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白纵横-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面媒体的路子,形成方圆棋界高人的形象。最后是非专业类的平面媒体地人物专访,让更多的不懂围棋地人士了解方圆。

一个月的时间里。苏琴的连番运作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因为她目标并没有直指棋院,因此让对手无可反击,最多就是在棋赛弃权上做一些文章。然而方圆弃权的原因大家都非常同情,甚至更多地人认为方圆若是不弃权,那么他根本就不值得棋迷认可。毕竟一个道德缺失的棋手还不配成为一个众人追捧地对象。何况方圆所放弃的只是自费参赛的一个比赛,可以看作是个人身份参加的比赛,并不至于上升到国家高度。

与此同时,苏琴也利用了现有的各项人脉。国内方面,业余棋界的老唐、老赵一个也没有放过。他们二人的声望也是宣传方圆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木木作为方圆唯一一个职业棋坛的朋友,苏琴自然也要充分利用一番,两人网络上的连番大战就是最好的素材,甚至当初“TMD”上出现的木木的美女Fans们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宣传点。

总之能利用的都利用了,方圆的知名度直线上升。不仅仅是棋界,围棋以外的知名度上。方圆已经成为仅次于棋圣的棋手了,甚至在不懂围棋的人士眼中,方圆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围棋的代表了,虽然这位代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赢得任何一项非网络的棋赛冠军。

诚然能取得这样多的成绩也借助于近些年来的观念转换,从前的有国无家的高大全形象不再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甚至感动中国的焦点都已经转换到了亲情方面,这样读者们更容易接受类似的宣传攻势了。

有了足够的宣传投入,方圆的形象得到最大的加强后,苏琴开始筹划比赛了。

比赛的计划书先后传到棋协与专业媒体,其间的时间差距只有不足一周,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逼迫棋协尽快表态。

实际上棋协的效率是传统的,这种不涉及国外棋手的比赛,还是媒体披露之后才得到棋协开会研究的。而且这会议居然连续三次没有结果,很有一拖到底的意思。不过苏琴是不会允许这种拖延手段成功的,她再一次运用了宣传的力量,从当年的中日擂台,到后来的三国擂台,直至现在想要创办的职业——业余擂台,横向的对比之后,给棋迷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这种方式的比赛是英雄的赛事,是以弱胜强的赛事,是趣味性最强的赛事。因此极大地吸引了棋迷的关注,甚至棋外人士也对此非常地感兴趣,包括一些对围棋本就有些兴趣的公司,不少人开始同方圆接触提出赞助的问题。自然的,这些问题统统转到苏琴那里。

棋迷火爆的热情令主管部门很是被动,于是拖延战术进一步扩展。毕竟是职业与业余的第一次全方位交流与对抗,棋院很难拒绝这样的比赛,因此他们的回复是原则上同意,不过具体安排还要研究。

细节的问题很多,联赛的产生让一部分棋手的比赛密度大增,再加上其他的几个国内赛事以及现有的国际赛事,职业高手们的日程安排成了最大的障碍,以此为籍口让主管单位拖延了很长时间。

不过苏琴此刻也没有因此而停下来,她发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网络投票活动,即将进行的擂台赛,业余一方将由棋迷投票产生,而不是进行类似选拔的东西,这极大地增加了这项比赛的知名度与娱乐性,现在连电视台也对此产生了兴趣,陆续有几个地方的体育频道开始联络苏琴,谈有关比赛转播的问题。

随着苏琴这方面各项工作的进展,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主管单位,若是继续拖延对他们的名声非常不利,不得以的情况下,比赛终于被确定下来。

为了顺应民意,棋院也搞了一个网络投票,用以确认参赛棋手的名单。仿照其他运动项目,这个网络上的产生的名单将超过参赛棋手的数量,而最终上场的人员则由教练组安排,当然,教练组是由棋院内部决定的,不会任由网络上“胡搞”了。

毫无疑问,即便没有最近一段时间来苏琴的运作,方圆作为晚报杯冠军、三星预选出线棋手而言也是顺理成章地会成为业余一方的当然选手。棋迷的好奇心是不可阻挡的,他们倒是真的要确认一下方圆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因此得票率最好的自然非方圆莫属。同时得票数量排在前列的还有老唐、胡清宇、孙果毅几人,这几人都是业余棋坛响当当的人物,棋迷们对他们的支持度远远高过其他选手。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三十章 擂争(2)

当投票截止的时候,职业与业余双方的棋手大名单都出炉了,职业一方选择了十五人的大名单,整整比未来的参赛选手数量多了一倍还多,这相当于大名单,实际参赛人数当然不会这么多。

双方商定各自派遣七名棋手做擂争,方式参照当年的中日擂台赛,双方各设擂主与副擂主,这两人必须在最后出场,其他人则由各自教练组自由安排出场顺序,或许内含着上兵伐谋的意思吧。

职业一方的选手是老中青三代都有,甚至当年的擂台英雄也被选了上去,但是可以预料,他是不可能作为棋手参赛的,甚至不太可能露面。剩余的棋手中,多半都是最近几年深得棋迷喜欢的年轻棋手,中年棋手中也有一龙二虎被选拔进去,不过他们的比赛日程估计很难有机会参加这个特别的比赛。

至于业余方面却没有弄出那么多的人员来,经过逐个确认后,依据排行选择了十名棋手作为将来的“七星杯”职业一一业余擂台赛的参赛选手名单,同时方圆为潘善棋争取到了一个特别名额,算是他这个师傅运用特权某求的一点私利吧!

为了使这项比赛的参赛棋手更加敬业,比赛设置了高额奖金,获胜一方将得到十万奖金,失利的一方无奖金。同时还设立了棋手连胜奖,这个奖是给棋手个人的,当一名棋手获胜后可以得到一万五千元的对局费,以后每多胜一盘奖金将增加一万五千元,而失利的棋手也有五千的对局费。这样已经比国内任何一项头衔战的对局费都高了,而且若是连胜七盘地话,其奖金比之国内所有的头衔战的冠军奖金都要高出不少。对职业棋手已经具有了足够的吸引力了,相信为了对局奖金,大家也会全力以赴,尤其平常难得有冲击头衔战冠军机会的棋手。

其实到了这个时代,业余高手同职业棋手之间地差别已经不大了。这不是说在棋力方面,而是日常的工作。职业棋手是每天以研究棋为职业没错,可业余顶尖的几个高手也几乎同样以棋为生,日常研究的时间不会比职业棋手更少,也许要多一些也说不定。双方在棋力上的差距也日渐缩小。现在大约在让先与二子之间,个别棋手完全可以分先对局而不落下风,比如曾经最强地胡、李两人,另外四大老天王也不遑多让,再加上方圆的凌空出现,以及棋力突然大为提高的潘善棋,业余同职业对抗的机会终于成熟起来。

当然。真的论起来业余与职业本身应该有些差距的,毕竟一个是从小选拔出来的精英,另一方则是完全凭借爱好才发展起来地,双方之间从基础上还是有些距离。但是话又说回来。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心中热爱围棋的业余棋手与只是将这当作一份普通职业的棋手是不同地,内心的热爱在某些时候可以弥补幼时训练的差距。就像曾经地国手徐星友。另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现在的选拔制度令所有超过十八岁的棋手都完全失去了机会,棋界所信奉的“二十岁之前不成国手则终身无望”并非绝对正确地。

现在两个被人为划分出来的阵营就要开始对抗了,也是方圆挑战国内顶尖棋手的最佳机会到来了。

擂台赛因为要考虑职业棋手们的棋赛安排,所以日期的确定非常麻烦。经过几轮磋商,最后的开赛日期被定在了元旦左右。那时间正是三星决赛期间,大多数棋手没有重要比赛,完全可以抽出大约一周的时间进行两到三轮的比赛。

业余一方由所谓的“七星”出资组建棋队,但是没有设立教练组,而是由方圆兼任比赛指导。针对方圆现在棋力和名声,再加上“方圆棋校”有三人参赛的事实,大家倒是都认可了“方圆棋校”的总教练作为比赛指导的事实。

距离第一轮比赛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业余棋手们聚集到“方圆棋校”的本部进行短期集训,同时也是为了安排一下对阵形势。但棋手们并没有能全部及时赶来,最终有两人因为自身的事务而无法成行,这样约定的当天能聚集起来的棋手便只有九人了。

对于一个七人参赛的擂台而言,前两轮最多不过需要两人而已,九人倒是足够多了,不过方圆是另有安排的,潘善棋作为特别指定的棋手,他担心有人因此而不满意,所以他希望能让大家都见见潘善棋的真实实力,这也是提前半个月进行集训的目的之一。算不上什么私心,也是让业余高手更多地进行交流而已。

由于老赵没有入选最终的十人名单,所以棋校研修班的大多数事情就交给了他来处理,不过因为研修班人数有限,再加上研修班的几人实力不错,索性将参赛棋手的训练与研修班集中了起来。

不管方圆如何考虑,就是没有想到这样的赛事可以办成一个营利性的商业比赛,各类样式的广告和赞助竟然让这种规模的比赛没有太多的花销。方圆对苏琴表现出来的商业头脑感到万分佩服,或许这就是不同的社会经历造就了不同样式的人吧!

业余与职业对待比赛的态度有一点点不同,虽然都是要争取胜利,不过业余棋手更看重的是通过比赛来增进交流,而不是比赛的奖金,实际上这里多半的棋手并没有奢望那高昂的奖金,大家都知道论整体实力,这些人还不是职业一方的对手。

首回合比赛定在了元月一日,隔天进行第二轮比赛,地点则就在成都。赶上假期,棋迷可以有时间来现场观摩。乐观估计,这个拥有棋城称号的地方会有不少棋迷作为观众前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