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的清军守将乃是先前败阵的邓绍良;井塘村一战;邓绍良部清军折损惨重;只余四百余人。退守湘潭后;邓绍良只得重新招募新兵;号召湘潭地方官吏、豪绅捐饷、兴办团练助守;几番辛苦;新招募的兵丁加上湘潭原有官军;也只拉起一支一千余人的队伍;加上他所部老兵四百余人;共有清军一千五百多人。
多日来;郴州太平军浩浩荡荡的往长沙开进;邓绍良都在城中战战兢兢的;只怕太平军忽然掉头来打湘潭;以他手中的兵力是万万敌不过太平军的。好在太平军急于赶路;并未来犯;让邓绍良大大的缓了口气。
近日收到消息;衡州官军大队前锋张国梁部已经到了醴陵。邓绍良出身绿营军旅;本来很看不起张国梁这个出身天地会的贼将。张国梁;初名嘉祥;字殿臣;广东高要(今肇庆)人。曾在广西贵县参加天地会起事;曾和罗大纲并肩作战;活动于横州、灵山、钦州、宾州等地。甚至一度流窜越南与清军周旋;清道光二十九年;张国梁归返镇南关;受清军广西按察使劳崇光招抚;最终归降清军。其后张国梁归录向荣帐下为守备之职;一直跟随向荣剿匪;他熟悉贼匪作战风格;手段毒辣;最是凶悍;靠着屠杀昔日的战友;张国梁已经升任参将一职。
邓绍良素来鄙视张国梁为人;也看不起张国梁出身贼寇;更看不起张国梁所部清军沿途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却忘了他邓绍良的部下也经常这么干。但此时火烧眉毛;邓绍良只得派人联络张国梁;希望张国梁部能向湘潭靠拢。
邓绍良的信使才走半天;他便收到长沙太平军出队的消息。邓绍良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平军会来得如此之快;只得调集兵力准备守城;同时接连派出八名信使向张国梁求援。
这天一大早;清晨的薄雾中;邓绍良没有等到醴陵来的援军;却看到城北湖头领上竖起的太平天国杏黄大旗!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城别走
初冬清早的天气非常寒凉;在湖头岭扎下营寨的太平军一大早起来;发现枯黄的野草上已经满是一层层薄薄的秋霜。不远处的湘潭城被浓浓的雾气笼罩;只能隐约看到城墙的轮廓。
早饭很丰盛;每个太平圣兵分到了一碗肉汤;一些干菜和肉脯;大米面饭管够。苏冀默默的坐在地上吃着饭食;看着周身二十几个少年说道:“吃饱点;待会儿打起来才有气力!”
苏冀跟随李以文征战长沙之后;和其他参加过长沙之役的太平军兵士一样;得到了官升三级的奖励;从一个尾牌升到了童子兵两司马之职;管着手下二十三个童子兵。面前这些少年都是在长沙新近投军的;最大的年纪不过十七岁;最小的只有十四岁;都是浏阳人;他们在清军劫掠浏阳时失去了父母;最后是太平军收纳了他们。
十几天的训练下来;苏冀不知道自己能交会他们多少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入伍才一个月的新兵;但他经历过几次实战;杀过八个清军;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太平军将士了。
号角战鼓声响起;整队的号令旗竖起;苏冀大声吆喝着让众童子兵列队。童子兵们倒极为听命;很快便列成四排队列;在冷风中站得笔直。他们头上裹着红巾;身上是穿着新发的棉袄;外面罩着成年太平军的大号号衣;个头稍小的看起来很是滑稽;一般的灰布棉裤;脚下蹬着草鞋;双脚都冻得有些乌青。
他们的一身行头都是出发前新领到的军服;军中得了西王号令;所有冬衣号衣优先供应童子兵和新兵;原因很简单;很多新兵入伍时差不多都是衣不蔽体的。军中的老长毛也没多少怨言;他们还是穿着原来破旧的号衣;但他们发到的武器却是最好的;特别是火器;差不多都集中在了老长毛的手中。
童子兵手中多是一些杂乱的兵器;甚至还有人扛着竹枪;只有苏冀腰间挎着一柄钢刀;算是像样一点的武器了。要苏冀来说;他宁可去成年太平军队中做一个小小尾牌;也不愿意像现在这样领着一群童子兵;因为他从没指挥过别人;感觉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他可不想一战下来;不见了谁;又谁的手没了;谁又战死了。但李以文非让他做这个童子兵的两司马;说他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带兵的;总要有担当才能成长的快些。
卒长旗高举起来;苏冀领着他这一队童兵居于阵位;站在湖头岭上;只见数千名太平军已经列队完毕;从岭上望下去;不大的湖头岭山脚密密麻麻的都是红头巾的太平军。跟着只听三声号炮响过;太平军前沿的炮队开始向湘潭城外围清军据点发炮;数队太平军在旗帜的引导下;开始往城外清军险要之地的营垒移动过去。
邓绍良这个老狐狸依托城外民房、险要之地设立了不少清军据点、营垒;防止太平军直接攻打城墙;同时设在城头的清军十余门劈山炮却可以轰击到这些据点、营垒的前沿;给太平军重大杀伤。劈山炮在明朝时就有了;名字叫做“千子雷炮”;主要是发射散弹;散弹一般为铅制;在作战时主要是轰击密集的士兵;湘潭城内邓绍良共有十二门四百斤劈山炮;都被他布置在城北;打算太平军密集冲城时;多杀伤太平军士卒。
太平军这边萧云贵这次从长沙带来了不少火炮;主要有二十门五百斤的劈山炮;八门八百斤大炮;和两门千斤大将军铁炮;都是长沙城墙上拆下来的清军铁炮;为此西殿专门成立了一个五百人的炮队。开始进攻前;太平军的火炮开始轰击;声响好似炸雷;声震四野。
太平军这边炮声一响;城外据点里的清军顿时慌乱起来;他们大多都是新兵和没见过厮杀的湘潭绿营兵;他们还是觉得待在城墙后面安心一些;但偏偏被邓绍良驱赶出城外来做炮灰。当第一轮炮弹砸下的时候;民房内、营垒内的清军顿时作鸟兽散。
看着这些四散乱跑的清军;萧云贵暗暗摇头;都是没经过实战的人;炮声一响就惊慌不知所措的乱跑;都不知道避炮;难怪清军对上有火炮优势的列强军队总是死伤惨重。果然;胡乱奔跑的清军在太平军的炮火之下死伤惨重;都聚到城门口吵嚷着要进城。
太平军两门千斤大炮射程较远;清军安置在城头上的四百斤轻炮对它们无能为力;邓绍良大骂骆秉章为何要把重型铁炮都集中到长沙;结果又守不住;这些新铸的铁炮都成了太平军现下攻城的利器。但痛骂归痛骂;邓绍良只得冒着炮火站在城头大吼;喝命城下清军回去镇守;否则城上也要开炮了。
城下的清军哭嚎不止;邓绍良不让他们进城;他们也不敢回头去;乱哄哄的挤在城下。城内清军根本不敢开城门;只怕太平军趁势扑城;眼见城下清军还不肯回去;邓绍良喝命城头火炮箭矢齐发;登时打死城下数十名清军;余众一发声喊掉头便往回跑。
邓绍良松了口气;还道这群兵卒回头去拼命去了;谁知道这些兵卒回头便是四散逃窜;更有一名把总不知从哪里扯出一块白布来;做成一面白旗摇着大喊投降;领着手下兵卒直接到太平军阵前投降去了。
太平军前阵一直停在炮队之前;并未跨入城头清军火炮范围之内;见清军打着白旗来降;前军吉文元急忙命人禀报萧云贵。萧云贵也远远看到了;便喝命前阵准许这些清妖投降。
逃到阵前的清军就这样做了太平军的俘虏;其余还在逃散的清军要么被火炮打死;要么往城西城南逃散;城外三百清军就这样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太平军前阵吉文元计点俘虏;到有一百多名清军投降;悉数都绑了押往军营。
城头的邓绍良大怒;喝命城上清军准备;接下来太平军一定是要攻城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打散城外清军之后;太平军便在前沿筑垒固守起来;并不急于扑城;还分出几队人马;继续抢占城外的险要之地;却并不急于攻城。
另一边东门外太平军也采取了同样的战法;只是攻击了城外清军的据点;扫清外围之后太平军便停下来巩固自己的营垒。
外围清军被扫荡之后;邓绍良损失了近六百人;虽然多是城中的鸦片鬼绿营兵;没什么战斗力;但白白损失了这么多人;邓绍良还是一阵肉痛;只得催逼城内地方官强拉百姓壮丁上城助守。
到了午后;天气微微回暖;邓绍良眼巴巴的望着醴陵通往湘潭的大道;只希望能有醴陵援兵的消息;但一直都看不到有援军的踪影。城外的太平军倒是急着巩固营垒;忙得热火朝天。
已经是初冬天气;天色黑的早;就在天色沮之时;醴陵那边官道之上太平军的哨队忽然一阵混乱;梆子鸣锣号角声大作起来;邓绍良举目望去;官道上太平军哨队已经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借着火光依稀发现那里的太平军忽然混乱了起来。
又看了一会儿;邓绍良身旁一名千总惊喜的喊道:“是我们的探马回来了。”
邓绍良定睛望去;果然见到几名清军探马策马狂奔而来;身后数十名太平军正追杀而来。
邓绍良急忙大喝道:“准备缒绳箩筐;把人拉上来!炮勇准备开炮!城上弓箭准备!”
那名千总迟疑道:“协台大人;天黑看不清楚;只怕打不到长毛。”
邓绍良怒骂道:“只是吓唬长毛贼一下;接应我们的人进城啊!”
几名清军探马挨近城边后;城头上的清军便开炮放箭阻拦后面追赶的太平军;那群太平军见状;也不敢追来;远远的大骂几句便回去了。
几名清军探马被缒绳箩筐拉入城中;一个个靠着城垛子喘着粗气;邓绍良赶来一看;果然是昨日派去醴陵的信使;急忙问道:“张国梁怎么说?”
领头的清军探马把总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递过去;喘着粗气道:“张大人说他兵马也不多;醴陵附近也有长毛贼出现;只恐发兵来援后;长毛贼也会趁势攻打醴陵;因此张大人拒绝发兵;他也向大队派去了求援的信使;只是让大人多守几日;衡州大队就要到了。”
邓绍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