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加尼斯之类的运动员肯定不会这样。他们不仅在咕噜咕噜冒泡的锅上加上一个盖、盖得严严实实,而且还在旁边放置的另一口已经煮沸的锅上也加上一个盖(旁边的这口锅里煮的东西可能是某些想法,认为某一条胳膊或腿又僵硬又疼痛,可能是肌肉感受到的紧张,也可能是对各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担忧。它们由于即将煮沸,也快要把锅盖冲破了)。所有这些混杂物都应该被压制,以便你在现实表现中浑身放松。和他们一样,你也应该给这两口锅加上严严实实的锅盖,把火调小,然后成功地将第二口锅抛到脑后,以便一次只将精力集中在一副栩栩如生的成功心像上。
心灵处方
找到等同于“清空计算器”的自己的方法,以便能将分心的人和事立即擦除,并对此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它会变得越来越有效,使你想要的“清空大脑残存物”法能越来越快地发生,最终在瞬间便能完成清空操作。之后,每面临一种局面时,你都能立即在形成一幅恰当的“微型心像”后便完成“清空”操作,以此为伺服机制提供这幅正确的心像,使伺服机制在此时此刻能集中自身的全部力量。
“按”走压力、“按”出你的出色表现
一次参加电视脱口秀节目时,我在后台和节目主持人聊天。这档节目的导演从“演员休息室”的门口伸出头,说“只有一分钟了”。
“对不起,马尔茨博士,”主持人说。他紧紧闭上双眼,清脆地打着响指,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静静过了几秒钟。之后,他再次用力打响指,又静静地坐了几秒钟。然后他睁开双眼,笑着说,“我们现在去做节目吧。”说完,他昂首挺胸地穿过走廊,走过幕布,一直走到舞台上,面对爆满的观众和忽闪的摄像机镜头。
节目录制完毕后,我问他刚才观察到的一切是怎么回事。“这是我在做准备活动,”他解释说,“刚开始担任主持人时,我要花20甚至30分钟,吃力地企图把所有与即将开始的节目无关的内容从头脑中清除。后来,我逐渐掌握了怎样在头脑中分步骤地实现它,从而加快了进行的速度。现在我只要30秒左右就能完成了。”
“那么你打响指干什么?”我问。
“那就好比按电灯开关。第一次响指是清空大脑、使它一片空白的开关,如今这个步骤一瞬间我就能做完。第二次响指是触发一连串快速放映的幻灯片或画面,描绘我在激动人心的掌声中走上台、观众在节目进行当中开心地大笑、愉快地采访某位嘉宾,最后以我、摄制组成员和制片人互相聊天、预祝下次节目获得圆满成功而告终。”他笑着补充道,“您也许不知道,几年前,我还真读过您的大作。”
平静也能相互传递
这里可加上一句有益的旁白:友情、爱、和平、安宁和平静也能“传递”。
我们说过,人是不可能在完全放松、平静和沉着的状态下体验或感到恐惧、气愤或焦躁的。由此,进入你安静的心灵小屋就成为对感情和情绪一种理想的清除手段。过去的情绪蒸发并消失了,同时,你体验到了安静、和平和一种幸福感。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这些情绪和感情都能传递和转入。可以说,平静的时刻能把古板擦亮,能将机器拭净、能就接踵而来的新环境为你提供干净而崭新的一页。
我在做手术之前和之后都会练习体验这种安静时刻。外科手术需要你高度集中精力,需要平静和控制。如果将匆忙、好斗或担忧等情绪带到手术环境中,其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因此,我总是通过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平静小屋完全放松,来擦净“头脑机器”。从另一方面讲,对手术环境不可或缺的高度集中的精力、毅力、全神贯注的忘我状态,在社交场合却很不适合,无论这种社交场合是指在我办公室接受采访,还是指在一场豪华的舞会上发表感言。所以,一做完手术离开手术室,我仍然不会忘记花几分钟时间去我的平静小屋,为一件不同的新事做好行动准备。
旧金山外科医生艾拉·夏利普博士曾经介绍过一部精神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他描述了从起初切开刀口到最终手术缝合的全过程。鲍德尔博士是一位手与关节再造的专科医生,曾经在一个有关心理控制的电视节目中接受过我们采访。他向我们介绍说,他在做手术的头一天晚上,要生动而详细地创建精神电影,从而让完美的手术过程安装在头脑里,真正做手术时照搬就行了。看来,我们几个人都在运用几乎同样的手法,把安静的心境带进手术当中。
撑起你自己的精神雨伞
通过练习本章的技巧,你能树立自己的精神雨伞。这把伞能遮挡住恼人的外界刺激源,给你带来更多的平和和宁静,使你表现得更出色。作为你自己的精神镇静剂,你在服用它们时不会有副作用,也不用掏钱买。
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你需要牢记在心的是:你是烦躁还是安静、恐惧还是沉着,其关键不在于外界刺激源(无论这些刺激源是什么),而在于你自己对它们的响应和反应。正是你的反应“带来”了你的恐惧感、焦躁感和不安全感。如果你根本不作反应,而只是“任凭铃声响”,那么,无论你周围在发生什么,你都不可能感到心烦意乱。
你在致力于当一名行为者而不是反应者。我们在本书通篇多次说到,人的反应和响应要与环境因素相协调。不过,从根本上讲,人不是反应者,而是行为者,是“演员”。我们不仅只是被动地对任何环境因素作出反应,那样就像一条没有船长的小船,不管向哪个方向航行,都可能遭受风吹雨打。作为追寻目标的存在物,我们首先要是行为者。我们要树立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前进路线。之后,在这种目标追寻结构的背景下,我们便能针对环境作出恰当的响应和反应,也就是说,能够以一种继续前进、以一种对最终目标的实现起作用的方式主动反应。
如果对负反馈的响应和反应没有使我们在面向目标的道路上向前进一步迈进,或者对最终目标的实现不起作用,那么就根本没有作出响应的必要;反过来,如果任何响应都让我们偏离正确轨道并消极影响我们,那么任何反应都不是恰当的反应。
你的情绪稳定剂
几乎在所有的目标追寻情景中,人自身的内心稳定剂本身,都是一个需要始终保持的重要目标。我们必须对负反馈数据(它们告诉我们何时偏离正确轨道)很敏感,以便能改变方向、继续向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船儿漂浮在海面、保持稳定。我们的船儿不能因为每一股从旁边经过的海浪甚至猛烈的暴风雨,而变得颠簸、摇晃、触礁甚至沉没。正如普雷斯科特·莱基所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我们都要保持同样的态度。”
“任凭铃声响”是一种使我们保持情绪稳定的心态。它能使我们不会在遇到环境中的每阵风浪或波纹时变得颠簸,因撞击而偏离航向或者由此产生惊慌。
不要与假想敌作斗争
还有一种不恰当的反应会造成担忧、不安全感和紧张情绪。这种反应是一种坏习惯,即总想从情感上对某种主观臆想、其实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作出反应。许多人对现实环境中真实而不重要的刺激源反应过度,但似乎不满足于此,于是便在头脑中造一个“稻草人”,并在心像中对它作出反应。除环境中真实存在的消极因素外,我们还自己强加消极因素:可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出现这种事、出现那种事怎么办,等等。在担忧时,我们会对环境中存在什么、会发生什么,形成自己的负面心像。形成心像之后,我们会对它们作出反应,就像它们真的是那么回事一样。大家还记得:人的神经系统辨别不出真正经历和生动想象的东西之间有何区别。
“什么也不做”是对虚幻问题的恰当反应
同样,你可以稳定自己的情绪,不受这种干扰的影响,其方法不是你做点什么,而是不做什么,也就是说你拒绝作出反应。对担忧的画面要想作出恰当反应,就是完全置其于不顾。人在情感上要活在当前、活在眼下。我们要分析环境、进一步认清环境中到底存在什么,然后对环境因素自发地作出响应和反应。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在发生的一切上,即时刻保持警惕。只有这样,你的反应才是恰当的,由此,你也就没有时间去注意并响应某个虚幻的环境了。
你的急救包
将以下想法当成“急救包”随身携带:
内心的烦躁(或与镇静相对的情绪)几乎都是由过度反应、过于敏感的紧急反应引起的。你可以在自己和恼人的刺激源之间构建一道精神屏障或制造一种镇静剂,方法就是练习“不作反应”(),任凭铃声响去吧。
你可以改正过度反应的坏习惯,可以消除过去的条件反射,方法就是练习推迟作出反应,即便这些反应是习惯性的、自动的、不假思索的。
放松是大自然独有的镇静剂。放松就是不反应。可通过日常训练掌握身体放松技巧。之后,当你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需要练习“不反应”做法时,只用将你放松时所做的那一套拿出来就行了。
运用你心灵中的平静小屋。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日常使用的镇静剂,减缓神经反应,也可以作为一种擦除剂,把残存的情绪从你的情绪机器中擦掉,因为这些残存物不适用于新环境。
你自己的虚幻心像会把你吓得要死。不要那样做了。不要与假想敌作斗争。从感情上只对现实的东西、只在此时此刻作出反应,其他的东西不要管。
心理控制训练
在想象中创建一幅栩栩如生的心像:如本章前面的内容描述的那样,想象你安静地、沉着地、纹丝不动地坐着,任凭电话铃声去响。之后,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回忆这幅心像.将这种和平、沉着、坚定的态度传递到随后的活动中。无论何时,只要听到让你胆战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