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阀治世-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军根本不知道防御火炮的办法,炮弹一从天上落下,马上又是一片人仰马翻。
    当火炮技术发展到能多步兵进行远程打击时,作战双方应都有火炮互相压制,才能进行抗衡。
    若是一放没有火炮,那后果是很悲剧的。同时随着火炮发展到一定程度,步兵无法抵抗火炮的威力,则会躲入战壕中以求保护。
    并在缺乏突击手段时,双方只能不断的用火炮向敌军狂轰滥炸,以求奔溃敌人的意志,这样便进入包围与被包围的状态,形成一圈一圈的包围,敌我夹杂期间。
    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清军的火炮不仅垃圾,他们的骑兵更不适合冲击山东军,因为山东军即有火炮,又有骑兵保护,步兵更有严密阵形。
    同时清军不知道如何面对火炮,在山东军强大的火炮面前只有深深的无力感。重炮一发威,清军再次后撤。
    冲上去找死还差不多。
    镇江的大败,此刻还让济尔哈朗铭记于心。更是在多铎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清军士气低落,更是造就他们退却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山东军开始渡河了。骑兵踩着木板,冲下河道后框框框框的从木板上快速通过。
    这时工兵开始修筑供雪橇通过的通道,在河道上堆雪,把河道弄平整。这样一来,雪橇就能快速的通过。
    五个骑兵营陆续渡河,很快在对岸集结起来。
    笔直的腰杆,整齐划一的装备,整齐的队形,两万骑兵傲立在河岸,注视着远处的清军。
    而清军则稍显彷徨。
    多铎在远处看了,心中一片灰暗和失落。
    “皇上,盛京恐怕不保,宜当尽早前往西域。”阿敏这时突然开口对多铎说道,多铎见形势已不可为,在山东军的强大兵力下,他们大清国已经不可能战胜山东军,沉吟了半响,叹道:“走吧走吧让族人启程吧”
    “是,皇上。”
    阿敏和济尔哈朗二人听了多铎的决定后不由松了口气,就怕多铎与山东军硬抗,此时他们大清国已经元气大伤,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若到西域,还能打下一片疆域。
    而在之前,多铎已经将满族一百多万人集中在了铁岭,随时可以出发,至于其他的族人,一时间还集结不了,也只能丢在辽东了。
    “皇上,盛京的那些汉人工匠如何办?”这时济尔哈朗问道。
    “这些工匠是我们大清复兴的基础,将他们一同带走。”多铎沉吟了片刻说道,多铎很清楚这一点,他们满人根本没有能力制造他们身上穿的铠甲和手上的兵刃,若是没了这些工匠,他们的子弟兵就会沦落到蒙古人的程度。
    他们之所以能战胜蒙古人,还是因为装备上比蒙古人更加精良,而骑术方面远远比不上蒙古人。
    但这又如何?
    装备足以弥补骑术上的不足。
    “那些汉人呢?”济尔哈朗杀气腾腾的问道:“要不要全杀了?”
    “若是杀了那些汉人,恐怕对面的山东军会追着我们不放,我们的族人根本走不快,若想被灭族,你就杀吧”多铎冷然道。
    “”济尔哈朗一阵沉默,问道:“不杀他们便能放过我们?”
    “山东军对百姓甚是看重,我们大可以此为条件,让他们不敢派兵追杀。”多铎却是看出了山东军的行为风格,十分重视的百姓的安危,多铎继续说道:“我们手上有一百五十多万汉人,足以让山东军止步。”
    但实际上,多铎手中只有三十多万汉人,大多汉人都分布在各个农庄,自然不可能在撤退前将这些汉人全部杀光。
    “马上书信一封,言我大清愿奉还辽东与上国,从此迁移西域不问中土之事,并送还上国百姓一百五十余万人,望上国止兵戈,放我满洲女真一条生路,如此则一百五十万百姓安然无恙,而我满洲女真亦安然”
    多铎立即让人书信一封,然后送往正在渡河的明军。
    之所以如此,则是多铎必须争取撤离辽东的时间,山东军的攻势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根本没有准备完全。
    再则把那些汉人杀了也没什么用,明国的汉人还多得是。杀了这些汉人还可能引来山东军无尽的报复,绝对是毫无所得又会引发诸多损失。
    那边山东军刚开始大规模渡河,清军就派来了信使。
    刘恒看到信时,不由愕然。
    这还没开始打,清军便已经要求停战。
    “迁往西域?拿辽东汉人来威胁我们,笑话”刘恒看完信,直接揉成团丢到了身后,大声喝令道:“明日全线进攻。”
    “是。”
    全军度过太子河,估计天色就要暗了,因此不宜在继续进攻。
    但刘恒并不打算接受多铎提出的条件,清军此刻已经被刘恒给看透了,什么一百五十万百姓,只要明日一个全面攻击便能让清军的链条崩断,到时真能杀光辽东汉民吗?
    战争哪有不死人,为战者,最忌心慈手软。
    死上一些人怕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把满清一网打尽,现在已经是冬天,那些满人也跑不快,正合适全面扫荡。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没有可能向满清妥协,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
    而且满清抢了大明那么多的银子,不叫他们悉数吐出来怎么行。
    
    多铎对自己发出去的信很有信心,认为山东军一定会就此止步,然后他便能带着族人前往西域。
    他经历了几次与山东军的大战,深知山东军战力强悍,而且不同以往的善战明军,以往所见善战的明军都是个别将领所带的兵马,数量最多也就四五千人,山东军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
    山东军有五六万,加上收编的汉军八旗,此次发动进攻的山东军已经达到将近九万。
    辽东已经不能待了,退往西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八十四章:人傻钱多
    第一百八十四章:人傻钱多
    就在辽东发动攻势时,德川幕府终于屈服了。
    双方在十二月二十四,签订了《明日条约》。
    条约内容为:
    第一:德川幕府向大明称臣纳贡,每年进贡黄金三万两,特产若干,不少于十万两。
    第二:德川幕府向山东军赔偿军费三千万两,分五年支付。
    第三:德川幕府向山东商船开放日本市场及港口,允许山东船上于任何大名通商,在日本享有关税豁免权,幕府不得向山东商品征收任何杂税。山东军民于日本犯罪,幕府无权进行审判及用刑,需交由山东法庭审理。
    第四:德川幕府不得组建海军。
    第五:北海道原属大明‘奴尔干都司’所有,幕府需在六个月内撤出北海道一切人员,大明对北海道周边渔场具有所有权,日本不得派遣渔船捕捞渔产。
    第六:设立长崎租界,允许山东军于长崎驻扎三千人以保护侨民,山东军事集团对日本华侨具有庇护权,幕府不得在长崎驻军超过一千人,不得在九州岛驻军超过五千人。
    第七:山东可在九州岛投资矿山,幕府不得阻拦。
    第八:禁止与未持有山东海贸许可证的大明商船进行任何贸易。
    第九:幕府不得对山东商船行动进行任何阻挠,包括搜查。
    第十:鉴于以上各项内容,山东军撤出关东地区,同时促成幕府与日本天主教徒停火协议。既日本天主教徒退出岛原,划定天草岛为天主教徒居住地,脱离幕府统治。幕府不得再向天主教徒开战,日本天主教徒不得再于日本其他地区进行传教活动。此协议幕府无条件接受,若日本天主教徒不接受此停战协议,则山东军事集团将使用武力帮助幕府剿灭日本天主教徒。
    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幕府在山东军的不断动作下,终于为之屈服。
    因为这段时间内,山东军继续加大了对岛原古城上的日本天主教徒的支援行为,不仅把兵马都派过去直接参战,而且还支援了许多物资。
    十二月上旬,日本天主教徒发起了一次大反攻。
    这次反攻中,直接将德川幕府的十万大军打退五十里,歼灭幕府士兵两万人,并成功的占领了岛原城。
    德川家光再也拖不下去了,与山东军的谈判于是便出现了退让,而山东军也将进贡的黄金五万两改成三万两,对日本硝石、硫磺一半归属山东的条件也改为可在九州岛对矿产进行投资,也算是退让了一步,给了个台阶让德川幕府的谈判人员下。
    这些谈判人员若不争会一些东西,回去是必然无法交代的,因此退让一点,给个台阶出来。
    德川幕府的谈判人员见有台阶下,也顺势就下来了,很快《明日条约》便签订了下来,《明日条约》的意思即是大明与日本签订的条约。
    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一眼便能看出来。
    但德川幕府无力抵抗,这是双方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签订这个条约后,山东将获得北海道及世界第一渔场‘北海道渔场’,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水障’是温度造成的,因为不同的鱼喜欢的温度都不同,在寒暖流交汇的地方,鱼只会在适合它们温度的海域待着。
    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等。这个世界第一大渔场的价值甚至超出了北海道。
    日本的精华部分,就这么从版图上切掉了。
    而大明的版图上,则可以加上北海道了。大明的努尔干都司曾经名义上拥有北海道的管辖权。
    但问题是努尔干都司没有真正的占领和开发北海道。
    而这次再次划归大明所有,赵岩必然要对北海道进行开发,把北海道打造成一个向本土输入渔产的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