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上雪作者:匿名君(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梅上雪作者:匿名君(完结)-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真宗年间,宋与北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又与西边的党项人签订了景德合约,这两个盟约使北宋的西北边境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仁宗即位(1022年)继续享受了这种和平带来的繁荣。
在1038年,一直对北宋俯首称臣的党项人首领李元昊上书仁宗,宣布独立,史称西夏。
当时党项人在现在的宁夏、甘肃、青海北部一带,周围有占据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和占据西藏青海一带的吐蕃以及北据大片领土的北辽,其中甘州回鹘和吐蕃是宋的重要盟友,帮助挟持和联络党项人。这两个眼中钉必须解决,不然李元昊四面受敌会很麻烦。
从1008年到1026年,党项人六次攻打甘州回鹘都失败了,李元昊在1028年的时候,一举突破甘凉,灭了甘州回鹘,稳定了自己的一处后方,扩大了领土,也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吐蕃是个难题,这个国家一直联宋抗夏,如果西夏攻宋,放这么个地雷在旁边肯定不踏实。然而李元昊在1035年两次进攻吐蕃都失败了,差点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于是他改了战术,用和亲的方法在吐蕃内部安插了许多亲夏势力,使吐蕃反夏一派逐渐失去了发言权。
后方平定,李元昊年富力强正是最有雄心的时候,加上此时西夏的面积已经很大,“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二万余里”,事实上已形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与辽达成联手抗宋的前提下,才有了那封措辞委婉而坚决的上书,这已经是赤裸 裸的挑战了。
收到这封挑战书后,仁宗宣布封关,停止与西夏人之间的交易,并且派兵积极防御西夏的入侵。历史上出名的掌兵秀才范仲淹以及大将狄青在宋夏之争中崭露头角,成为北宋两个传奇性的人物。宋此时国力强过西夏,但宋夏之间的三次大战都以失败结束,1041年好水川战役更是大败亏输,失去了几员名将,兵卒死伤七万多人。要不是范仲淹等人死守,加上此后不久北辽趁机攻打西夏,李元昊担心腹背受敌,在1044年和宋重新签订《庆历和议》,宋夏边境的居民只怕还要饱尝战乱之苦。
继大宋承认了西夏的割据地位之后,李元昊又挑起了与北辽之间的争端,靠武力得到了大辽的认可。从此,西夏与北辽、大宋形成了鼎足而三的局面。
只是这位李元昊有个辉煌的开始,却没有个辉煌的结束,他觉得局势稳定了,可以做太平皇帝了,就开始胡闹,不理朝政,纵情声色,还抢走了长子宁令哥的新婚媳妇做新皇后。宁令哥怀恨在心,又有那个被抢走美人的哥哥在旁边教唆,宁令哥就一时热血上头跑去刺伤了李元昊,美人哥哥及时跑来保驾于是把犯上作乱的宁令哥乱刀砍死了,李元昊伤重死掉,美人给李元昊生的那个刚一岁的儿子顺理成章坐上了皇位。
本来李元昊是靠在北辽和大宋之间摇摆获得一个平衡,抗衡宋、辽,视二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这是十分灵活,十分无耻,也是十分有效的外交政策。新上位的一岁小屁孩可啥都不懂,美人也不懂,美人哥哥则又有野心又愚蠢,掌权之后屡屡骚扰北辽和大宋。北辽他打不过,大宋的老法子封关也让他受不了,最后只好向两国求和称臣,此后再也没能对北宋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党项人其实是颇为强悍的民族,到蒙古人横扫天下的时候还能顽强抵抗很久,我一直想,假如西夏再出几位明主,会不会也能够继续辉煌一段时间,从而在史书上多留下些笔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怜,在《宋史》中只得一卷《夏国传》,很多东西没能够传承下来。不过也幸好他们没有再出明主,不然北宋就要同时面对北辽和西夏两个强国的虎视眈眈,日子想来会更加的不好过。

从这章开始,宋夏之战渐渐拉开了帷幕,历史上,这场战役的导火索在西夏那封宣布独立的文书,本文中把这一点改掉了。至于改成了啥……各位看官慢慢往后看吧^^
文中的几场战斗也没有完全按照史书上的真实战役去写,范仲淹、狄青、李元昊这样的历史人物更是要避开,有些是改写自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真实战役和真实人物,更多的是我yy,肯定有异想天开的不合理处,请各位看官不吝赐教。




40

40、异毒 。。。 
 
 
  床铺甚宽,两人却紧紧挨在了一处,衣袍被单都掉在地上,便这样无遮无掩地并头而卧,无关□,只慰相思。似乎只是这样挨着,便什么都够了,手指紧紧相扣,手臂环住他的腰,看着他微笑的眉眼,贴住他温暖的身子,鼻对鼻,唇贴唇,呼吸相闻,心中一片安宁。
  
  子文今日着实是累了,本就有些倦怠,与奚吾那番话说完,心情前所未有地轻松起来,此时心神宁定,便不由得睡意上涌,一壁轻轻搓揉奚吾的手指,一壁呼吸渐缓,慢慢陷入了沉睡。
  
  灯花已很长,无人照管,在那里管自跳了几下,便灭了,外面清冷冷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子文脸上,他长长的眼睫便在脸上投下一小片阴影,使这张原本非常张扬的脸孔变得柔软了许多。
  
  奚吾压在下面的手臂已经麻了,却不想动,只用另一只热热的手贴住子文光裸微凉的脊背,轻轻上下摩挲。子文便在梦中,也发出了几声享受般的细碎呢喃。
  
  这个一向气势凌人的男子放开胸怀熟睡时,竟然会这般柔软可爱,再没有一丝侵略,仿佛雨后的竹林,干净、通透、带着若有若无的清香。
  
  自他光洁的额头看到微微抿起的唇,四下里明明如此安谧,身畔之人的呼吸明明如此甜美醉人,奚吾却怎样也睡不着。
  
  子文果然将自家保护得太好了,小时候只懂得伸手,要他的关心,要他的体贴,要他的陪伴,及长,又厌烦子文的关心体贴太过周到,总想着推开他,逃开他,却又舍不得他。对这般别扭的人,子文居然也能多年不离不弃,细细想来,实是幸事。换个人,只怕早不耐烦,随便找个由头打发他出门,任其自生自灭了。怎会有今日这般两情相悦、相拥而眠的日子?
  
  他只在那里心思绕着自家打转,从不曾在意子文的过去怎样,在恭州倒是听师叔祖说起过许多往事,却只当故事听听便算,竟不知其中有些战事便是子文亲自领兵。再加上今日子文一番细细叙述,前因后果便渐渐明晰了起来。
  
  九王既起心谋反,最重要的便是兵权。大宋实行更戍法,禁军以三年为期轮戍,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师,再加上官家处处防范,故无论他怎样拉拢将官,都难以得手一支足以起事的军队,只好另图别策。之所以将关键锁定在子文身上,细细分析起来,原因无非有二。
  
  其一,子文虽是文官,却有军功,若让他领军,易于服众。
  
  泉州刺桐港自唐以来便是大港,但宋开国至今未设市舶司,常驻禁军便不甚多。港口进出商船屡屡遭受海盗侵扰,官兵也只能保得港口左近的安全。
  
  当年子文以一十六岁新科探花,先帝亲授太常少卿之身出知泉 
 40、异毒 。。。 
 
 
  州,上任未久,海盗欺他年幼,集结了数十只寇舶在近港处大肆劫掠。子文一介书生,亲自领兵出海,以三千水军大败贼船,并一举攻下他们盘踞日久的钓鱼岛,俘贼过万人,战报送与朝廷时虽将主将改了名字,自家隐于幕后,但却瞒不过军中亲故。
  
  原本禁军中许多老将不屑他身为名将施存孝之子,竟弃武而从文举,子文一战成名,却令他们从此改观。之后子文又陆续指挥了几场海战和山地平寇战,均有斩获,加之治军严谨,作风凌厉,不单施存孝故旧对之颇为青眼,后进之师也认可他的手段,名声在禁军中便暗暗流传开来。
  
  其二,子文在朝野上下故旧甚多,盘根错节,颇有根基。
  
  澶渊之盟缔结之后,大宋北方逐渐稳定,枢密院随即做了大规模的兵员调动,将兵权陆续收回,对几员功高位重的将官或架空,或别调,年老多伤的便安排致仕。但毕竟澶州之战未久,无论禁军怎样轮戍,这些将官始终声名不倒,在军中极有威望,其中便有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的施存孝。
  
  若仅论父辈关系,子文的利用价值其实还不大,要寻到与之相仿的人还有很多,偏偏他貌美才高,处事又周全,因此人缘极好。年少时在应天书院读书,结识诸多世家公子,其中便有蜀中尹家的洪景,徽州王家的王圹,以及荥阳朱家的朱天明等。这几支皆世家大族,虽经残唐战乱每多飘零,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多年的基业只残存小半便可雄霸一方,足以提供许多支撑。且他科举出身,与出身寒微的布衣卿相亦多相知,在朝中短短几年时间,倒有大半官员与之相熟,时有来往。因此无论身在何处,消息均非常灵通,这个情报网非同小可,也便是九王最想得到的东西。
  
  其实,若子文此刻飘然隐退,九王也奈何他不得,偏偏平安郎却夹在中间。平安郎诸般作恶,子文始终不忍离弃,究其根本,还是在子远……
  
  奚吾默默叹了口气,子远,子远……这个名字便是子文此生最致命的所在,哪怕斯人已逝,时光流转,总是刀雕斧刻般印在子文心上,难以磨灭。子文这样一个人,平日里似甚么都不放在心上,但有哪个人进了他的心,便是永生永世。只不知在他的心中,是否当真留下了那么一块所在,也刻着韦奚吾这三个字。
  
  他小心拂开子文脸颊上的几缕长发,将嘴唇轻轻印上了温暖光洁的额头。
  
  柔软,眷恋,怜惜,渴求。
  
  不求忘却过去,但求共度余生。只要子文心中有他,便为子远做多少事,经历多少风雨,他都愿同心协力患难与共,死而尤甘。
  
  。
  
  两日之后,亥初三刻,汴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