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雅兰说:“可是,孔子也向老子问礼,这不是说老子比孔子更早吗?”“老子也是一位圣贤,但是,他虽然有高深的学问,却没有收下什么弟子,他的《道德经》还是西出函谷关之时写下的,所以,当时老子的学说还没有正式提出来,至于墨子等,也是当时也提出他的政治意见的。”
平凡说:“说到墨子,他提出的兼爱非攻,不也是救了很多人吗?”君雅兰说:“对啊,我曾看过一首讽刺孟子的诗,诗是这样写的‘邻人焉有许多鸡,乞丐何尝有二妻,当时尚有王室在,何必奔纷说魏齐?’外公,这又是何解呢?”君雅兰有意出题来难她的外公了。
兰书明微笑说:“兰丫头,专门出鬼主意,墨子也是大贤,只可惜,我们从后世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是错了。”“他错在什么地方呢?”平凡问。“我们华族一向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家,分裂从来就不是主流,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远古时代的秦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真正的封建制国家。”平凡回答,这是历史书明文所写的事情。
兰书明说:“很好,那你说,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的话,那后世会有强大的华族吗?华族的各个地方政权各自为政,那互相战争之下,死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呢?”平凡沉吟了一下说:“我不知道,没有计算过。”“兰丫头,你答。”“应该是多了。”君雅兰说,“同比远古时代的欧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错,所以,墨子他错了,‘兼爱非攻’是一个理想,却不可能实现,也只有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下才能够实现的理想,因此,墨子的墨家慢慢地就消亡了。”
是啊,没有大统一的前提下,各国混战,他墨子能够救得了多少人呢?他可以阻止一次战争,两次战争,他能够阻挡无数次战争吗?不能,他虽然也是圣贤,但不是神,他也会老、会死,能力也有限,所以,他错了。
兰书明接着说:“现在轮到回答兰丫头的问题了,孟子因何去说魏齐而不去投靠王室,那就是因为要想天下真正得到安定,百姓能够重新过上平安无战乱的生活,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诸候国来完成这一场统一之战,而当是的东周王室根本就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历史的重任,所以,无论孟子的学说再好,能力再大,他也没有去帮助东周王室去完成这个历史的重任,就算他孟子是圣贤,也有这个能力,那需要的时间也相当漫长,甚至可能到他死的那一天也未必能够实现,与其是让天下百姓多受苦,不如从众多的诸候国中挑选一个强大的诸候国来完成这个历史的重任,这也是仁义的一种表现啊。”
君雅兰有点虚弱的说:“可是,当时的东周王室占了道德的制高点啊。”“不,你错了,东周王室并没有占到道德的制高点,东周王室占的只有一个正统的名分而已,况且,从春秋到战国孟子之时,已经有三百多年,如果东周王室是有作为的他们就已经消灭了众诸候国重新统一天下,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东周王室已经是没有能力承担历史的重任,那就算是有神来辅助他们也是没有用的。”
平凡说:“那正统的名分也没有用吗?”“所谓的正统就是血脉的传承而已,除此之外,正统的名分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在历史的责任面前,有能者上,无能者下,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也是人类本身的动物性所决定的,其他的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提。”
平凡点点头说:“明白了,那外公,何谓历史的责任。”“这一个就要说到法家所说的势了,法家以法术势三者治国,法与术就不必说了,这个势很重要,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就是最好的写照。势就是人类发展的趋势,顺着人类发展的趋势,那就一切都顺利,相反,逆势而上者,就算是盖世的英雄也是毁灭收场,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位盖世的英雄,但是,他不明白人类的大势,人类已经让春秋战国的诸候混战吓怕了,他还要分封诸候,这就是逆势,所以,他注定要失败的。”
平凡再问:“那如何才能明白何为人类的发展大势呢?”“人心好静而非乱,百姓好稳而非动,顾乱世时就以平定天下为大势,盛世时就是维持盛世为大势,所以,能够在乱世中有能力平定天下者,就是顺势。盛世时,企图乱世者就是逆势。稳定、发展就是人类最大的趋势,无数的大贤都在寻找如何才能保持千万年平稳的人类社会而努力,但是,都没有找到这个方法,只不过,儒家虽然找到了这个方法,但是,却让后世的人曲解其意,所以,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等到人们醒悟时,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
君雅兰说:“外公,你这么说,有点过了吧。”“兰丫头,你也读过《礼运大同篇》的,你且说一说,如果真有按照《礼运大同篇》中所说的去做,天下能不能长时间的稳定呢?”“但是,外公,你也说了,人类的动物性决定了人类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弃权力的争夺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人类又怎么能够完成按照《礼运大同篇》中所说的去做呢?”这也是事实。
兰书明微笑地向平凡问道:“小凡,你且说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平凡想了好一会说:“从理论来说是有的,不过,其中的变数太多了,所以,无法计算出成功率。”这个家伙,这种事也能够计算的吗?
君雅兰露出胜利的笑脸说:“外公,我蠃了。”“是吗?兰丫头,你听过这一句吧:‘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当然听过了,这是出自《易经》的第二卦坤为地。”“这句又作何解呢?”“意思就是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所形成的,要通过一步一步的积累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不错,所以,天下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变成这个样子的,那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最终达到了后世的乱儒乱世之时,只是,到了汉之后,罢百家,尊儒术,这已经是大错特错了,更到了宋是的朱熹的理学,更有明时的只考四书五经,这样下来,功已成,就算是孔子重生已经无法挽回了,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变故,华族还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则有可能华族又是另一个样子了。”
平凡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儒家大儒反对独尊儒术的,他问:“外公,对儒家来说,独尊儒术不好吗?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儒家的门下,儒家才能兴旺,也正因如此,华族的儒家才传承了二十多万年,这也是当年独尊儒术的成果啊。”
十、儒家精义(中)
兰书明笑说:“从某一个方面来说,独尊儒术给儒家学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让儒家迅速壮大并成长起来,让后世有无数的儒家大贤出现,同时也更深化了儒家的学说,从这个方面来说,独尊儒术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儒家也不是万能的,再说,凡事过犹不及,这是圣贤的话啊,而那些一心要独尊儒术的大儒们却是忘记了老祖宗的这一句说话啊。”
君雅兰说:“这么说来了,独尊儒术就是太过了?”“正是,春秋之时,诸子百家争鸣,其创此祖师都是一代圣贤,他们所创的学说虽然在很多地方都不太完善,但是,这不等于他们的学说就是错了。同样,儒家学说虽然在很多地方是对的,但是,这不代表儒家学说就可以取代了百家学说,所以,当儒家学说大发展的时候也就是百家学说大衰落的时候,这给我们华族带来的损失是深重的,所以,我们看后世,华族爱到深重的灾难,其根源就是在于独尊儒术。”兰书明说出这番话时,表情很是沉痛。
平凡说:“外公,这点我不是很理解。”“其实也不难理解的,你试想,天道无穷尽的,那人道也是无穷尽的,我们人类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明白其中的所有道理吧。所以,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是人道之中的一部分,虽则各有长短,但是,这些都代表了古代圣贤们对人道的认识,并且是经过这些圣贤一生的知识的总结,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华族宝贵的财富,后人没有将这些知识发扬光大,这正是独尊儒术所带来的恶果。”
平凡说:“这些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一派的学说的兴起,也是一派学说的没落,这也是历史的规律,也是我们人类的规律啊。”“小凡啊,这样说就错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祖先的学问都是来自于大自然,源自人道和天道的综合认识,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一派学说能够完全描述得清楚的,正如瞎子摸象,无论是那一个人,只只能够接触到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那一部分,其他的就像是瞎子没有摸到的一样,都是看不清楚的,所以,无论是任何一派的学说都不免带有各自的偏向性,也就是说,儒家虽然的认识相当全面一些,不过,也没有达到全面认识的程度,也因为各家学说的局限性,造成了我们后人在学识上的混乱,甚至有一种眼花瞭乱的感觉。”
君雅兰说:“我明白了,外公的意思是说,其实我们要学习的不只是儒家一家的学说,也不是只发展儒家一家的学说,而是要将所有的各家学说都全部学习,再通过归纳总结,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全面和准确的。”
兰书明微笑说:“我一向都说兰丫头是个聪明的丫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前人受见识所限,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轻松地说前人的短处,那是因为我们多了二十万年的知识,也是学习了无数代人的知识才能够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无权去指责那些先贤们,简单地说,没有先贤们呕心沥血地研究出无数的知识,我们今天也不可能能够学习到这些东西,所以说,凡是世界上出现的所有知识都是值得尊重,因为这些知识在我们后世人看来就是一句话的道理,但是,知识的产生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