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还没有来?”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十分钟了,站在麦当劳门口的她有些急了。“怎么这么不守时,有事也应该打个招呼嘛。”她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继续等在门口了。刚要转身走,看见一个人急急忙忙向这里跑来,再看他的装束,正是他。他也看到了她,径直跑到她身边。“嗨,碰上个朋友,聊了几句,耽搁了。”她没有说什么。“别小心眼,不就迟到几分钟吗!走吧,进去吧。”说着,他推开了门,自己走了进去,她真不想随后跟进去,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看着他旁若无人地找了个地方一屁股坐下去,她心里真是不舒服。他们各自要了吃的,因为事先讲好了“AA”制。他一只脚登在桌蹬上,就埋头吃起来,嘴里不断地发出很大的吃东西的声响。她一点吃的欲望都没有了。“哎,你怎么不吃啊!”他抬头看了看她,又继续吃她的心里真不是滋味,眼前的他,和网上那谈吐文质彬彬的他判若两人。怎么虚拟和现实是如此大的差距? 

 
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从你们对这个故事结局的设想,我看到你们其实已经非常明白网络虚幻的特征,故事中的女孩原本向往的美好是不太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等待她的只有失望和可能的受伤。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聊天室实际上在更大意义上是一个游戏的场所,而且是一个功能巨大的过滤器,它滤掉了现实中的一些真实,只剩下将虚假的东西在这里加以认定和强化。故事中的这个没有辨别力的女孩,对甜言蜜语信以为真,于是成了虚假情感的俘虏,最后使自己难以逃避受欺骗伤害的结果。如果这个女孩对网络有个清醒的认识,就不会把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寄托于虚幻的网络,也就可以免受伤害。轻信网络世界,将网络世界作为回避现实的地方,就是造成这个女孩网络悲剧的根本原因。 

与其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不如在现实的生活中感受真实,因为你无论如何逃避,最后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的。所以,面对现实生活,清醒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把握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积极地为自己未来幸福的追求做好扎实的准备,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并非完全否定网络聊天的功能,也许它可以作为你紧张生活的调剂,也许它可以成为你宣泄情绪的一个场所,当然,如果你幸运的话,也许会寻找到友情(当然这种友情往往就局限在网上而非现实),但无论怎样,也不应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寄托在网上。知道吗,网上更多的是爱情陷阱! 

曾老师心得—— 
1.进行主题性的爱情教育,可以将孩子带入严肃的人生思考当中。 
2.爱情教育的主题确立,要考虑孩子的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3.爱情教育的形式力求多样和新颖,切忌刻板的说教。 
第四部分:爱的误区 花季爱情很难懂 
爱的误区:花季爱情很难懂 
跟青年男女个别地直接谈有关爱情的事情是很有益处的。跟十七八岁的青年直接作没有掩饰的谈话,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需要的——需要教导青年来谈爱情。 
——马卡连柯〔前苏联〕 
校园里的“爱情”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唯有以平和的、理解的态度去接近故事,才能协助孩子不致走失—— 
面对恋师情结,不必大惊小怪,让孩子在冷静中去掂量自己的情感。 
得知孩子在冲动下的冒失,指责是愚蠢的,应用耐心的引导取而代之。 
暗恋的孩子,原本已经痛苦万分,教师要做的唯有疏通和关爱。 
随随便便的“爱”的表白,导致了情感纠葛,要知道,这正是不成熟的情感导致。 
被扣上“早恋”的罪名,他们顶风而上,去了解,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近似“疯狂”的表现,背后是一种执着的“爱”,带着他走出情感迷茫。 
当欺骗发生在校园里,必须严责欺骗者,虽然他还是孩子,但道德意识不能缺失。 
在校园外发生的爱情,即使有再充分的理由,也要让孩子看清楚面前的现实。 
不能容忍“爱”的阴谋,因为那是不良道德在做祟,必须重视心灵的疗治。 
 
走进爱的故事,帮助孩子寻找幸福的人生。 
第四部分:爱的误区 花季爱情很难懂 
恋师情结 困扰年轻的心 
——坦言自己爱上老师 
意外的来信 
来到美丽的南国小城的第二年,我收到了来自千里之外北方城市的一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是谁呢?怀着对那曾生活了二十几年的第二故乡的深情,我急不可待地拆开了这封信。首先翻到最后一张信纸看那落款,哦,是我原来的学生,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他居然写信来,不免让我有些意外。 

意外的喜悦在我心中洋溢,每每收到学生的信,我都是这样由衷地快乐! 
这位不言不语的学生居然写了三大张信纸,我急切地读起来。 
曾老师: 
您好!这是一封我一直想写而一直没有写的信。但我今天终于写了,因为我将去找您,我必须找您! 
我已经陷入了无法摆脱的烦恼中,而这些烦恼都是您给我带来的,这也就是我必须找您的理由。这些烦恼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已经让我吃不好睡不好了。而烦恼的原因我没法和别人说,只能和您说,一切是您引起的。 

读初三时,我就在学校的校园里看到了您,那时,我虽然只是偶尔远远地看见您的背影或者匆匆地与您檫肩而过,但却已经在我心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您在我眼里是那么完美,您总是梳着短短的头发,象学生一样,在学校的许多女老师都烫起卷卷的头发时,您仍然是直直的短发,这更显得您与众不同,也就更引起我格外的注意,您小巧的身材有时出现在学生中都很难辨认出您是老师,但我还是总能从众多的学生中辨认出您,因为您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也说不清是您走路的姿态呢还是您那与众不同的表情,一种严肃又不乏天真的表情。那时,我远远地望着您,就在心里想,我以后就要找象您这样的女孩,有时您远远走过来,我就放慢脚步和您多相近一会儿。 

上高中了,没有想到,您当了我的班主任。我又高兴又害怕,高兴是因为可以天天近距离地看您了,害怕的是担心我的心事被您看穿。所以,上高中后,我变的少言寡语。随着对您的了解,我心里更加喜欢您。您说话的声音,您活泼的动作,还有您讲起课来的那种投入的神情,甚至,您生气的样子,在我眼里,都是那么吸引我。我有时听课,虽然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您,可您讲的课,我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因为这样,我学习退步了,于是您找我谈话,这样我又找到了一个接近您的办法,我故意不完成作业,让您批评我;我故意大冷天不增添衣服而生病,让您来问寒问暖;有时还故意在您必然经过的地方等您,为了对您说一句“老师好!”,为了您单独对我点头笑一笑。 

可是您却突然调走了,而且走得那么远。您一下子从我的视野里消失了,课堂上,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我日思夜想的您了。您到一个据说是非常美丽的南方的小城去了。 
自从您走后,我根本没有心思学习了,我总是在希望奇迹的出现,希望在校园里突然出现您的身影,可是奇迹始终没有出现。现在,很快就要高考了,但我一点没有心思,我要去找您,虽然那么远,我也要去。 

读完这封信,我楞住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比我小十几岁的男孩会对我有这样的感情。虽然也听过类似的事情。比如郭末若先生曾自述过他小时候对自己的表嫂有过爱慕,常躲在树丛的后面,偷看在河边洗衣的表嫂;雨果小时候在寄宿学校读书时,曾对照顾自己生活的罗茜小姐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联想。有的心理学著述中也有对类似心理的个例分析,但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我一时真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办?高考在即,首先我要阻止他来这里,断绝他来寻找我的想法。想什么办法呢?给他回一封信?不行,这时候的他大概听不进去我的任何说教。怎么办?一筹莫展中,我突然想出一个办法,用“查无此人”的办法。 

我将信装回原来的信封封好,之后把信交给收发室的老伯,让他对送信的邮递员说学校没有此人,打回原地。 
后来,他没有来,也许,是这封“查无此人”的信起了作用。高考过后,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替他分析了这种感情的心理原因,并和他谈了一些关于爱情的问题,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爱。 

这件事发生后,我开始注意学生中的恋师倾向并有意识地对出现这类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 
第四部分:爱的误区 花季爱情很难懂 
女孩的心事 
一位诗情画意的女孩,我曾从她写的一篇周记中感受到她那细腻、脱俗和诗意的心态: 
终于盼到了久已不上的语文课外阅读欣赏,而且,这次的内容好精采。老师为我们朗诵了海涅、泰戈尔的诗,并让我们在朗读背诵中去体会诗的意境。 
老师读得很真挚,很有感情,再加上那恬静的,百分之百投入的面部表情,真叫人动情。这时,我才第一次真正地发现我们的老师是那般亲切、慈爱,那般的美,一种内在的气质美。所以,她才会把这么美的诗读给我们听。 

我挺喜欢诗的,却从不刻意去背它。只有在空闲时,尤其是在心头堆积很多烦恼的时候,读诗就是一种解脱。诗的意境很美,很美。它使人走进另一个世界,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现在听老师读诗的情景,正如一首诗所云: 
您如一首清澈动人的诗, 
我坐在泉源边—— 
静静听回音, 
感谢您一春潺潺的细流。 
她有一双非常美丽的大眼睛,似一泓清澈的湖水,上课时,这双眼睛会全神贯注地看着你讲课,而且常常有一种会意的眼神从中掠过,讲课时,每每和她那目光相遇,我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