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第6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显然这没用,蒙古军很快到来。主将名叫塔察儿,是蒙古黄金家族中的显赫人物。他的爷爷是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格斡赤斤,父亲名叫只不干。这一支的人出生就注定了啥也不用干,什么好事都会从天而降,每一次的封赏都比别人多三倍。
  幼子守灶,天然优势。
  塔察儿很聪明,出兵之前先与南宋官方打好了招呼,选的人也非常讲究,是襄阳知府史嵩之。史知府本身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伯父无比高大——史弥远。权二代之间的沟通非常顺畅,史嵩之立即派兵调粮,支持蒙古灭金。
  九月,蒙古军兵临蔡州城下。十一月,南宋以孟珙为主将,领兵两万,运粮三十万石,相继抵达。塔察儿热烈欢迎,孟珙满脸微笑,双方划定围城地界、主攻方向,约定互不侵犯。另有小道消息,据说两人互相看着都觉得对方英明神武,于是结成了兄弟。
  这样很好,便于互相配合攻城。
  这时蔡州城里金军的实力比三个月之前要强很多,散落在江淮之间的败兵们向金帝身边会集,已经达到了万人之上。
  阴冷的寒风中,蔡州之战开始。数万蒙、宋联军分地段向城里猛攻,大体上蒙古军主攻西门,南宋军攻打南门。不过战场瞬息万变,总有些时刻比较特殊,让一些郁闷的事在不经意间发生。
  某一天,塔察儿命令蒙古汉系大将张柔率领五千名精兵强攻。张柔工作认真,身先士卒,冒着枪林箭雨奋勇先登。结果很遗憾,当天的雨下得大了些,他身中数箭从半空中摔了下去,眼看这位“蒙古人”就要死在城下,南宋的前锋军突然出现,把他救了出去。
  张柔活了,很多年之后,无数的汉人都痛心疾首地追悔,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救这个人?!
  这是公元1233年,张柔要在公元1238年才能生出他那个著名的儿子——张弘范。就是这个张弘范率领蒙古军进攻南宋,擒文天祥,败张世杰,在崖山逼得陆秀夫背负宋末帝蹈海自尽,灭亡了南宋。
  早知如此,当时在蔡州城下,会有多少把南宋的战刀,把张柔砍成肉泥!
  战争在继续,蒙、宋联军先后决开了柴潭、练江之水,使蔡州失去了本就不深的护城河,之后合力齐攻西门,蔡州的外城就此陷落。这时距开战仅过去了一个月。
  内、外城之间被金军挖出了一条深壕。这条战壕让很多事有了发生的时间。先是金帝完颜守绪的哀叹。他深知大势已去,对内侍叹息道:“我为金紫光禄大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也无恨。所恨者神宗传祚百余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淫暴戾之君同为亡国之主,唯此让人愤愤不平!”
  这番话让他在历史上赢得了不少加分,元代名儒郝经就发出了“天兴不是亡国君”的感叹。哈哈,真是这样吗?
  逃跑家族的遗传,搞死所有高级将领的事迹,灭亡前也不忘享受的无耻,这些都是谁干的?
  这人发完感叹之后,仍然想突围,哪怕外面的天地再没有金国的半寸土地,他仍然要把逃跑进行到底。可想而知,他被堵回来了。
  蔡州内城变得比当初的开封城还像地狱。被围三个月之后,城内物价飞涨,粮食断绝,居民只能以人畜骨和芹泥充饥,最后的一次盛宴是完颜守绪杀了五十匹厩马、一百五十匹官马给守城士兵吃,老百姓眼看着没份儿。想当初,迎金帝入城,可曾想过有这一天?
  公元1234年正月,戊申夜,南宋主将孟珙下令对蔡州发动总攻,蒙古军也把蔡州西门凿开了五个通道,双方几乎同时杀进内城。
  同一时间,金帝完颜守绪召集百官,传位给金国东面元帅完颜承麟。完颜承麟,金皇族,前宰相完颜白撒的弟弟。
  蔡州临时宫殿里,场面肃穆庄重,金国君臣并没因为灭亡在即而慌乱,他们有条不紊地举行着仪式。完颜守绪让位,完颜承麟推辞。
  完颜守绪说:“朕体素肥,鞍马驰突不便。爱卿敏捷有将略,万一能免,能保我大金国祚不绝,也了却朕的心愿。”
  这话让完颜承麟没法拒绝,金国最后一位皇帝就此诞生。
  大礼刚毕,四面喊杀声已迫在眉睫。完颜守绪立即走回后院,在幽兰轩自缢身亡,史称其为“金哀宗”。这个皇帝哪怕有万千错谬,可国君的本分已经尽到。“国君死社稷”,面对亡国之祸,他不乞求,不投降,更没有被绑缚献俘,殿庭受辱,这份硬气让他远远超出了其他的亡国之君。
  比如北宋的徽、钦二帝!
  金末帝完颜承麟在外殿听闻金哀宗死讯,没有急着突围,而是率群臣入内殿举哀。“哭奠未毕,城溃。”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着焚烧金哀宗的遗体,可这也是蒙、宋联军所必得的战利品,全城的焦点瞬间就凝聚到了这里。乱兵杀入,金廷权贵刹那间全成肉泥。
  金末帝完颜承麟死,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大约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城里的战斗仍在进行,大臣完颜仲德率领一千金军精锐与蒙、宋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直到金哀宗、金末帝的死讯传来。残兵只剩五百余人,他们在完颜仲德的率领下集体投汝水殉国。至此,金国灭亡,立国一百二十年。
  这个崛起自白山黑水之间的塞外种族在最后时刻保持了铁血风格,却无法改变灭国时的惨痛经历。说它的建立,起子反抗,过程神勇,让人不自禁地为之鼓掌叫好。事实上我们也这样做了,一如当时为完颜阿骨打的喝彩。
  可是穷人乍富之后就迅速迷失了自己,为了利益最大化,压西夏灭北宋,残酷荼毒无所不用其极。赵佶父子哪怕再有错,就真的该用困饿污辱、杀戮灭国来报复?还有那些皇族的无辜女子,她们又有什么不对?!说到底,女真人无非是举世无敌之后兽性发作而已。
  人在江湖,有时是要信命的。人在做,天在看。一切都有报应。说没有?看事实。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不杀一降王。轮到赵光义,杀李煜,逼小周后毒钱俶,杀德昭、德芳、廷美,坏事做尽。开封沦陷时,北宋皇族,也就是他的直系后代的命运众所周知。
  金国怎么对北宋的,蒙古人就怎么还给了他们。
  而元世祖平灭南宋,免去宋帝系项牵羊的俘囚之礼,授上司徒,封瀛国公,日支羊肉一千六百斤供养南宋皇族,可称丰厚。即使后来有宋人以宋帝旗号造反,蒙古人也没有借机加害。对世仇金国,窝阔台合罕的命令是:“除完颜氏以外,余皆赦免。”可见杀戮的对象只是金国皇室。
  日后朱元璋兴起,元顺帝逃归沙漠之后,其子孙数百年绵延不绝,这难道不是证据吗?冥冥天意之中,谁敢说做了坏事不用埋单?!
  金国灭亡了。实事求是地说,除了女真族之外,没有谁怀念它。它留在史书中的印迹,除了鲜血、暴戾、破坏之外,很难找出其他的闪光点。最起码不像蒙古,蒙古人在史书中留下的印迹,除了鲜血、暴戾、破坏之外,还有广阔的胸襟、恢宏的气度、不改变被征服者的衣冠、不限制宗教。而这些,也同样适用于辽。
  金?
  让人不愉快。
  至于说文化贡献什么的,就更加可怜了。大金国百余年间雄踞东亚,是世界最强国。在四百余年后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居然又回到白山黑水间,过着和完颜阿骨打早期一样的日子了。这说明了什么?没文化真可怕,在刀枪上输了之后,只能被打回原形。
  金国无文化。


第十五章 端平入洛
  蔡州之战结束,塔察儿和孟珙重新强调了友谊,平均分配了战利品,包括金哀宗没有烧完的尸骨,各自回国交差去了。
  于蒙古而言,塔察儿带回来的东西很一般,全在意料之中,只需要签名查收就可以了。对南宋则不然,南宋举国上下欢庆若狂!
  金哀宗的尸骨被奉献于太庙徽、钦二帝的遗像前,算是为两位“落难”祖先报仇雪恨。孟珙还顺手牵羊抓回来金国的参知政事张天纲,赵昀派人去羞辱之:“有何面目至此。”同时祭扫河南祖宗陵园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一切都预示着南宋的春天到了。
  不只是灭掉了金国,更重要的是赵昀终于亲政了。十年,整整十年的时光,他一直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沉默着,一语不发,作垂拱状。
  这时,史弥远终于死亡。
  史权臣死了。对于他的死,笔者无言,南宋也无言。他做得实在太成功了,不仅让整个国家沉默,也让任何想诅咒、想痛斥的人说不出什么。他在任期间外部发生了那么多事,他都很清醒地应对了。历史证明,就像直到蔡州之役时才答应蒙古联合灭金一样,他的选择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不吃亏。
  能指责他什么呢,无非是把南宋搞得更加文恬武嬉、死水一潭。可说到底,这又不是自他而始,他最多只有连带责任,不必论杀论剐地上纲上线。如果实在要给他加罪名的话,是压制。史弥远听任外部世界千变万幻,他只冷静旁观。
  现代人都知道,不能与时俱进的,只能被时代淘汰,南宋看似在紧要关头痛打落水狗,既灭了世仇,还与蒙古交好。
  其实,大谬不然。
  这些都是后话,南宋这时的主题是庆祝,是自豪。尤其是赵昀本人,他雌伏十年,早就有了自己的全盘打算,正好一一实施。第一,确立史弥远的历史地位。这至关重要,要知道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完全是史弥远一手策划的,如果史弥远是错的,那么置他自己于何地?
  所以当有人弹劾史权臣时,赵昀统统不听,反而为其歌功颂德,将其树立为南宋的政坛偶像。
  反对声很快就平息了。因为史权臣的敌人本就不多,基本上都在活着的时候被他本人处理了。至于世间所有事物的估价者道学家们,也对他没什么恶感。
  史弥远一生不与道学为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