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197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台湾娱乐1971-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85【日本攻略】



电影界有个说法是渠道为王,掌握了发行渠道,能真正掌握市场。王梓钧和邹文怀想要凭空进入日本电影发行界,是非常困难的,至少不会那么轻松地拿到发行权。那么,就只能与日本当地的电影发行公司合作,或者干脆是出钱收购以目前日本电影界的情况来看,收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电影这些年的情况。日本电影在战后初期发展缓慢,但进入50年代后开始飞跃,大片场兴旺繁荣、独立制片也一度活跃兴起,并渐渐走出日本实现国际化。直到1960年的时候,日本电影年产量达到了547部的顶峰。但从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日本电影却因为电视的冲击不断衰落。1960年以后,日本电影情况急转直下,整个电影事业处于动『荡』、混『乱』和低落状态。原来的六个大公司中,东宝和大映两家公司分别于1961年及1971年倒闭,产量大为缩小,转为经营发行、经营影院或扩大其它附带事业。

原来日本电影的生产、发行、上映都掌握在大公司手里,但到了70年代,这种情况慢慢地不复存在。特别是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电影的片厂体系面临着全线崩溃,大片厂垄断影坛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一些非电影企业虎视眈眈,伺机蚕食电影市场。1970年到1980年,正是日本电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却也是日入日本电影市场的好时期。再过几年,也就是80年代以后,经过一系列探索,日本电影人开始整合电影、电视、出版等资源,日本电影就会全面复苏,那个时候进军日本已经晚了。事实上,再过几个月,角川映画就会成立,并在其后发展出“角川商法”,将出版与电影联系起来,取得了一大突破,为日本电影复苏开了一个好头。

王梓钧与邹文怀在年前的时候,就并购了一家叫做高桥电影株式会社的公司。高桥电影株式会社成立于50年代,那个时候正式日本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创始人高桥三郎原本是个独立导演,在赚了几桶金后,便自组了一家电影公司。那个时候的日本电影人很幸福,就像几年前的华人导演一样,拍一部赚一部,高桥三郎的公司越做越大,逐渐进入发行领域,并在关东地区建立起一条规模不错的院线。可是到了60年代中期,高桥电影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了,连续的票房惨败让它不堪承受,撑到1972年终于宣布其片场倒闭,只留下了发行与院线业务。又撑了三年多,由于日本电影业的整体下滑,高桥三郎的发行公司与电影院也渐渐不支,四处找人脱手。可非电影行业的企业投资电影,要到70年代末的时候大规模兴起,因为他们都是在看到了角川映画(角川映画是以出版商的身份进军电影行业,角川商法成功后大赚其财)的甜头,想去分一杯羹。此时此刻,除了极具市场前瞻眼光,敢吃螃蟹的人外,是没人愿意接手必定亏本的电影公司的。

邵逸夫之所以不掺和进王梓钧与邹文怀的计划当中,其中除了保守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邵逸夫对日本电影市场当前的情况非常了解人家日本自己的电影都扑街,你华语电影进入能讨得了好?王梓钧不信邪,邹文怀也是个敢闯的人,两人派出助手在日本逛了一圈后,便看上了高桥电影株式会社。以每人付出25万美元,并承担原高桥公司一亿日元债务的价格,收购高桥电影公司90的股份。(日元汇率七十年代波动很大,三次升值、两次贬值,此时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大概是250:1左右,一亿日元大概相当于1520万台币)。也就是说,两人总共花了100万美元,买下了一间规模中等的发行公司和31家电影院的九成股份。若非是需要一个人继续运作公司,王梓钧和邹文怀会百分之百的买下来。这看起来是占的大便宜,其实不然,若两人不做出什么改革的话,那么这些公司和电影院,不但不能赚钱,反而每天都在亏本。

事实上,这些年在日本,像高桥电影株式会社这样的公司,倒闭了不知道多少。要知道五十年代的日本电影公司多如牛『毛』,但能撑到八十年代日本电影复兴的又有几家?高桥三郎今年53岁了,导演出身的他当年可是风光无限,如今虽然保留了公司一成的股份,不过也沦为王梓钧和邹文怀的打工者。说起来,高桥还是幸运的,至少他出售公司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拿到了50万美元。两位华人老板的投资,让高桥三郎很是感激,特别是还给他保留了公司一成股份。对于公司的感情,高桥三郎比任何人都要深,简直就是在当做亲生儿在对待。这几年逐年亏本的情况下,许多股东都想要宣布破产,但对公司还抱有希望的高桥却不肯认输。为此他不惜将自己的房产、豪车,以及其他产业变卖、抵押,买下合伙人手中的股份并向银行带继续强撑着,现在他的生活都要靠女接济。高桥三郎现在很忙碌,也很忐忑,《餐车》的日语对白已经配好音,他正按照王梓钧的指示,忙着后一轮的宣传。

也不知道,这部华语电影能不能在电影市场低『迷』的日本取得好的票房。这些日,高桥三郎亲自负责联系着联系其他院线,刚开始的时候,那些电影院听说是华语电影,直接就拒绝了。直到高桥说是王梓钧的导演,有一些陆续同意,随着宣传的逐渐扩大,终于有越来越多的院线同意上映。高桥正与一家院线的负责人通完电话,约好明日见面,高桥电影公司,不,应该说亚洲电影发行公司的宣传部门负责人浅田勇直进来报告:“高桥社长,富士电视台、日本电视台、东京电视台等已经确定在明天进入后一轮宣传,另外读卖闻等报纸的广告明天也会全版刊印。”“你做得很好”高桥三郎点头笑道。“社长,恕我直言,”浅田勇直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们这次的宣传费用已经花去两千多万日元了,后面还要继续增加费用。这么巨大的投入,如果票房失败的话,公司将永远没有出路了。”高桥三郎笑容一滞,深吸了一口气说:“浅田君,这个你不需要担心。你要做的,就是按我们的宣传计划把它做好”

浅田勇直亦是公司的老员工,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年,他见高桥三郎如此说,也只能点头道:“是,社长我会尽我的全力做到好的。”等浅田勇直离开以后,高桥三郎叹了一口气,他对于这次的宣传,也没有多大的信心。日本不似台湾和香港只有那么几家电视台,靠电视宣传电影之前也没人搞过,因为想要在电影市场本就不景气的情况下达到宣传效果的话,那么所获得的票房不知道能不能把巨大的宣传费赚回来。何况,这次的宣传不仅仅是电视台,还有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各地的巨幅广告。这么恐怖的宣传规模,即便是邹文怀也反对,觉得王梓钧太过激进了。直到后来王梓钧说这些宣传费王氏公司出八成,然后票房分成他要从亚洲电影发行公司多拿两成,这决定下来。但愿能成功吧………………………………东京街头,正是早上的上班时间。秋元穆是个普通的工薪族,他出了地铁站,如同往常一样步伐速地赶往公司。突然,他停住了,惊讶地望着前方一间写字楼。

不止秋元穆停下来,许多路人都止住了脚步,甚至一些车辆都做了短暂的停顿。远处一间写字楼的侧墙上,昨天还是光秃秃的,今天一大早,赫然就挂上了一副高达30多米的巨幅电影海报。海报的主体是风情万种的劳拉福纳,程龙和元彪嬉皮笑脸地在劳拉身后勾肩搭背,后左侧是洪金宝正与阿尔伯特斗剑,右侧是伊鲁山度和凯勃在施展拳脚。而海报上的广告词也令人侧目:国际导演王梓钧大师力作,功夫之王李小龙强力推荐影片《餐车》。令人目眩的东西方格斗大比拼,美丽的欧洲风土人情,热情的西班牙女郎,带你进入全的荧幕世界。七亿五千万日元大制作功夫影片,风靡亚洲震撼之作,2月1

5日即将上映“喔,看起来这部电影不错。”秋元穆笑了笑,夹起腋下的公文包继续前进,再不走就要上班迟到了。不过,秋元穆心中已经把《餐车》这部电影记下了,只要到时候有空,他肯定会去看看。事实上,如今的日本电影没落,跟台湾电影几年后的没落,其中有些因素是一样的,那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视机迅速普及,降低了人均观影率,而非是老百姓没钱进影院。昨天那张貌似反应有些大,老王的错,抱歉了。按原本的构思,我会写到八十年代,不过现在越写越累,试图加剧情。老王现在正在考虑书的问题,当然,这本书至少还要写两三个月。

386【日本功略.2】

。日本东京都丰岛区,日本学习院大学。

出岁的田中美树(.看过《银河英雄传说》

的人部知道他吧)是这所大学日本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如今正捧着扎克利,王的麾幻作品《哈利波特》看得起劲。这本书去年在美国引起轰动后,一向跟进美国『潮』流的日本书商迅速地联系到美国的出版公司,才知道他们仅仅有北美的出版权。

于此同时,《哈利波特》在亚洲这边也发行火爆,日本的书商又一窝蜂地试图联系王粹钧。可惜王粹钧当时正在欧洲拍片,费尽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于东楼,最终把这本小说的日本出版权买下。找来日本国内的一位知名作家,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这本小说翻译成日文。

《哈利波特》莅日本出版之后,立即在幻想小说界引发了热『潮』,涌现出不少跟风之作。

田中美树也是个小说『迷』,尤爱看科幻、推理与中国古典小、说,《哈利波特》这种现代麾法的小说,对他来说虽然不是大爱,但其新奇的设定让他爱不释手。

田中美树拿着书进入教室,找了个位置坐下。好友相田明训走过来,笑道:“田中君,你怎么又在看《哈利波特》?这是第几遍了小“”这是第三遍。”田中美树道。

相田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