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血- 第6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阋厝ジ嫠叽蠹遥衷谒淙还赝獾那寰纪督盗耍共皇堑肚谷肟狻⒙矸拍仙降氖焙颍颐腔褂幸桓霰嚷甯忧看蟮牡腥嗽诒狈健B奚踩诵撞谐尚裕滞涛颐堑慕痢2欢显诒苯藿ǘň拥悖颐且苯捕ǎ椭荒芎退钦蕉罚〕米畔衷诟崭栈靼苈澹狈矫婢梢孕菡妥急讣柑焓奔洌缓竽憔吐砩洗炀又逼四岵汲卸狈矫婢蛉寺恚砉死锤龃蠡嵴剑沟状虻羲窃谖鞑堑木麓嬖冢 �

    谭绍光点头答应,西王接着说道:“你军队中的朝鲜人、日本人可以接着用。尼布楚是个巨大的宝库,你可以答应他们,打下尼布楚后,那里囤积的银矿可以分出三成奖赏给他们。本王希望这些地方的雇佣部队也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战斗力!”

    谭绍光道:“殿下,还有关外满清投降的军队中,我已经命人开始进行整编。关外的清军虽然还不及我们的兵马精锐,但比关内的清军要强悍很多。是不是也可以动员他们参战?”

    西王呵呵笑着说道:“这个你们东北方面军的首脑人物商量着办吧,关外清军和罗刹人也是不对付的。罗刹人也杀过他们的人,动员他们参战没有问题。你也可以告诉这些清军,只要有战功,一样的按照天国法度进行封赏,天国对有功之人是一视同仁的。”

    跟着西王又说道:“如今已经快要入秋,这场战打得好的话,尽量在入冬前结束战役,否则严寒来临就很难继续战斗下去。”

    谭绍光却道:“殿下,我们东北军团常年在北疆作战,也曾经发动过多次的冬季战役,冬天作战并不是问题。俄国总督穆拉维约夫是个狡猾的狐狸,我担心就算包围了尼布楚他也不大可能马上集中兵力来救援,我猜想他知道了尼布楚被围的消息后,一定会先按兵不动,希望能拖到冬天,让我们不占自溃,我们还是要准备好冬日作战的准备。”

    西王点点头说道:“你果然是出征北疆的最适合人选,就连俄国统帅的心思都摸得一清二楚。绍光啊,东北战局瞬息万变,本王给你一切临机处断的权力,希望你能够打好这场战,只要打掉了俄国人陆上的部队,即使将来英法联军兵临南方,我们也就不怕了。但要是东北打不好,我们就没办法集中全力应对英法,你一定要记住!”

    谭绍光大声领命,最后西王说道:“同时蒙古的陈玉成部和新疆的翼王部也会策应你这次的行动,翼王部会派出兵马攻打俄国霍罕等地,陈玉成部会出兵攻打楚库柏兴、乌的柏兴等地,还会派兵威胁赤塔等地,他们的行动都是在策应你们,你们不需要担心西面俄军的威胁,就集中力量打好东西伯利亚的俄国军队。本王这一战之后,要打得俄国人单独与我们媾和,同时本王还要尼布楚回归我们的版图!”

    谭绍光只觉得热血沸腾起来,大声领命,临走前西王忽然说道:“听闻这次锦州战役中,是荣禄手下一名叫李重的军官率先打开城门,你们的锦州战役才能进行的很顺利?”

    谭绍光点头道:“是的殿下,这个李重听他说之前被咱们太平军俘虏过,后来又放了回去,见满清大势已去,同时对荣禄等人与洋人联手很是不满,因此才临阵倒戈。”

    西王微微颔首道:“这个人你带着一道出征吧,要是他立下功劳,本王也不会吝啬封赏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二章 立国大典

    托马斯。威廉姆。鲍勃,站在雄伟的承天门(即天安门,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年间改为天安门,后太平天国改回承天门原名)城楼之上,心头汹涌澎湃,那股难以名状的激动之情久久难以平复。鲍勃是泰晤士报在中国的特派记者,在被俘之后他的记者身份让他得到了西王的许可进行采访,并且鲍勃正在完成一件让后世史学家们视之为具有重要史学研究价值的著作——《西王传记》。

    今天,公元1861年10月1日上午10点整,鲍勃和他的助手(一名太平军随军记者)带着相机一同出现在了承天门城楼上,和其他各地赶来的其他国家和太平天国本国的记者一起,他们将记录下一个激动人心而且伟大的时刻,太平天国经过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在今天正式向世界宣告推翻了前任政府,建立新的政权,并且宣布建立全新的国家。

    鲍勃对于自己获准得到登上承天门城楼参加立国大典,感到了不可思议,他的母国还在和这个国家处于战争状态,但这个国家的首脑人物却很大方的让他这样身份的人参加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鲍勃觉得这位领袖人物具有无与伦比的魄力和气度。而鲍勃最好的回报则是用他最美好的语言文字记录下这一切,为他的《西王传记》留下最为精彩的一幕。

    '

    数十年后,当史学家们阅读这段文字之时,仍然能够感受到鲍勃当时的心情:“在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国度即将迎来她最新的历史篇章,一个新兴的政权重新让她焕发了自信与美丽。华丽而雄伟的承天门城楼见证了这一切。今天是个好日子,天空蔚蓝而且干净。凉爽的风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热意,城楼前面的广场上汇集了几乎所有的在京官员和将领们。还有将近数万名的京城各地平民得以参加这个重要的仪式。在城楼上,我还看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代表,有美国公使、普鲁士公使、荷兰、西班牙、瑞典、挪威等等国家。等等,我还看了英国的格兰特将军和法国的蒙托邦将军,天知道他们是以什么身份登上这么重要的位置的,是俘虏?还是朋友?是以官方身份还是以私人身份呢?”

    后来史学家们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格兰特和蒙托邦是被太平政府“骗”到现场的,而且鲍勃似乎不认识另外一位重要的被俘人员,那就是此前被俘的俄国公使普提雅廷。根据当时一些人的回忆录记载。格兰特和蒙托邦两位将军的俘虏身份并没有改变,但作为重要的国家的重要人物,太平天国安排两人登场显然有特殊的含义。很多史学家猜测这是太平天国在当时的外交环境下主动向英法两国是好,但也有史学家认为这是太平政府想要羞辱两国政府的举动,但不论如何,当英法两国的这两位将军出现在城楼上时,让太平天国的普通民众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他们的身份是俘虏,而其他国家的使节们感到了太平天国对于俘虏的优待和尊重。

    “现场的气氛是热烈而且嘈杂的。可是当东面安排的礼炮部队鸣响礼炮的时候,广场上的数万人群寂静了,很难想象数万人会一起寂静下来,我猜想太平天国政府官方组织了参加仪式的人群。他们是在有人的带领和引导下遵守着仪式的每一个环节。”

    108响礼炮鸣放完毕后,我看到了正面广场上人流开始分散开来,众多衣饰华丽的近卫精锐骑兵在前面开道。非常多的华丽扈从人员分开人群,他们的人数总有数千人之多。其中还有为数众多的鼓乐手跟随,他们一边走一边吹奏着动听而庄严的乐曲。扈从们簇拥着一架非常巨大而且豪华的十八匹白马拉着的马车缓缓通过这里,往承天门城楼而来。助手告诉我,皇帝陛下的扈从都是精锐的青年近卫骑兵团成员。”

    “我的助手告诉我,皇帝首先要派遣重要官员祭告天地宗社,将新国家建立的消息告诉天地和他们的祖先,我很好奇为什么西王没有将这一消息告诉上帝,我的助手却笑着对我说,西王说过了,上帝无所不知,哦,原来是这样。”

    “助手还告诉我,西王会穿着皇帝的服饰,在陈设好祭品的桌子面前祭告,桌子上面列有天地、古代中国的三皇五帝祖先的牌位。这是仪式的序幕,可惜因为该仪式非常庄重而且带有浓重的中国古代汉文化宗教色彩,因此我们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幕。”

    “已经是皇帝的西王殿下会在礼部官员和众多扈从的护卫下,先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然后到了礼部历法专家算定好的时间之后,鼓乐队就会奏响钟鼓乐器,扈从们就簇拥着皇帝的十八匹白马马车来到承天门。”

    “我远远的就看到了西王殿下身穿明黄色的华丽皇帝服饰站在马车之上,他频频向四周的平民百姓们招手致意,但我想没人看到他招手,因为他路过的地方,平民百姓们都自发的跪了下去。随后皇帝陛下登上了承天门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承天门前的官员都身着与满清官服明显不同的汉人朝服,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他们将经过金水桥进入承天门。皇帝陛下也登上了承天门,大臣将领们在承天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站立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的到来。”

    “皇帝陛下的马车经过承天门前的广场然后进入了承天门,随从的重要大臣将领们跟随其后,他们一起来到承天门内护送皇帝陛下从马车上下来。在这里我忍不住转到另一侧观看,我看到了一个细节,原来西王殿下的夫人和他在一辆马车上,西王殿下主动扶着他的夫人下了马车,然后夫妇两人在众多人员的护送下登上了城楼。”

    “登上城楼后,皇帝陛下接受了早就在这里等候的人们的最重礼节,大臣将领们和各国使节代表们纷纷朝皇帝夫妇俩行深鞠躬礼,我的助手告诉我,殿下是千百年来中国第一个没有接受朝臣们跪礼的皇帝,而那些平民百姓们的跪礼则是出于自发,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皇帝陛下和每一个人亲切友好的握手,并且都说了几句话,隔得有些远,我并没有听到西王和每一个人说的是什么,但从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来看,他们都很高兴,这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

    “和众人见过面之后,皇帝陛下来到正中央的最前面,他打开一份黄绸写就的诏书,开始亲自宣读这一份《定国是诏》。关于这份诏书的内容,我也早有耳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