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炭火让他们取暖,有不少官员决定,待会少和皇帝辩论几句,哪怕是进谏,语气一定要温和些,让皇上感受到自己的真诚。
当然,冒着风雪上朝的官员肯定不包括张信,现在这个时候他还在房中抱着美人温暖娇嫩地香躯做着美梦呢,怎么会愿意起来受罪,除非此时有人用香艳无比的方法唤醒他,不然张信可以一直睡到午时,才因为饥肠辘辘而起床。
卯时,绿绮轻轻的睁开眼睛,看着枕边还在安然入睡的张信,娇媚的小脸上露出亦喜亦羞之色,人虽然睡着了,但是手却不安分,跟主人一样坏,与以前一样,为了能更快的把张信唤醒,绿绮伸出纤指……
辰时,神采奕奕的张信出现在书房之中,把已经整理好的资料收拾好,再在书房之中消磨一段时间,在巳时末的时候,觉得朱厚这个时候应该把奏折批阅完了,便向仆役吩咐一声,回房中穿戴整齐,微笑向绿绮告别,然后踩着街上薄薄的积雪向皇宫前进。
抵达皇城地时候,张信也不想在外面受着寒风等候通传,从怀中拿出通行令牌,然后在宫廷侍卫地护送下,直接来到乾清门外,而乾清宫的太监们对张信也不陌生,向张信行礼之后,也没有多加盘问和刁难,立即转身进宫殿内向朱厚汇报了。
不久之后,在太监地陪同下,张信驾轻就熟的走进乾清宫,也不等太监的指引,直奔东暖阁而去,这么寒冷的天气,如果朱厚不在暖阁处理政务,那才是怪事。
事实证明张信的猜测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时候朱厚正忙碌着,书案上还摆着十几本没有批阅的奏折,见到张信行礼之后,只是微微一笑,伸手示意张信坐下,然后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奏折之中来。
张信也没有客气,坐在黄锦搬来的椅子上,仔细的端详起朱厚来,一段时间没有见,原来沉稳的朱厚越发显得威严,在不断的与百官争执中,不仅迅速变得成熟,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充满自信,特别是眼睛之中不时闪过的睿智,使人完全忽略他的年龄。
正文1
第一百五十四章 田赋
怪不得后人常说,大明朝能当上皇帝的绝对没有一个是昏庸的,只不过是有作为和没有作为而已,想想也是,在朝廷大臣的洗礼下,皇帝岂是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要知道这些大臣可是坐低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没有奸滑手段没有见过,平时的时候当然会不自觉这样应付皇帝,皇帝看过了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马上心领神会,反之灵活应用到大臣们身上,朱厚就是经过这样的锻炼,迅速成长起来。
“张侍读,找朕有什么事情?”把最后一个奏折批阅完,朱厚轻轻活动下身体,在张信面前他非常轻松,连询问的语气也非常随意。
“皇上,兴献帝的仪注可曾确定下来了?”张信收敛心神,明知故问道,就是因为加一个皇字,朱厚与大臣们已经吵上近一个月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事情再次僵持起来没有得到解决。
“还没有,张侍读可是有妙计解决此事?”朱厚摇头说道,随后露出喜悦之色,见张信无缘无故提起这事,以为他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啦。
“连朝廷百官都无法为皇上分忧,臣哪里有办法啊,臣只是听说皇上为了此事,经常不眠不休,长此下去,皇上身体怎能吃得消啊。”张信叹气道,这话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还是有事实根据的,朱厚为了抽出时间与张璁他们商讨对策。时常把批阅奏折地时间挪后,偶尔因此忙碌到深夜,张信执掌东厂,对这些事情自然了解得清楚。
“那帮奴才又向你乱嚼舌头了。”朱厚心中一暖,脸上却露出不悦之色。
“他们也是关心皇上龙体。”张信轻轻笑道:“若是皇上生气的话。那尽管责罚微臣好了。毕竟这些事情是臣授意的。”
“看在绿绮姐姐的份上,暂且饶你一回。”朱厚微笑说道,若是换成其他人敢干涉自己的事情,自己毫不犹豫给予严惩。
“那臣在此代绮儿谢过皇上啦。”张信笑呵呵说道,多笑一下可以解除疲劳地。经过张信这么一拨弄,朱厚地精神振奋许多,眉间的倦色散去不少。
“母后最近可是时常惦记绿绮姐姐啊,总是抱怨你霸占着她,不让她进宫来探望母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天,母后可能会召绿绮姐姐进宫的。”朱厚狡黠笑道,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露出符合自身年纪的笑容。
“娘娘难道就不能体恤臣下不舍之情吗?”张信满脸悲容道,夸张地表情再次让朱厚欢笑起来,如果让其他官员见到,张信弄臣的名声肯定跑不了了,而站在旁边的黄锦也越发佩服张信的手段,居然这么容易的把皇上逗笑啦。
“好了,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朕相信张侍读没事可不会进宫来的。”朱厚微笑说道,显然对张信地性格早就了解明白,也在考虑什么时候给张信授一个实缺,免得他总是清闲自在的待在家中享福。
“皇上圣明,臣是为了江南赋税之事而来,不知道鲍忠可已把事情向皇上禀报?”想起进宫的目的,张信忙敛容正色说道。
“朕已经知道此事了,没有想到各地中官这般为非作歹,居然敢如此欺压百姓,欺瞒君上。横征暴敛。”经过多方查实之后。朱厚知道鲍忠没有说谎,而且江南的官员更加没有问题。心中有些失望之余,对太监更加厌恶起来。
“所以说皇上裁革镇守中官,百姓人心大快,皆道有圣明天子在位,真是天下苍生之福啊。”张信也不在意多说几句奉承话,反正这知也不是自己编造的,而且还有一点张信没有提及,在赞美朱厚的同时,百姓也在称赞杨廷和促成此事,体恤民情,使得他的声望在官场民间更加高涨起来。
“张侍读什么时候也学会阿谀奉承了。”朱厚喜悦笑道,虽然明知道张信这是在奉承自己,但是提及到自己得意之色,哪里能不高兴啊,况且张信又是自己人,那就不用再掩饰自己愉悦的心情了。
“微臣这话可是真心实意地,若皇上不信,可命人到民间采风,必然知道臣之言是否有假。”张信辩解说道,如果没有一点根据的事情,自己肯定不会说。
“张侍读为何提起此事?”朱厚当然不会为了这件事情特意查证,笑过之后朱厚也疑惑起来,张信早就已经辞去内帑的职务,事情与他无关,以他的性格应该不会对这事感兴趣啦。
“当初鲍忠找臣商议此事时,臣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江南官吏贪污腐败,居然敢动内帑之银,后来臣仔细思虑,觉得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所以让鲍忠查勘前朝弘治年间的江南赋税,事实证明臣的判断还是准确的。”张信认真说道,哪怕再笨的官员也知道动皇帝内帑库银的后果,况且还一次贪污数十万两,这简直就是在找死,当然,张信也不相信他们一点都没有贪,不过最多敢拿几万两而已,毕竟明朝官员的薪俸实在是太低了。
一个官吏如果不贪不拿,他连自己家人也养不活,唐宋两代算是官员薪俸最高地,而名臣韩愈推辞国子监祭酒不做,宁可去当幕宾,这说明当国子监祭酒地薪俸无法养活全家,当幕宾的收入却是国子监祭酒地三十倍,由此可见唐代所谓的高薪到底是何情况了,而宋代官员做到退休,如果他是个清官,能储存起回家的路费或者死在他乡,有钱将棺材送回家乡安葬就很不错了。
想做清官。首先要能狠下心来置妻儿老小于饥寒而不顾,想想看,一个对自己亲人能狠心地人,又怎么能爱民如子呢?于是乎,中国历史上就有这句话:“自古清官皆酷吏”。翻看一下史书上的酷吏传。绝大多数都是清官。
当然这话可能说的太绝对,但是不可否认,清官一般都是或者可能丧失了基本人性和人之常情的,铁面无私,大义灭亲说起来非常动听。但是真正实施的话,那要多么大地决心还有无情啊,换成是一般人,肯定没有这个铁石心肠,当然不管哪个朝代,在不灭到自己头上地情况下。百姓总是希望清官多一些的。
况且明朝官员薪俸属于历代最低一类的,尽管大明开国初期太祖朱元璋动用了许多残酷手段来打击贪官,甚至容许百姓动用群众专政手段,将贪官直接绑押到京城,但还是无法杜绝贪污,到了现在,贪污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不贪无法过上像样的日子,也无法应付官场上的送往迎来。所以贪污受贿已经成为大明官场上地潜规则,像杨廷和、毛纪这样的直臣,家中也不敢说清贫如洗,毕竟要坐上大学士这个位置,不是凭着清正廉洁就可以了。
拿张信自己为例,大明朝正六品官员,月俸才十石,一年不过一百二十石,想要给绿绮买匹上好的丝绸,再贴上一年的俸禄未必够。像这样低廉的俸禄。不贪污受贿才怪,而且低薪不能养廉。历代的皇帝们当然心中有数。
但是官员贪,就是做官地和百姓在发生矛盾而不是朝廷,其次官员贪了,才能确保官员对朝廷的忠诚,朝廷统治官员才容易,所以皇帝历来对不贪不拿的官员最不放心,不过官员贪污也得有个度,贪得太厉害把百姓压榨得太苦,天怨人怒,天下一样会大乱,皇帝统治术就是既要肃贪,又不能肃得太干净彻底,不然谁还愿意为皇帝打工啊。
“确实是如此。”朱厚点头说道,当日他的反应和张信差不多,也以为赋税不足是江南官员贪污所致,但是经过再三查证之后,发现事情与江南官员无关,在赞成张信看法的同时,心里更加好奇起来,难道张信进宫就是为了向自己表功不成?
“江南赋税不足,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皇上却无动于衷?”张信忽然惊诧问道。
“张侍读,此话何解?”朱厚疑惑道,既然不是天灾人祸,也不是地方官员贪污,再怎么不足也能认了,还能怎么样?总不能出尔反尔,再往各地派出镇守太监吧。
“看来皇上还没有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张信叹气说道,心里开始盘算起来,该怎么说才能把事情描述得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