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8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脑诹啥遣芪旱幕峋屠戳恕�
    这叫断其犄角之援,化敌为友。
    最后,打仗也好,治国也罢,都是需要钱的。减免宫里的支出,提倡节俭,奖励农耕,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交州宝物的依赖,避免大量的钱财外流,另一方面也能积累财力物力,以备大战。
    听完了司马懿的三策,曹睿有些脸热。一方面是气的,一方面是臊的。
    气的是第一策。不能说司马懿说的没道理,但是这一策也有明显的言外之意。司马懿这是代表世家发出声音,索要更多的权力。他甚至在威胁朝廷,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压制世家,那就无法避免灭亡的命运。那些世家在曹魏得不到应有的权利,他们就会转向支持魏霸。如此一来,人心尽失,焉有不亡之理?
    这简直和逼宫差不多,让曹睿很生气。哪怕他知道司马懿说的是事实,也不能排除他的不快。
    臊的是最后一策。曹睿在各方面都像他的祖父曹**,唯独在生活态度上像他的父亲曹丕。他崇尚奢侈,即使是国力艰难的情况下,他依然奢靡。从交州来的那些宝货,有很大一部分就进入了皇宫,为此付出的钱财也是非常惊人的。司马懿说要从节省宫里的开支做起,实际上就是在婉转的指责他这个缺点。
    曹睿干咳了两声,岔开了话题:“仅此三策,怕是无法应付吧?”
    司马懿笑笑,又道:“陛下,蜀汉三路并进,气势汹汹,却又并非无隙可击。以蜀汉国力,就算加上吴国,他们也不足以支撑三路征伐。若联络辽东无望,只能远征,那关中、兖州的两路攻势就会弱很多。李严代替诸葛亮镇守关中,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关中的实力。而吴国新降,他们也未必能全力以赴,所以,这两路必然以搔扰为主,以牵制我军为主要目的。敌以虚,我以实,国事尚可为。”
    曹睿眼神一闪,沉吟良久:“如此说来,蜀汉的攻势的确有虚张声势的嫌疑。”
    “陛下圣明,这正是蜀汉朝堂不合的征兆,亦是我反击的大好时机。”
    曹睿拢在袖子里的手指跳动了两下,轻轻的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机会,而且很可能是最后的机会。这就像对手发起全力一击之前的蓄力阶段,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也许能一下子击倒对手,反败为胜。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等对方的攻击开始,基本就没什么希望了。
    司马懿的建议虽然别有所指,却不得不说,他的眼光很毒辣,看到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也看到了蜀汉貌似强大背后的虚弱。
    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并存,有的人看到危险,有的人看到机会。
    不过曹睿并没有立刻答应司马懿,他还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同时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
    魏霸顺江而下,直至江陵。
    李丰率领众将出城迎接,一看到魏霸,他就笑了。“恭贺子玉升任车骑将军。”
    魏霸哈哈一笑:“惭愧惭愧,如果不是大将军鼎力相助,我可升不了官。怎么,少将军这就要走了?”
    “可不是,就等着你来交接呢。”李丰故作潇洒的甩了甩袖子。根据朝堂斗争的最新结果,李严奔赴关中,李丰也将去关中。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李严要把李丰带在自己身边亲自调教。要不然的话,天知道他最后会不会被魏霸玩死。
    李丰刚刚做了几个月的南郡太守,正准备担任东征的主将呢,却被调到关中去,不免有些失落。见到魏霸载誉归来,他心里酸溜溜的,却不好表露出来,只能把满腹的苦水藏起来,做出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
    魏霸心中清楚,却不点破,拉着李丰的手笑道:“少将军,知道大将军为什么把你调到关中去吗?”
    。
    。
    。(未完待续。)


第872章 求之不得
    李严已经给李丰写过信,详细说明要把他从南郡太守任上调到关中去的目的,面对魏霸此问,李丰依然要笑眯眯的问一句:“还要请子玉指教。”
    魏霸眉毛一挑:“知道姜维去哪儿了么?”
    “不是被贬为敦煌太守了么?”
    魏霸轻笑了一声:“敦煌太守是不假,可是贬么,就值得怀疑了。”
    李丰眼珠转了两下,压低了声音道:“丞相这是……”
    “嘿嘿,少将军果然一点就透。”魏霸拍拍李丰的手背,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我不点,少将军也能明白,我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少将军,我还有一些旧部在关中,以后还要仰仗你和大将军多多关照。”
    李丰嘴角一挑,笑了起来。他正想通过魏霸来取得那些人的支持,现在魏霸反而要把那些人托付给他,这才叫心有灵犀。他连连点头:“子玉,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他们的。”
    “有少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魏霸哈哈大笑,和李丰分开,向来迎接的冯进等人走去。
    冯进非常兴奋,朝廷不仅通过他们和魏霸一起拟定的远征计划,还让魏霸来担任这次战事的主将,经过多少波折,他们终于又能和魏霸一起并肩作战了,心里非常高兴。只是碍于李丰的面子,他们不能表露得太明白。几个人围着魏霸问长问短,气氛融洽和谐。
    “文举,你们几个准备一下,挑一些愿意出远门的将士,三个月内赶赴广陵,准备海战训练。”
    “喏。”冯进大声答应:“要多少人?”
    “少了不能少,也要两千人,如果可能,最好凑足三千人。”
    魏霸挠挠眉梢,有些犯愁。打仗最麻烦的一件事就是思乡情绪,与那些渴望立功的将领们不同,普通士卒不愿远征。按照惯例,他们每半年轮一次岗,每次能回家呆上一个月,就算远一点,把一年的假期假期集中起来,减去在路上的时间,他们也能在家呆上一个多月。可是远征就不行了,千里迢迢,两个月假期用在路上都不够,万一战死,那就是永远回不了家了。
    这次远征辽东,少了不能少,也要做一年的计划,加上前期训练准备,很可能就要两到三年,两三年回不了一趟家,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这次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把老爹从关中拔出来了,可是老爹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留在关中的一千武卒那当然没话说,他到哪儿,武卒就跟到哪儿,可是那一万西凉铁骑却是个鸡肋。原因很简单,那些骑士们无法忍受长期离乡的生活,就算来了,也没什么战斗愿望,逼得紧了,反而可能出事。
    魏霸听了之后,只好另想办法,让老爹亲自赶往关中一趟,尽可能多的说服一些人移居到荆州来,把家属带都上,以后就在荆州定居。剩下的那些人,他准备象征姓的交一部分给李严,剩下的精锐拨给赵广做部曲。
    西凉骑士如此,荆襄水师的将士同样如此,愿意忍受几年的离别之苦,远征辽东的人毕竟有限。可是他又不得不带上一定数量的这些人,否则新组建的水师就不是他的水师,而是吴国的水师。在他的计划中,水师大军至少要达到三万人,三千人是作为骨干,保证战斗力的基本要求。
    冯进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道理。
    热闹的接风宴之后,魏霸把魏风带到了大帐里。兄弟俩相对而坐,魏霸瞟了魏风一眼:“行了,别绷着了,这里没外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魏风尴尬的笑了笑,搓搓手:“这次……带我去么?”
    “当然要去。”魏霸笑道:“我把你从孟达帐下要过来,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哪能让你闲着。”
    “那没事,你多安排一些事给我做。”魏风胸脯拍得咚咚响:“我绝无二话。”
    “现在就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魏霸盯着魏风,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要帮我看着老爹,不能让他有什么闪失。不到万不得已,不准他亲自上阵搏杀。”
    魏风不解。
    “老爹打了一辈子仗,结果被儿子超过去了,再大度的人,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不是?”魏霸摆弄着茶杯,慢吞吞的说道:“远征辽东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能不能成行也不知道,总不能让老爹就这么闲着。所以,我军将和吴军联合,先对豫兖发动攻势,老爹率领精骑,肯定是要参战的。我怕他贪功冒进,会有闪失,打算安排你在老爹身边,照应一些。”
    魏风恍然大悟,摸着鼻子干笑了两声。别说老爹魏延了,连他都觉得有些不自在。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弟弟,压力很大啊,更何况是老爹那样骄傲的人。魏霸安排他保护老爹,大概也是知道他这点小心事。
    “老爹的一万精骑不可能全带过来,但是,我和大将军说好了,三年内,每年要供我一万匹战马,以保证骑兵的战斗力。你手下的那些人,能改成骑兵的,都改成骑兵,尽可能凑起一万人,老爹什么时候解甲归田,这骑兵就都是你的。”
    魏风睁大了眼睛,狂喜不已。一万精骑?那可比掌握两三万步卒还要牛逼啊。这哪里是一个荡寇将军能当得起的,孟达手下才多少骑兵,三千而已。
    “此外,护军将军陈到也将参加这次战事,他是和赵老将军齐名的老将,曾经为先主掌骑,骑战的本事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有多好。你要多和他亲近,不要学老爹,拉不下面子。”
    “行行,子玉,你放心,我一定用心向陈将军学习骑战。”魏风喜不自胜。他再愚笨,也能知道这是魏霸给他安排的福利。能向陈到学习用骑,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机会。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魏霸笑了起来:“兄长,好好干,阿母可盼着你立功,光宗耀祖呢。”
    魏风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
    大鸿胪费祎缓缓的走进了武昌宫,看着端坐在王座上的孙权,他笑了笑,躬身施礼。
    孙权叹了一口气,招了招手,示意费祎入座。“文伟,孤早就觉得你不是平庸之人,果然,一步踏入九卿之列,平步青云啊。”
    费祎微微一笑。“大王谬赞,愧不敢当,这也是大王顺应形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