荣宠,皇帝虽然已年届不惑,但是调养得当,也是正值壮年,一个荣王就让她闹心得厉害,现在元春又有了身孕,贾元春身后还有着贾史王薛四家,不像荣王母族薄弱,要是贾元春这一举得男,岂不又是糟心事儿一件?这样一想,皇后这两天,就有点儿上火了。
其实皇后想多了,这个龙裔并非皇帝有心要有的,他早想收拾贾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让贾元春怀上孩子,贾家虽然已经开始败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自原著),皇帝是这个时候会送一个助力给贾家吗。真说起来贤德妃贾元春的这个孩子,只能说贾元春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偏偏这个时候有了孩子,或者说贾家的运气太好了,又能靠着这个孩子多喘几天气。念旧情的太上皇如今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七十多的人了,在古代也算是长寿之君了,皇帝早就是大权在握的主,之所以对贾家这些占着大家族名声,内里却越来越腐坏的功勋之族一再放纵,一是为了太上皇的面子与心情,虽然当年皇帝登基也是颇多困难,但是太上皇作为一位皇父对他还是可以的,所以皇帝对太上皇也是孝心十足,就当他们是玩意儿,给太上皇取乐的。二是,京中各大家族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贾元春之所以能受宠,不仅仅是因为她向皇帝告密换取荣宠啊什么的,而是皇帝从手中的情报知道贾元春是皇后的人,是皇后用来争宠的,为了膈应以下皇后他自然顺水推舟了,皇后自认了解皇帝,皇帝也不可能不了解做了自己二十年皇后的妻子,皇后之所以拉拢贾元春无非是因为贾元春与元后,也就是萧行天他妈,那个皇后一直不愿承认的根据情报是皇帝最爱的女人有五分相似之处,做了这么多年夫妻,皇帝自然是知道皇后的心结,为了膈应一下皇后于是顺水推舟宠了贾元春,还加封了贤德妃,宫里有几个女子能得两个字的封号,皇后虽然膈应的不行,但是贾元春还有用,她忍下了这口恶气。
前文说过,这皇帝和薛螭的师傅王岩之当年有那么点儿事儿,说实在的皇帝对王岩之倒是真心的,可惜这帝王家的人身体和心那是分的很开的,所以说皇帝都是渣,皇帝一边希望缓和和王岩之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不误着宠妃子,多生些孩子之类的。于是当王岩之再度知道这每天在自己面前献殷勤的皇帝转身照样可以和别的女子颠鸾倒凤,可惜王岩之四十多的人了才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坚守的所谓感情TM就像一场笑话,他这么多年可是为了这个男人也是守身如玉啊,没想到对方也不是个有心的人。于是王岩之和薛螭私下见了一面,告诫自己这唯一的徒儿他和荣王的那些个弯弯绕绕的事儿不宜纠缠后就离京不知道去哪儿了。
皇帝这时候也有些后悔,但是他是皇帝呀,他认为这跟本就不算个事儿啊,虽然心里明白王岩之是因何而走,但也拉不下那个脸来挽留王岩之,于是,这对纠纠缠缠的二十多年的两人甚至来不及见上最后一面等等,此是后话,暂先不表。
至于宫外贾家,得知宫里的娘娘怀孕了,那更是喜得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特指王夫人以及荣宁两府靠着裙带的男人们,当然,此间不包括贾宝玉同志。说起来,贾宝玉到底和林黛玉是姻缘前定,如今林黛玉嫁人了,他就每天开始疯疯癫癫的,说他痴呢,袭人怀孕这些子破事儿也是他干的,说他花心呢,他还就对林黛玉这一个这样“念念不忘”。贾老太君看贾宝玉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而且这样传出去不也败坏林黛玉的名声吗,那到底是她的嫡亲外孙女,更何况人家老爹那是正二品大员。贾老太君看贾宝玉身边的晴雯有那么几分林黛玉的样子,便做主让晴雯当了通房丫头,反正也有袭人了,对大家子弟来说有两三个通房丫头那是太正常的一件事儿了,当然此次事件中王夫人各种暗恨不提。
至于探春那儿,也不是很好,她这还是御赐指婚的,可贾家几乎没人注意她,就王熙凤经常过来帮衬一下,但是管家大权毕竟还是在王夫人手里,。王熙凤能帮衬的也很有限。说是告诉王夫人吧,王夫人把探春叫到身边一阵哭穷,什么宫里的娘娘这又有了身孕,要打点的地方就更多了等等等的理由,又说她与她未来的婆婆是姐妹,不会太过介意的。这探春还能说什么,就这样吧。贾母也只是将她为探春准备的嫁妆给她,因为现在贾家最重的的确是宫里的元春,探春嫁了也不过是个二品将军夫人,薛螭又不是薛家嫡长子,而是嫡次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捞上多少好处,所以,探春目前也是很苦逼的,如果她出嫁连六十四台嫁妆都凑不齐,以后夫家该怎么看啊,那薛蟠的夫人周氏倒不是高门大户,但人家那也是风风光光的嫁进去的,原本薛家的聘礼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这聘礼在王夫人哪儿,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得出来,照现在这个情况,可能性甚小啊。
比起探春,现在更悲惨的其实是迎春。她本该和宝钗一道儿选秀的,可偏偏那个时候生病了,没办法误了选秀。后来元春封妃,二房出尽风头,贾赦也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女儿,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