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汉人卢永贞仿佛捏着鼻子痰没化开一样叽里咕噜一通。
帅蛮先向文官点头应答了一句。又问自己雇佣的汉人卢永贞:“以前南汉国的皇帝也身居深宫,一般人见不到,不过我见过一个宫廷的女人。中土是不是很喜欢用女人执掌权力?”
卢永贞道:“那是南汉国特有的事,一般中原的国家不是这样。大周的皇帝现在正在北方和大辽国打仗,听说打赢了一场;现在没在皇宫里,所以让皇后的姐姐端慈皇后来摄政。
帅蛮能得到端慈皇后的亲自接见,是非常受尊重的礼仪。看来我们这次到东京来,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帅蛮听罢十分高兴,又有点疑惑:“为什么皇帝要让皇后的姐姐摄政,而不是皇后?”
卢永贞一脸难色,一言堵塞没能答上来。
帅蛮十分好奇:“难道皇后姐妹俩都同时嫁给了大周皇帝?”
卢永贞急忙摆手:“可不能这么说!”他回头看了一眼文官,“幸好东京没人听得懂我们说话,不然这么说就惨了!”
卢永贞皱眉想了好一会儿,“大概是因为大周皇帝任人唯贤,姐姐的才干比皇后强,所以皇帝放心把国政交给端慈皇后。反正都是亲戚。”
帅蛮面有疑惑,耸耸肩摊开手,表示难以理解,明明有皇后,皇后的姐姐是怎么回事?
卢永贞又道:“以后帅蛮先生可别再说娶了皇后姐妹这种话了,是完全不合大周礼仪的。姐姐是先帝的妻子,先帝是当今皇帝的堂兄;在中原,兄弟是不能娶嫂子的!”
帅蛮急忙点头,说道:“等安顿下来了,我要把皇室的事记录下来,还有大周国首都的见闻。只可惜,没有带上一个画家同行。”
卢永贞笑道:“既然端慈皇后都亲自召见你们,还会有下次机会。”
文官问卢永贞几个大食人在说什么,卢永贞当然不敢说在议论皇室的事,只道:“大食人帅蛮说东京非常富庶,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宝藏之地。”
文官听罢颇有些自豪,听到外邦人称赞自己的国都,也会莫名觉得脸上有光。文官便好心说道:“明天见了端慈皇后,仪态要恭敬,因是番邦之人、非我臣民,不必下跪。说话要注意,什么正事儿都不用说,一会有人教他们,照着背一遍就是;要谈正事儿,自有客省使和户部的官员与他们相商。”
卢永贞道:“多谢阿郎提醒。草民这便与大食人交代清楚。”
一行人沿着御街骑马至皇城南部,礼馆就在这边。帅蛮再度瞪圆了眼睛看着皇城的宏大,大周的建筑修得没有大食那边高,但是占地非常广阔。那宏伟的城楼上,披坚执锐的战士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守备十分森严。
及至礼馆,大周有司官吏把大食使者当作国家使臣来接待,规格很高。帅蛮吃到了十分精细的美味食物,盛装食物的瓷器也是官窑精品,若是运到大食,但是这些瓷器就价值不菲。还有房屋里的帷幔、床帐、被面,在帅蛮眼里都是能卖大价钱的精美丝绸。
大伙儿十分高兴,蛮帅又检查了一番随行携带给大周皇帝的礼物,一些植物的种子、珍贵鸟类羽毛编制的帽子、黄金制作的器皿,还有一把玩玩的锋利宝刀。帅蛮拿起宝刀端详了一番,说道:“这是特别的地方出产的铁才能打造出来,与工艺关系不大,送给皇帝也是一件稀奇物。”
随行的一个人道:“周国官吏对我们挺好的,若不是他们热情接待,我们怎么敢走这么远到中土的首都来?”
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礼物
鹅黄色的刺绣帘子,洋溢着女性化的气氛。里面传来了舒缓悦耳的声音:“我听曹泰说,西边色目人过来做买卖,最爱买上好的丝绸和瓷器。你们着有司备一些贡品回赠大食人。”
几个大臣躬身道:“臣等遵旨。”
这时曹泰从边上走了出来,看着王朴道:“王使君暂且留下,娘娘有几句话与你说。”
别的大臣听罢,纷纷鞠躬告退。
曹泰便道:“官家自河北写回来的信,王使君看到了?”
王朴道:“老臣已恭读陛下圣意。”
他沉吟片刻,又向帘内端坐的人影道:“老臣举荐一人,此人乃东汉(北汉)国枢密府府事,名叫李信,应是合适办此事之人。”
帘子内没有回应,曹泰立刻适时问道:“王使君,这个李信是降官?有何本事?”
王朴道:“老臣以为,李信通晓审讯问供,且有实干能耐。
大周军攻破晋阳时,发现了晋阳城内一处军械库,其中有锻造新甲的工具。一经查问,原来这里就是东汉(北汉)国想要窃取大周造甲坊锻造之法的所在,主持此地的官员便是李信。此人因其罪状确凿,已即刻逮至东京下狱。
不过据臣所知,东汉国派来奸细所获之人、只是造甲坊一个伤残了的杂工。李信仅凭这么一个人,就能聚集一帮工匠试图仿制新甲,且锻锤的大致构造已有几分相似!
所以老臣虽未理会此人,但已在枢密院备档。
近来收到陛下想要大食商船建造航海之法的书信,便想起了李信。已将其从大狱接出来,正在金祥殿外等候召见。”
符金盏的声音听起来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哦?既然已经来了,宣他进来瞧瞧。”
曹泰使了个眼色,一个穿着圆领袍服头戴幞头的女子便向西殿外快步走去,却会大声传话。
不多时,一个面目憔悴身穿灰布袍的男子便走了进来,他在牢里那么长时间,肯定吃了不少苦头,样子瘦得不行,不过穿着倒是新的干净的,毕竟是要进宫。
男子走到并不宽敞的书房内殿,立刻跪到地上,上半身全部趴在地砖上,腰后高高撅起,道,“罪官李信叩见端慈皇后!”
帘后音色动听口气大方的声音道:“曹泰,你替本宫问问他。”
曹泰不动声色,声音阴柔却口齿清楚:“李信,端慈皇后想问你,是否愿意为大周朝廷效力?”
李信依旧跪伏在地,脸对着地砖,忙道:“回娘娘的话,罪臣本是河东人士,时河东为东汉国所有,刘氏称帝,罪臣出仕便为东汉之臣。今东汉既灭,河东归于大周,天下子民原为一体,臣与河东子民,已是大周之臣也。王有驱驰,臣岂有不从?”
曹泰听罢看向王朴,王朴的脸上露出不经意的笑容,微微点头。
曹泰道:“朝廷给你一个机会,只要有功,即可赦免以往之罪,且加官晋爵。”
李信道:“请端慈皇后娘娘与王使君吩咐便是。”
曹泰没继续说话。
王朴微微侧目看向那道精细的帘子,稍等片刻,便道:“大食人的商船在南边兴王府附近海岸,其不远万里顺利到达大周国境,陛下对其十分有兴趣。但与大食人海贸对朝廷有利,且大周乃礼仪之邦,事儿不能做得太难看,坏了威名。”
李信拜道:“王使君说的是。”
王朴沉声道:“你有何法子,当着端慈皇后的面说说。”
符金盏的声音道:“你且起来说话。”
“谢端慈皇后。”李信一边慢吞吞地从地上爬起来,一边皱眉思索。等站直了身体,便拱手道:“此事便是要两样东西:造船技艺,远途航行法子。当此时,既有实物,船停在大周海岸,找个由头扣了便是;又有活口,大量大食商人都在我国。”
王朴淡淡说道:“比起只有一个造甲坊杂役,要仿造新甲的条件好多了,是么?”
李信忙拜道:“罪臣汗颜之至,实在迫于无奈。”
王朴不语。
李信又道:“罪臣需二物,一是朝廷官员身份,二是枢密院的调兵令,可以调动兴王府驻军一部。先以礼送大事使臣的由头南下,然后找个由头,说大食商船违反了大周律令,将船只和人一并扣押!
有了大食商船实物,则可下令官吏、征募船工工匠将商船拆了‘搜查’违禁之物。
再对船员分开审讯,一则承诺为他们保密,二则对照供词真假。
等得到了咱们所需之物,便将大食人无罪释放,予以安抚。”
王朴听罢,转身对上位说道:“禀奏端慈皇后,臣请授李信为客省副使,正可名正言顺送大食商人南归。”
符金盏的声音道:“甚妥。”
李信立刻伏地叩拜道:“谢端慈皇后隆恩,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符金盏的声音道:“原来客省使是昝居润,昝居润改内阁辅政、礼部侍郎、军器监,客省多月无人主持。你若办妥了此事,我便替你请功,让陛下亲授你为客省使。”
李信大喜,感恩戴德。
……李信从西殿出来,先去领了官印衣服和安家费,他本来就是北汉的官,北汉体制与大周相似,这些事儿他是轻车熟路。然后顾不得刚从牢里出来身体虚弱,首先去见见大食使臣。
帅蛮等人得到了朝廷丰厚的回赠,正是高兴的时候。
帅蛮的手抚摸着精美的丝绸,用大食话说道:“大周皇室对我们十分热情,且十分慷慨,我们非常感谢皇室的恩惠。”
经过翻译,李信面带微笑道:“贵使送来了大食国最好的礼物,朝廷也便回赠最好的东西。这些都是贡品,各地官员把当地最好之物进贡皇室。”
帅蛮又对翻译卢永贞道:“我前天听到城外有爆炸声音,那是什么东西?”
卢永贞随口道:“据说是火器,是用爆炸的药做的兵器。”
“爆炸的药?”帅蛮十分有兴趣的样子。
此时李信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与大食人交谈的卢永贞。
第七百一十章 磨损痕迹
王朴自宣德门东侧甬道出皇城,上了一辆马车。
他完全是个文官,却不怎么修边幅,浑身只有一件绫罗紫袍官服比较华丽,再无值钱的饰物,嘴上的山羊胡也乱蓬蓬的。乘坐的马车更是简陋,厢板没有上漆,窗户挂着一道竹编的帘子,排场也不大。
行至礼馆门口停了一会儿。便见李信从礼馆走出来,那李信眼睛特别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