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
其他导致婴儿夜间频繁苏醒的原因包括尿片过湿; 感觉要撒
尿; 睡衣不舒服; 衣着、被褥或室温过热; 吃得过饱或饥饿感;
· 4 0 2 ·
生病的不适等等。稍大一些的孩子夜间频繁醒来的原因有时与白
天的活动有关; 有时与情感方面的波动有关; 总之孩子夜里醒来
的原因多种多样; 需要父母细心观察; 找出缘由; 对症下药。
还有些孩子到晚上不愿意睡觉; 或者夜间睡不安稳; 是因为
白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过短; 他要利用晚上来弥补和爸爸妈妈在
一起的需要。
一个小孩子如何睡觉; 与这个孩子本身的脾气性格有很大关
联。有些孩子几个月大就能基本上安睡一夜; 但大多数孩子要到
两岁半甚至三岁才睡整夜觉。所以孩子夜里醒来; 并不意味着做
父母的失败。更不能使用任何硬性手段; 强迫孩子入睡。
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批评在西方盛行了 100
多年的婴儿睡眠训练法; 将其称之为 “比我们培训宠物还缺少人
性的训练法”。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批婴儿和成年人患上睡眠
失调症; 在美国; 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睡眠调整中心; 来治疗
这些无情训练法遗留下来的问题。
至于让孩子孤零零地留在一间屋子里单独入睡; 也越来越多
地遭到广大母亲和育儿专家的反对。他们极力推崇中国母亲的做
法: 让孩子跟着妈妈睡。这其实是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
老习俗; 不仅有利于哺乳的方便、有利于母婴双方的睡眠; 更会
增进母子感情联络与交流; 增进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对母
亲的信任感; 为将来顺利而成功地教养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
为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快乐记忆。夜间同床使得婴儿得到与母亲
更多的肌肤接触; 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促进。人
类学家蒙太古就此题目曾有专著; 他指出; “婴儿有着无比强烈
的对于身体接触的需求。 ”
即使不和宝宝同床; 很多父母都乐意让宝宝和自己睡一间屋
子; 爸爸妈妈睡大床; 宝宝自己睡小床。让宝宝单独一个屋子;
不利于父母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 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
· 5 0 2 ·
应; 甚至会增加摇篮猝死症的几率。想想看; 假如宝宝一夜不在
身边; 你要么频繁起床去察看他; 自己也睡不安稳; 要么你不管
他; 出了问题也不知道; 难道你就放得下心?
2005 年2 月修订的美国儿科学会《关于母乳喂养以及人乳
应用的政策声明》中强调: 母亲和婴儿应该在挨近处睡眠; 以
助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除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之外; 全世界各民族的母亲几乎都让
孩子和自己同屋或者同床睡眠。但是突然间; 一些中国母亲们开
始盲目效仿西方人的做法; 把孩子留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 并美
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
殊不知; 孩子的独立性无需这么早培养; 更何况独立性也不
是培养出来的。婴儿从出生到 3 岁; 需要的不是什么独立性; 而
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父母的依恋。一个饥饿的人是无法肩挑重担
远足旅行的; 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够胜任其他。同样; 一个依恋
感没有被满足、情感精神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儿童; 也无法独立。
宝宝从出生到 18 个月; 无论你怎样爱抚、亲吻、拥抱他; 都不
会“惯”坏了他。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安全感建
立的好的孩子; 会自动脱离父母; 走向独立。
如果妈妈为了自己省事; 逼迫孩子遵循自己的作息时间; 竭
尽全力让孩子一夜睡到大天亮; 最终结果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期
望; 而且会因为厌烦孩子的起夜而情绪低落; 怨天尤人。这样恶
性循环; 两败俱伤。
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 孩子每夜都要起来; 把这化作与孩子
亲密交流的良好时机。并非白天做父母; 夜里就可以下岗放假
了。做父母是 24 小时的工作。宝宝每天有 50% 的时间都在睡
觉; 这并非是无所作为的消磨时间; 而是在对于睡眠; 以至对于
人生; 开发积极健康的态度。
· 6 0 2 ·
协助宝宝愉快入睡的 tips
* 白天多拥抱安抚宝宝; 会让宝宝在夜晚更加顺利地进入
睡眠状态。
* 固定睡眠时间; 孩子月龄越大; 越需要固定一致的睡眠
时间和睡前活动。
* 抚触按摩或洗个温水澡有助于舒缓紧张的肌肉和忙碌的
大脑。
* 在妈妈乳头上吃着母乳入睡是自然入睡的最佳方式— — —
从温暖的洗澡水到温暖的怀抱到温暖的乳头到温暖的床; 一路畅
通无阻。
* 父亲哄拍孩子入睡: 应该让宝宝习惯跟着爸爸妈妈都能
入睡。
* 宝宝即将入睡却不愿意被放下来单独睡觉; 不妨和宝宝
一起躺下来; 让他在你的怀抱里进入酣睡状态。
* 坐在摇椅上摇着宝宝入睡; 珍惜这种独特的入睡需求吧;
宝宝也就在头几年需要你摇晃他; 这种宝贵的时光会很快过
去的。
· 7 0 2 ·
· 8 0 2 ·
· 9 0 2 ·
你 的 孩 子 跟 谁 一 起 睡
Sam 未出生时; 我计划安排他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你看美国
的电影和书里; 不都是孩子从出生就有自己的房间吗? 为此; 搬
家时特地找了一处三居室; 一间主卧房; 一间书房; 第三间理所
当然地是婴儿房。
很快就发现我的这种想法是多么无知、幼稚、愚蠢。
Sam 刚出生时; 我根本无法让他离开我的视线。即使白天他
睡着时; 我也一会儿就去看他一眼。到夜里; 根本没有可能让他
离开我身边; 自己去睡一个房间。当时丈夫工作紧张; 需要高质
量的睡眠; 我们就安排他睡主卧室; 我和 Sam 睡婴儿房。Sam
睡他的小床; 我睡单人床。
两个半月后; Sam 开始整夜不起来吃奶; 我们一家三口搬到
主卧室去睡。Sam 还是睡小床; 我们夫妇睡大床。我早已放弃让
Sam 独自睡婴儿房这个想法了; 血液中流淌的母性不允许让这么
小的孩子离开自己单独睡觉。
阖家团聚的日子只过了两个月; Sam 又开始每夜起来吃奶。
丈夫工作太辛劳; 办公室离家又远; 每天来回奔波; 十分辛苦。
我不忍心让他夜夜陪我们折腾; 于是又采取周一至周五分室而居
的办法。但是这次我没有把主卧室给丈夫; 而是把他赶到婴儿房
去睡觉; 我和 Sam 一起睡在主卧室的大床上。这样做的原因有
两个:
一是 Sam 满 5 个月后; 越来越在晚上依恋我。以前每星期
· 0 1 2 ·
四晚上我还可以去健身房跳舞; 丈夫无论工作多忙; 都会在星期
四晚上想尽一切办法提早赶回家看孩子。然而 Sam 在 5 个月左
右开始出现分离焦虑; 晚上见不到我就号啕大哭; 任谁哄都不
行。我们甚至尝试过把他带到健身房看着我跳舞; 但是这个办法
不太实际; 因此我只得放弃在晚上健身; 留在家里陪着孩子。
Sam 不愿自己睡小床; 他一般都是吃着奶入睡; 要是把他挪进小
床; 过不多久他就会醒来大哭。
二是如果 Sam 睡小床; 我每夜起来把他抱到大床上喂奶;
然后再把他放回小床睡觉; 这么来回折腾; 实在太累人; 不如干
脆让他跟我一起睡在大床上。这样他一醒来; 我就能马上喂他;
既省事又能让我们俩都多睡会儿。周末再全家团聚。
Sam 在和我同床睡觉之前; 曾经有一个星期睡眠十分不安
稳; 夜里要醒来很多次。我带他在大床上睡以后; 他马上睡得踏
实了。
一开始我还有些顾虑: 这样做和原来的想法背道而驰; 简直
是两个极端; 是不是矫枉过正了? 待到念完《亲密育儿百科》
和《母乳喂养的女性艺术》中有关章节后; 发现我的做法竟是
歪打正着。西尔斯夫妇和国际母乳会都鼓励母亲和孩子同床而
眠;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 —
首先; 母子双方睡眠质量都有所提高。宝宝一动; 妈妈能够
立刻安抚他; 给他喂奶; 两人都不必完全清醒; 也就能很快再次
入睡。母亲的体温和熟悉的气息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安全感来
源; 有些婴儿每小时经历一次轻度睡眠; 有母亲在身旁; 就能顺
利度过这些“脆弱”期。这样的安排尤其适合白天工作繁忙的
职业妇女。
其次; 母子同床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对那些早产或体重增长
缓慢的婴儿; 最简便的“治疗”方法就是跟妈妈一起睡觉。正
常婴儿母子同床也会使他们比那些与母亲分床睡的孩子成长得更
· 1 1 2 ·
快更健康。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 这样做会增进母子感情联络与交流; 增
进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信任感; 为将来顺利而成
功地教养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为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快乐
记忆。
即使不考虑以上这些大道理; 想想最简单的小道理吧: 小宝
宝在妈妈肚子里温暖舒适地睡了九个月; 突然把他扔在一个黑暗
陌生的空间里独自睡觉; 他能睡得好吗?
至于有人说和父母一起睡觉会导致孩子过于依赖父母; 这个
担忧其实没有必要。一般与父母同床或同屋的孩子到了两三岁;
都会主动要求独自睡觉。在依赖感被完全满足后; 孩子自然会迈
入独立阶段。
一天; 有人在摇篮网上问大家: “你们的宝宝跟谁一起睡?”
复帖纷纭。我上楼跟溶溶聊天时提起此事; 感慨居然有那么多父
母让孩子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睡。她说: “那算什么; 你看看
咱们花园里; 有多少孩子是跟阿姨睡的!”
· 2 1 2 ·
再去看复帖; 见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一直跟保姆睡; 到现在
孩子不和她亲了; 甚至见了她就哭闹; 她很苦恼。
我忍不住在网上发了一个长长的帖子; 谈我在这方面的
体会:
有许多中外父母; 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名义; 坚持
孩子独自睡觉; 还有一些中国父母; 可能是出于方便自己休息的
考虑; 让孩子跟老人或保姆睡。
关于第一种情况; 孩子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