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公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公卿-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知道你不喜哭哭啼啼的样子,我也不哭,老郭呀,其实你这的是一条汉子。只不过现在的四妹”算了。我也不说了,你自己就留在草原上照看着你的儿子呢,也不必我废话了。”

“老郭呀。你这个人不亏是精锐的鹞子出身。你这一辈子就好像斥候一样,来时快如闪电,去时无影无踪。除了我们这些人,恐怕也没有几个会记得你了

“还不错,”林三洪把美酒淅沥沥的泼洒在地上:“老郭你还给我留下了这条破腰带,好歹也算是留下了个念想。什么时候我想起你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这腰带。”

“这东西是你随身之物吧?看起来有些个年头了。”

双层硬牛皮的腰带有四指阔,中间衬了一层软皮子,一看就晓得是军中之物。边边角角的地方早磨的泛起了毛边儿,想来这就是老郭驰骋纵横之时所用的。因为腰带经历的年月太过久远,颜色已经成为深褐。缝住中间那层软皮子的丝线已经裂开,,祭奠完了老郭,林三洪收起这条极具纪念意头的军用皮腰带。右手接触腰带正中部位之时,忽然觉内衬的那层软皮子似乎有点异样。

里头明显是掖着什么东西!

以为是老郭留下的唯

心品,林兰洪最是上心不过,若里头真的有什么东西。也泄四叽留给郭四妹的,取出来看看要是有用就想办法送到瓦图部落去。

小心的抠开缝仞的密密实实的丝线小心翼翼的从里头拽出一条黄色丝绢。

看到这吓,东西,林三洪哑然失笑:“老郭呀老郭,想不到你的腰带里还藏着掖着这么个玩意儿。想来是你的哪个红颜知己送的定情信物吧?亏你能如此贴身保存这么久。咦,不对,,

林三洪很快就现这块丝绢根本就不是想象中那个痴情女子送的情定信物。因为一般情况下,那些女子都会送一些诸如手帕丝带之类的东西给自己的意中人。而这块丝绢并不是四四方方的手帕,也不是条状的丝带。而是长约一尺半,宽不及四寸的布料子,呈一个很不规则的形状,尤其是边角处。明显是用锋锐的刀尖划下来的切口。仔细一看。才觉这咋。东西是从某件衣物的袖子上切下来的。

这是什么东西?

细细的展开丝绢,方现丝绢的背面有很多字迹,因为字迹太过潦草。已经有点模糊,需要仔细辨认。

“内臣不正。景隆误国,议和已裂。叛军已达金川,联奈何巡狩?太祖百战江山今落燕逆之手,当思光复。临危之际,授西水门守郭为留守镇国大将军

最后的一枚印显然是用鲜血林三洪加上去的,颜色已经乌,仔细辨认。居然是建文皇帝的小垒,,脑袋里的“嗡。的就是一声。林三洪弓脚冰凉,傻子一样僵立当场!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才渐渐恢复过来,却好像是做了贼一样,东张西望唯恐被别人看到,赶紧把丝绢收到怀中,又下意识的使劲按了按,才终于舒出一口长气,再次跌坐在地!

“老郭,,你点是死了也不让人安生啊心这一出你唱的太大了,,

“老郭呀,你”你居然是建”那个皇帝在最后时候加封的留守镇国大将军,我,,我服你了还不成么?。

再次伸手到胸前,拦了摸那块柔软的丝绢,感觉就好像揣着一颗随时都可能把自己炸的粉身碎骨的战斗一样。眼光总是不由自主的四下环视,做了亏心事被人现一样。

这个太危险了,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别说一个林三洪,就是一万介,林三洪都不够朱林砍的。

前革朝建文皇帝的臣子,在永乐新朝再怎么战战挂救夹起尾巴做人。朱猪都要以雷霆手段清洗下去,永乐初年的血腥屠杀人们都还记得,那可真是杀的人头滚滚愁云惨雾,多少公卿勋贵都被抄家惨死,也不知道株连了多少人。

现在这个血腥屠杀的风潮虽然已经过去了,可朱林从来也没有放送过对前朝旧臣的搜捕,只要稍微抓住一点把柄,就别指望有活命的机会。

当初方孝孺那样的典型刻不必说了,仅仅是刚刚过去不久的永乐八年,就因为这个斩下了七千多个脑袋,”

那些人还不过是捕风捉影的和前革朝扯上了一点点关系,或者根本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辜者。可朱林屁股底下的皇个本来的来路不正。最忌讳前朝之事,宁可错杀三千也不肯放过一个,只要听到一点风声,也懒得理会是不是无辜了。先把脑袋砍下来,然后株连所有亲朋族党斩草除根以后再说其他。

象这种“钦命。的留守镇国大将军,明摆着是准备谋反的,下场可想而知。

林三洪忽然记起老郭在某次闲谈中曾经说过,“这一辈子当过最大的官职就是九品的看门官”看来此言不虚呀。刻连建文皇帝的“衣带诏”中都说郭沸烈是西水门的城门守,确确实实是个九品的芝麻官

“老郭呀老郭,你诓的我好苦啊,你说你这一辈子当过最大的官就是个九品城门守,可逆老郭分明就是执掌天下兵马的镇国大将军呀林三洪本想让这句玩笑话使自己轻松一点,不过这个目的显然没有达到:“哦,我忘记了,其实你也没有撒谎,皇帝都没有了,你这个临时任命的大将军肯定也不算数了吧?。

奉国靖难是燕王朱林一方的说法,当时打进京城据说也是为了“清君侧”当然事实绝对不是这样小要不然皇位也不会到了朱林的屁股底下。建文皇帝一方当然不会承认这种说法,绝对会视朱林为叛逆贼军。这绝对不是什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扯皮。而是血淋淋的生死搏杀。胜者得到一切,败者一无所有。

不管是造反的逆贼也好。是奉国靖难的英雄也罢,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最后的结局就活生生的摆在亿兆百姓眼前。因为靖难之战的最后时候过去的时间还不算长,很多人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就是林三洪这种生活在京城之侧的小民也能知道一些一鳞半爪的传闻,结合老郭留下来的这份“衣带诏。也可以想象出当时是个什么样子。

叛逆的燕军忽然杀到近前。当时的京城肯定乱成了一锅粥,建文皇帝手中不是没有抵抗的力量,而是一时间不能迅的调动过来。眼看着燕军就要杀进来的时候,不得不委屈求援使用了和燕军谈判的缓兵之计。众所周知当时代表建文皇帝的谈判特使就是曹国公李景隆。

建文皇帝当然不指望李景隆在谈判桌上让燕军退兵,因为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可能依靠一场兵临城下的谈判就可以解决,这完全就是缓兵之计,希望可以拖延更多的时间好让自己的军队赶过来。按照当时很多人的说法,建文皇帝需要最少七天的时间,所以建文希望李景隆这个谈判特使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即便是谈判破裂。也可以利用京城的坚固城防做最后的抵抗,若是能拖延到援军到来之际,大势仍然可为。

让宽仁温良的建文皇帝所没有想到的是。李景隆等人当天就开始正式谈判。当天就宣布谈判破裂。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建文皇帝是傻可以看出来李景隆只经在想用别的手法结束战旭奸他众个皇帝。

皇帝可以换,只要自己的前程和官位能保住,管他谁做皇帝?所以李景隆不仅没有主动替建文皇帝争取足够的时间,反而与燕军合谋。里应外合打开了金川门欢迎燕军入城。

待到建文皇帝觉的时候。燕军已经杀了进来,到了这个时候。再说什么都太晚了。

局面以不可想象的度快崩坏,四周喊杀之声已起,到处都是呼喊着“奉国靖难”的燕军。建文皇帝知道大势已去,仓皇撤离京城。这个时候各吓,主要的城门已经被燕军封锁,而且建文皇帝这个价值最高的目标就算出了城门肯定也跑不远。唯一的办法就是走水门,通过水路快逃离。

而这介,时候,手下没有几个兵的郭沸烈正是西水门的城门守。微不足道的九品芝麻官,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这个时候,郭弗烈有两咋,选择,其中一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封死西水门,然后招呼近在咫尺的燕军捉拿建文皇帝,这样的话,一场大好的功名富贵肯定是跑不掉的。这对于百战余生却一直默默无闻的郭姊烈无疑有极大的诱惑。

但是郭炮烈是跟随太祖皇帝经年的老兵。骨子里依然认可建文这吓。太祖皇帝亲传的大明帝王,至于朱林。仅仅是燕王罢了。

所以郭师烈打开水门放走了建文皇帝。

想想当时的情形,肯定是四面血火处处杀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老郭放走了一咋,皇帝。对于当时已经众叛亲离没有人可以信赖的建文皇帝而言,老郭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所以在临走之时。任命郭弗烈为留守的镇国大将军,就是希望老郭能够带领终于建文的地方兵马恢复秩序,甚至是迎请皇帝回京。这种想法在当时的情况下看起来十分荒诞。皇帝的小命都要保不住了,还任命什么大将军?连一个兵都没有的大将军有什么用?

其实仔细想来,当时的局势并没有完全崩坏,在地方上还有大量忠于建文的军队,只要找好机会,不是没有扳回一点局面的可能。但是建文过分高估了臣子们的忠诚之心。朱林攻下京城之后并没有继续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坐稳了皇帝的位子,最大的反对声音不是来自其他各地方的军队,而是来自朝中的一些文官。

文官反对朱林,只承认燕王而不承认朱株的皇帝身份,虽然忠臣之心可嘉。其实一点作用也没有。至于这些忠诚于建文的文官是什么下场,看看方孝孺就知道了。

按照林三洪的推想,郭沸烈也很快就认清楚了形势,所以趁着局势的混乱就跑掉了,带着儿子四处流利,终于流浪到了丰隆昌缥丝作坊,终于见到了林三洪,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建文皇帝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战力不如,也不是因为内奸的忽然叛变,究其根源,还是因为燕军出现的太快了。终究到根子上。则完全就是因为某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给了燕军先锋指挥官朱高煦以信心,让朱高煦放弃顾虑冒险渡江,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忽然杀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