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盗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盗帅-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江南盛产的这些布匹中,八蚕丝属于较为罕见的一种丝织品,它是纯蚕丝织物;面料风格雅致;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

    这种衣服十分难得,而且造价很贵,因此市面上流传的并不多,而且因为地利不便,长安的丝织品行业几乎都以巴蜀的为主,远在江南丝绸则盛行于中原,只有个别能够传入关中。八蚕丝造价极高,而且不能御寒。在关中并不适用。所以并未在关中流行。

    南方气候温和,却是穿这种八蚕丝的好地方。

    李复成的衣柜里有八蚕丝这类的丝织品,有极大的可能是从南方来的。

    李世民听此缘由,哪里还不明白,个中原委?八蚕丝他也从南方上贡的土贡里收到过,知道那玩意夏天穿起来却是舒畅,可关中一代夏季虽热,但春秋冬三季偏于寒冷,并不适合穿八蚕丝做的衣服。

    也点了点头,杜荷分析的合情合理,但这合情合理,并不能成为关键所在,只要有心购买,这八蚕丝还是可以买的到的。

    “这点只是原因之一吧!”李世民相信,杜荷既然说了南方,一定不会只有这一点点的证据可能。

    杜荷笑着点头:“小婿认为南方的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岳父大人并不重视南方,对于长江南岸的管治有些放任了!这造反嘛,就必需要选择一个我大唐不很得民心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一呼百应。若他们选择关中为起义的地点,相信我大军还没有集结,那些人立刻就让那些心向我大唐的百姓给扑灭了。所以,小婿认为这南方是他们最有可能占据的地方。”

    自古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从汉朝起就以发展北地、中原为重中之重,故而一直以来有得北方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几乎所有皇帝都是有北打向南方的。

    这唐朝也不例外,重心的治理全在关中北方以及开拓丝绸之路上,南方只有扬州、荆州一地得到重视。这里的扬州也并非是三国时期的孙吴占据的扬州,而是泛指广陵,在长江之北。长江之南的流域,大唐王朝是很难顾及的到的。

    毕竟因为杨广的败家,而衍生的隋末大乱,危害实在太过巨大。本来一个拥有八百九十万户人口的中国。因为这一动荡,锐减至了两百多万户,整整减少了六七百万户的人。

    面对这这仅有的两百多万户人,李唐的发展重心自然是放在最有利处的关中中原,而不是偏远的南方。

    所以在初唐时期,唐朝对于南方的管制是非常薄弱的。

    杜荷“嘿嘿”一笑,道:“在这种事情上,小婿的做法向来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演绎,理智决策,这一切都是初步的假设,是真是假小婿自己也不好断言。”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演绎,理智决策!”李世民将这句话反复念了几遍,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点头道:“贤婿这话深得朕心,你说的虽无依据,然听起来却是合情合理,并非不无可能!”

    “对了!”杜荷突道:“岳父大人不是说那伙人不招供吗?不如换一种方式,严刑逼供,并不是唯一的审讯方法,精神审讯要比严刑逼供更要有效十倍。”

    “什么是精神审讯?”李世民意外的笑了起来,习惯成自然,只要杜荷一有新奇的说法,一定会给他带来也想不到的效果。这一听杜荷口中又来了新词,脸上也挂起了笑容。

    “说白了很简单!就是轮流不断的逼问,不让他们睡觉。一日两日尚可,但时间一长,拖个十天半月的。他们保证承受不住,从而思绪混乱,以致浑浑噩噩,这个时候是他们意志最薄弱的时候,此时挨个逼问,利用南方而诱导会拥有奇效。”

    李世民听着这审问方式,自己也忍不住觉得背脊发冷。苦笑道:“想不到,你这小子手段还有够毒辣的。”随即也道:“我看能行!”

    李世民也不在此事让继续谈论下去,与他一起完全立政殿,与长乐他们汇合。

    这一天他们就在立政殿里过了。

    临行前,李世民暗暗嘱咐杜荷要尽快生个胖娃娃出来。

    长乐也让长孙皇后叫了去,在一旁轻声说着什么,听不太清楚,但长乐脸红红,像是抹了一脸的胭脂一样。

    在回家的路上,杜荷撇开李建成余孽的事情。他知李世民一但问出了一些有用的消息,凭借自己上此次的表现,这一次任务,想逃也逃不掉的。

    与其想这想那,不如将事情撇下,好好的陪陪家人。

    于是,拉着长乐调笑道:“先前岳母跟你说些什么。”

    长乐原本恢复的正常的脸蛋再度浮现出口了红霞,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憋了许久,才憋出一句:“没有什么!”

    杜荷一脸戏谑的凑到她的耳旁道:“岳父大人却在先前暗自嘱咐我,让我多多努力,尽快争取给他生个外孙出来,他好含饴弄孙呢!”

    看着长乐羞得手足无措的模样,杜荷哈哈大笑了起来,满心的幸福满足,只是不知这种日子还能够维持多久。

    PS:今日三章,这第一章到!余下两更,在努力中。

大唐盗帅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一章 乱了套了

    第一章 乱了套了

    因为结婚休假的关系。杜荷几乎一个多月没到军营了。

    这假期一结束,杜荷一大早就早来到左威卫军营接受了大将军李绩的点卯。同在一营的将军热情的上前跟他打着招呼。

    本来杜荷的人缘就很不错,如今更是成了驸马爷,李世民的女婿,跟他打好关系,巴结巴结,总不会有错。

    杜荷一一回礼也没有什么架子,同在左威卫军营中,大伙儿都是战友,日后少不了同心协力一同作战,彼此之间的友谊能够促进双方更加默契的配合,对于战事极为有用。

    “哈哈,新郎驸马回来了!”就在杜荷与营中诸将闲聊的时候,营帐外怪笑了一声,李敬业带着古怪的笑容,走进了军帐。

    “是啊!娶了公主,最近开销太大,家里揭不开锅啊!所以估摸着,你欠兄弟我的钱是不是该还了!”杜荷眯起了眼睛,搓了搓手。这家伙的一肚子的坏水,没事总喜欢损损人。是那种很会开阴损玩笑的人物。杜荷早已看穿他了,一听他笑声,心底以猜透了他的想法用意,定是打算取笑自己来了,于是直接提出讨债一事。

    李敬业怪笑僵在了脸上,心底那损人的话堵在在喉咙中,那笑容在转瞬间转为谄媚:“大哥原谅,是小弟的错,小弟现在手头正紧,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杜荷满意他的表现,也不继续追问。

    李敬业却苦着脸,暗恨自己当初为什么好端端的提什么赌局,直接导致自己欠下了一屁股的赌债,以至于处处受到钳制悔不当初啊!

    就在他们嬉闹之际,帐外传来了一声干咳,大伙儿听出那是左威卫大将军李绩的声音。

    一行人赶忙分列两旁,等候李绩入帐。

    杜荷因破吐蕃一战,功居第二,如今以位列李敬业之上,在中郎将这一级别的诸将中位于第二,而在他之上的那名将军已经有十年的军龄了。

    李绩见到杜荷,暗暗点了点头。

    一如以往,李绩根据驻军的情况,分别给诸将颁布了训练的任务,一个个的将军都领命而出。

    不多时,堂上变得空荡荡的,只余下杜荷一人。

    “贤侄。请假了一个多月,没有将你的锋芒个给磨钝了吧!”李绩笑这走了过来,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直到杜荷身前站定。

    杜荷高声道:“大将军放心,小侄我可没那么无能,强壮着呢!”说着还鼓了鼓手臂,想秀一秀肌肉,但他并非是肌肉男,加上衣服的阻挡,那可怜的一点点肌肉根本体现不出来。

    李绩见他耍宝,摇头苦笑:“你小子假不正经的……好了,去吧,那罗通还真是一个可造之才,你不在的这些时候,军营让他打理的妥妥当当的,全军上下在合理的训练下实力更加了不少。”

    杜荷拜别了李绩,策马来到了军营。

    时间尚早,军队还未集结,零零散散的兵卒在校场上坐着简单的活动,以应付接下来的训练。

    见杜荷走进军营,将士们一个个的都欢呼着他的到来。

    在这军营中。他还是极得军心的。

    罗通、王德正、房遗爱三将得到消息,也一同前来迎接。

    “辛苦你们了!”杜荷笑着,每人给了他们一拳,略作闲聊,迎入军帐,问起了训练的状况。

    罗通有些自傲道:“一切安好,我们都是根据将军留下的一些练兵要点来练,将士们的默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荒废了的‘元从禁军’也渐渐恢复了以往的水准。”

    房遗爱也迫不及待的说道:“大哥,我麾下的那群兔崽子们,一个个的也让我训得服服帖帖,实力大增,待会训练的时候定能够让你大吃一惊。”

    王德正也露出了相同的意思。

    杜荷将三将说的如此有信心,也聚将升鼓,校场上聚兵操练。

    看着一队队兵马在校场上有素的来回冲杀,骑兵、步卒、陌刀兵相互之间配合的天衣无缝,也不由连连赞叹。

    这一个多月,罗通、房遗爱、王德正他们确确实实的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尤其是在两军的配合上下了一番狠功夫的。

    李世民将“元从禁军”交给了他统帅,这支兵马是原来是李渊起家的班底,战力自然不能忽视。但因荒废了许久,对于战技有些生疏了。

    杜荷在任时,着重恢复他们的实力,所以布置了许多强力的训练,将他们原来的实力,抓了回来。但在战场上并非是显示个人神勇的地方,关键还是在于军与军、队与队的默契。

    “元从禁军”与他掌握的曲部本就是两支不同的队伍,双方从未配合过,毫无默契可言。故而下一步就是训练两军的默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