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承认,虽然那论文写的很有些道理,但是其中提及的弊端之处,却不是她能建言改变的。
她很讨厌这样的感觉,明明知道有些事有弥补的办法,却只能保持缄默。所以一直以来,都只敢给自己设定极小极小的愿望,只凭她自己就能实现的那种,而那些需要改变别人来达成的,她从来都不敢深想。
永宁有时候心中会升起一种自厌的情绪,她会恨自己的懦弱胆小,恨自己的小心翼翼、不敢改变。事后她会自厌,可是一旦遇事,她仍会用那种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她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从不敢像小说中的主角那样任性张扬,她心底藏着一点不明所以的自卑,而这种自卑决定了她的行为。
雪越下越大,大堂中虽然拢了三四个碳盆,却依旧挡不住严寒的侵袭。永宁搓了搓凉哇哇的小手,跟薛仁贵、席君买告了个罪,便先行回了二楼的客房,那郎舅两个也不耐再坐在大堂受冻,也一起回房叙谈。
永宁一进房间,便习惯性地放了几个实用的咒语在房间内外。她这间房恰好临着街,推开临街的窗户,北风卷杂着鹅毛般的大雪灌了进来。街上的行人已见稀少,天色虽然还没全黑,但是街面上的店铺却多数都已关张,一片素白的城市愈发显得萧条了起来。
这样的风雪,总会让永宁想起灞桥驿,想起长安。在来青州的路上,李世民驾幸洛阳的消息便已经传了过来,永宁有些心动,要不要到洛阳去看一眼?关于这场东征,或许她该和房玄龄沟通一下……那些她没有办法、也不敢去改变的事情,或许房玄龄另有想法?
永宁绝对不承认,她也有些想念李治,想见见他,想看看他如今何等风采……她只是想家了,想父亲大人房玄龄,想两位兄长,想……想去洛阳看看,虽然卢夫人与杜氏带着孩子们多半是要留在长安的,可是她知道,依着高阳公主的个性,她是一定会陪着即将出征的房遗爱到最后一刻的。很多时候永宁都很羡慕和佩服高阳公主,她那种敢爱敢恨的性子,是永宁一辈子也学不会的。
永宁被心中的渴望逼迫的坐立不安,最后仍旧是忍不住给薛仁贵、席君买留了封信在桌子上,然后关好门窗,取出魔杖幻影移形。此刻的永宁在魔法界算来已经成年,身体内的魔力也已经稳定,像幻影移形这样的比较消耗魔力的咒语,她也已经能轻松的使用出来。洛阳这个地方,她与松明子一起来过,她为自己设定的坐标位置在城内一座小道观的后院墙外边,那里临着一条小河,又有几棵老榆树,掩饰起行踪极为方便。
洛阳的天气倒比青州好上一些,此时天色将暗未暗,虽然也刮着风,却不算刺骨。永宁缓步从小路走了出去,果然没有惊动任何人,来往的行人匆匆,并没有谁注意到她。她站在一街角不打眼的位置,从袖拢里取了一张纸,叠了只纸鹤,然后刺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上面,默念了一个咒语,那纸鹤便摇摇晃晃的朝着一个方向飞了起来。
永宁用袖拢挡遮住那只纸鹤,沿着它指的方向走了过去,这是一个简单找寻血亲的方法,总比她到处找人问路要安全的多。她走的并不快,不过她当时所处的位置离着房玄龄的居所也确实不算太远,她只用了小半个时辰,便已经来到了一栋宅第门前。
不是什么朱门大户,门前也极素净,不大的门脸前面只挂了两盏牛皮灯笼,光线显得雾蒙蒙的,并没有家丁守在门外。永宁站在门前倒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虽然知道房玄龄就在这宅子里头,可是这里是房玄龄的居所呢?还是他只是来这里做客?她左右看了看,这条街上居然安静的很,连个路人都没有,害得她想打听一下都找不着人。
……………………………
这个月只剩下个不长的小尾巴了,大家手里还有什么好东西就别浪费了,都扔给俺吧~~~~~~~~俺抻着脖子等着呢~~~~~~~~~~~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一二七章父女
第一二七章父女
此时的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寒风也越发的凛冽了起来。永宁虽然早给自己加了保暖咒,可是单是听着这风声,便从心里泛起一股凉意。她下意识地搓了搓手,再次抬头看了看眼前紧闭着的宅门,又四下望望见真的没有人迹,便一咬牙,一个隐身咒,再加一个短距离的幻影移形,她人便已经进了宅内。
进了这宅子,永宁发现这里边儿外头的门脸儿倒还真相配,两进的小院子,小小巧巧的,倒真像是个暂居之所一般的简洁。她一进来就知道这里估计是皇帝赏给房玄龄暂住的官舍了,她回头间便看见门房里坐着的两个家丁都是房家的下人。
在确认了房玄龄就在这宅子里,而这宅子也正是房玄龄的居所之后,永宁只稍稍犹豫了一下,便再次一个移形幻影,又回到了门外。她撤去了隐身咒,整整了一下衣装,然后深深地吸了口气,待心绪稍稍平静下来一些之后,才迈步上前敲门。
房家素以家风严谨著称,房家的下人也大多没有一般官宦人家那种高人一等的架式,像应门这样门面上的活计,也向来都是安排的机灵又本分的家丁。永宁这边才一敲门,里面便有人应了一声,然后脚步声响起,门很快便打开了一道缝:“是哪位呀?……”
应门的是家丁柱儿,他的声音有些困惑,自打他们跟着房玄龄到了洛阳住下之后,这小宅子除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就没别人来过,而今天房遗爱下半晌才走,没道理这会儿再拐回来一趟,于是他心中倒还真存了三分好奇。
永宁离开长安的时候,还只是个女童,可这五年的时间下来,已经长成了一个娉婷少女,又加上天色昏暗,即使柱儿手里举着一盏灯笼打在了永宁的脸前,却依旧没有一眼就能认出她来。不过永宁身上的道袍实在太能让人联想,而且她虽然眉目都长开了,却依旧能隐约看出儿时的模样。
永宁也没有答话,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任柱儿打量。
果然,那柱儿多看了几眼后,便忍不住用力地揉了揉眼睛,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了永宁一番,又惊又喜地瞪大了眼睛,说道:“你,您是,可是小娘子回来了?”
他一见永宁含笑点头,立刻转头朝身后大喊道:“栓子,快,快去告诉大人,是小娘子,小娘子回来了……”
柱儿的话音未落,他身后便又传来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然后半掩的大门整个被人拉开,那个叫栓子的家丁一见真是永宁回来了,连礼也顾不得行,便一路小跑着进了院子,连跑边高声喊道:“大人,大人,小娘子回来了……小娘子回来了……”
永宁抿唇一笑,刚才攒起来的那点“近乡情怯”的情绪顿时消散了不少。她伸手拦住了柱儿要行礼的动作,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这次家里都有谁跟着父亲大人一起来的洛阳?大哥可来了?”
柱儿一边侧身引路,一边恭敬地回道:“大公子这次并没有随驾,二公子与公主殿下随陛下住在行宫……”
“这些年,家里可好?”永宁越往里走,心情越激动,她对房玄龄的感情很复杂,有敬有怕,那是她一直当做山一样在依靠的人,久别重逢,她心里的滋味不一而足。
“都好……只是夫人想您想得紧,大人虽然没说,可是他惦记您,小人们也是看得出来的……”柱儿也很激动,这些年房家少有波澜,就是少了永宁,让人遗憾,虽然当初锦绣别庄建成之后,永宁住在那里的时候就多过住在房府,可是那与几年间不见人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永宁跟着松明子离开了长安之后,卢夫人便没有一天不念叨的。好在永宁也能体恤家里,隔三差五便会托人送书信礼物回家报平安,不然卢夫人怕是早就撑不住了。柱儿的话让永宁心中一阵酸涩,虽然时常在心里发狠,想一辈子自私自利地过,可是这些多年相处下来的“亲人”,却总是能触动她心中柔软的地方,让她舍不得,也不愿放下……
就在这几句话间,柱儿已经引着永宁来到了内院。房玄龄已经先一步得了信儿,负手而立,站在临时布置的小书房门前等着永宁。永宁一拐进内院,便一眼看见了一袭玄衣站在廊檐下的房玄龄,她满心激动地快行了几步,不顾地上冷硬,便跪在了房玄龄跟前。
及到了近处,永宁才发现,房玄龄又老了,原来黑多白少的须发,已经不见了黑色,只剩了灰蒙蒙的一片。虽然房玄龄极力掩饰,可是仓促间披在身上的外氅与他微抖的眉梢,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父亲——”永宁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淌了下来,朦胧的泪眼中写满了孺慕之情。
“快,快起来,地上凉……”房玄龄此时也扮不来严爷了,伸手将永宁拉了起来,看着已经与他肩膀齐高的永宁,满脸的欣慰。
“父亲……”永宁再也忍不住了,扑进房玄龄怀中便哭了起来。
“好了,好了,如今你也已长大成人,如何还做这小儿女之态?且与为父进屋里叙话吧……”房玄龄被永宁这一扑一哭,弄得有些手足无措,虽然如今连孙辈都已经有了好几人了,但是他还真没哄过孩子,只是生硬地拍着永宁的肩膀,半揽着她往屋里去。
待走到书房门口,房玄龄突然停住了脚步,低头看着正努力想止住哽咽的永宁,问道:“你可用过晚饭了?”
永宁摇了摇头,说道:“女儿方才进城,便赶着来寻您来了……”房玄龄闻言,忙安排人去安排膳食。
小花厅里,房玄龄与永宁父女俩也顾不得食不言的古训了,边吃边说话,永宁倒将她这几年的大致行程又讲了一遍。其实永宁说的这些,房玄龄大多都是知道的,永宁几乎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托人报个平安的,再加上她时时有山川地质、游记散文之类的文章送回长安,所以房玄龄对她说的话并不觉得陌生。
房玄龄一直在引导着永宁说自己的经历,他自己只是偶尔提问或评价几句,这种谈话的模式让永宁非常的怀念。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房玄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