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刑徒-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九岁,在很多人看来,还是个毛都没长齐地孩子!

而刘阚却杀死了左贤王屠耆,杀敌近万人,令酒宴上所有的官员。审视他地目光都开始变了。

始皇帝也变了脸色。

只是兴之所至,想要向在座的臣子宣扬一下刘阚的战功,也算是为扶苏将来造势。

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仔细阅读过刘阚地功劳簿,只是大致的了解了一些。可是赵高宣读到此处时,刘阚已上前五十,看样子好像还没有诵读完全。而今。刘阚和始皇帝的距离,不足五十步。

莫要等到宣读完毕地时候,这家伙就要走过了吧!

始皇帝暗自心惊,但脸上仍旧带着笑容。

“二十岁,突袭朐忍。占领匈奴王帐,近前五步,饮酒一觞!”

刘阚已连饮十一觞酒,虽说酒量惊人,可这万岁酒的后劲很大。先时喝着似乎没甚大碍,可一连十一觞酒下去,刘阚这脸变得通红,脑袋也开始发昏了,心里面更是暗自的叫苦不迭。

“临河渡口,斩匈奴左谷蠡王呼衍提……”

对于北疆战事的具体情况。外界人知道地并不太多。

这时候。那些武将看刘阚地眼神儿已经不太对了……这小子可真他娘的够劲儿!匈奴四角,居然有一半死在他地手中。若说蒙恬在北疆大获全胜的话。这小子至少占了一半的功劳。

之后,又有平抚泗洪,督导两郡之功勋。

再接下来,就是平定三田之乱……至于苎罗山火拼项籍,解救胡亥赢果,赵高并没有宣读出来。

可即便是这样,刘阚再饮三觞万岁酒,整整十六觞下肚,距离始皇帝不足二十步。

“真我老秦熊虎之士!”

始皇帝听赵高念完,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幸好是完了,否则再宣读下去,只怕这家伙就要跑到自己身边了……细算起来,貌似还有造纸和隶书两项功劳未定下来。如今刘阚已是十二等左更之爵。可细算起来,似乎有些亏待了这个家伙。区区左更,应该给地有些小了。

始皇帝可不想让人说他有功不赏,亏待了功臣。

于是沉吟片刻,道:“郎中刘阚,功勋卓著,且与我大秦忠心耿耿。……刘阚,那富平城是你血战之地,也是你建功之所。当初扶苏建议重建富平,改名广武县,如今看来,却是上天早已注定……如今,我大秦治下有两座广武城,朕今日就封你,北广武君。”

在太原郡句注山脚下,还有一座广武城。

始皇帝对刘阚封赏之重,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甚至连刘阚,也不禁呆立在原地。

秦二十等爵,至十九等爵关内侯,方可正式封侯。

二十等爵之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可以自行安置官吏于封地,是大秦治下最高的封赏。

关内侯有食邑和封户,却不享有管理权,只能衣租食税而已。

也就是说,彻侯方为真正的侯爵,而关内侯只是名义上的侯爵。为区分二者,多称关内侯为君。

比如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就是这等爵位。

刘阚这一被封为北广武君,等同于提爵至关内侯。

所有人不由得一阵哗然,想要上前劝阻,可一想到刘阚立下的这些功勋,又找不到合适借

再说了,始皇帝一言既出,何人能够劝阻。

刘阚却没有反应过来……

此时他这十六觞万岁酒正在他肚子里翻腾,酒劲儿上来,脑袋已经昏沉沉地,弄不清楚这广武君究竟是个甚来历。

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后。刘阚叩首伏地,可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看他伏地不起,赵高连忙上前推了一下,却发现刘阚已醉死在了始皇帝跟前,不由得哭笑不得。

始皇帝也畅快地笑道:“看样子朕这万岁酒。连老罴也承受不起了!”

说完,让内侍把刘阚搀扶下去休息。

心情也随之一下子变得快活了很多,频频举杯。与众臣工饮酒。这一场酒宴,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却全都喝得尽兴而归。

刘阚这一醉,整整醉了两天。

万岁酒入口绵柔清凛,还带着丝丝甜口,好像没什么劲道。可这种酒,最是害人,后劲之大,非寻常人可以承受。一觞两觞也就罢了,十六觞酒入腹。只怕是神仙也承受不起来。

刘阚醒来时,头疼欲裂,口干舌燥的,嗓子眼里好像着火一样。

他此时在一辆车仗上,晃晃悠悠的,更让他多了几分难受。忍不住一股呕意翻涌,探首出来。趴在车辕上干呕不停。好不容易压住了那股酒气,抬头一看,却见刘信面无表情的在一旁看着,哈无良则是满面地笑容。

“君侯,您总算是醒了!”

“我这是在哪儿?”刘阚有气无力地说道。

哈无良说:“您这一醉。可就是整整两天。陛下还专门派了一架车辆,让您在车中休息……您别担心,后营这两天没什么事情,一切正常。咱们啊,现在正在往平原津的路上呢。”

话语中,哈无良颇有羡慕之意。

“兄弟们可都听说了,君侯在酒宴上连饮十六觞万岁酒……呵呵,自我大秦平定天下以来,还没有一人能享此殊荣呢。这两天,弟兄们骑马走路。都觉得有面子。和同僚说起来是北广武君的麾下。许多人都羡慕地很呢。”

“北广武君?”刘阚一连迷茫之色。

那天喝到第十四觞酒的时候,他已经是什么都记不得了……

后来始皇帝对他的封赏。包括他谢恩,全都是出自于本能的行为,一点印象都没有。闻听哈无良说起来,刘阚一头雾水。他看着哈无良,有些虚弱的问道:“北广武君,有是个甚?”

“哈哈哈……”

哈无良忍不住笑了起来,把那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他没有出席宴席,都是从旁人口中听说。言辞之间,不免多了许多夸张之处。

“君侯刚来地时候,我还不知君侯竟做了这老大地事情。甚至连中尉军的兄弟都说,后悔您在中尉军时,未能时时请教。现如今,您这北广武君之名,恐怕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吧。”

刘阚拍了拍头,不禁连连苦笑。

这名气地确是有了,可接下来地问题,恐怕也不会少……

之前,他虽立下许多功勋,但并不为人所知。知晓他的人,更多的是从泗水花雕和程公纸而来。

现在可好,这名气大了,研究他的人,怕也就要多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啊?”

哈无良乍闻之下,不由得一怔。他不明白,刘阚为何不高兴。但转念仔细又一想,却觉得刘阚这句话,说的颇有道理。

“听君侯一眼,无良受益不浅啊!”

他轻叹一声,“只可惜等回了咸阳后,无良怕是再也无法聆听君侯的教诲,实在是憾事,憾事!”

原来,木秀于林这句话,在秦时尚未出现。

本应该是出自于后世三国时期,魏人李康《运命论》中的名句,却一不小心,被刘阚吐出了

刘阚只能苦笑,却无法解释。

索性受了哈无良这一句马屁,笑骂两声之后,把话题岔开了。

升官,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地喜悦。

反而是因为此,而产生出了更多的忧虑。随着他名气越来越大,势必会让自己暴露在众人的关注之中。那么他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将为人所知。且不说刘巨的事情,只他在楼仓所做地那些筹谋,难免会被有心人看出破绽。以前,大家不知道他也就罢了,现在……可就难说了。

以始皇帝的精明,难保会看出什么来。

到时候,自己就该做何解释?

一想到这些,刘阚不免感到头皮发麻,心中生出莫名的恐慌,呆呆的坐在车仗里,一言不发。

当晚,车仗停宿平原津!

第二四一章 … ~平原津(一)~

自从在成山角射杀了那一条大鱼之后,始皇帝总会感到莫名的疲惫。

十三岁登基,眨眼间已三十八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翁。

登基以来,每日里处心积虑,未能有一刻的放松。

从刚开始根基全无,面对着吕不韦咄咄逼人的态势,始皇帝不敢有半点松懈;而后,自己深爱的母亲,和那勾结在一起,总是想要将自己的王位取而代之。外有吕不韦和公子,内有母亲和的逼迫。始皇帝在这样的环境下,步履维艰,又怎敢去思想其他事情?

旁人的孩子,十三岁正是快活的年纪。

而始皇帝嬴政,却不得不面对着纷杂诡谲的局面。

先是用计除掉了公子,而后有诛除了和吕不韦,嬴政这才算是真正的成为大秦的主人。

然而,就在嬴政觉得自己可以松一口气时,山东六国的威胁,又扑面而来。

在亲政的最初两年,嬴政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天灾,**……所有的灾难几乎都堆积在了一起。兴建郑国渠,接受李斯的《谏逐客书》,安抚人心,整备兵马。一步一步,其中的艰辛,唯有嬴政自己清楚。耗时十七年,他终于统一了天下,成为功盖三皇的千古一帝。

但是,统一之后,却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有些时候,嬴政就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为了克服困难而生。

不过。在射杀了那条大鱼之后。当嬴政看着铜镜中那疲惫地自己时。真地感到累了。

最终他下定了决心。要册立扶苏为太子。所以取消了本应该继续地巡狩路程。转道返回咸阳。

安排蒙毅。只是一个信号。

从目前来看。朝臣们基本上对这个决定。没有任何异议。

长生不老地梦想。已经不再现实。其实。早在秦清故去地那一刻起。始皇帝已经放弃了这个梦想。待朝政交给扶苏之后。自己也许就能轻松一些。考虑一下以前从未考虑过地事情。

想到这里。嬴政闭上了眼睛。在静默片刻之后。睁开眼来。提起了书案上地毛笔。

在扶苏还不能完全掌控这一切之前,还是由朕再多费些心思吧。

“陛下,咸阳送来的奏疏,都已经处理完毕。”

大帐之中,只有李斯陪伴。

他用庄正地秦小篆写完了最后一笔之后,轻声道:“陛下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若没有。臣先告退。”

“哦,不忙!”

始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李斯先不要走。面前的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