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于是,莫言等不敢擅专,请赤屁马猴明理报于胡卢。胡卢的看法和莫言等相近,认为张仪之事不过是个由头,连忙通知镇元大仙,请其在适当的时候,助自己一臂之力。至于西方二圣,胡卢一时拿不定主意,倒不曾请援。
总之,三界忽然乱作一团,大有再起“封神”之意。张仪倒是有心弃秦而去,奈何如此巨变,已经脱出了他的掌控,如何发展,怎样结局,实在不是张仪能够做主的。幸好胡卢亦不曾让他久候,闻讯不久。就亲至阵前;未几,镇元大仙也来了。六国联军亦不甘示弱,三清等同样接踵而至,与秦国成对峙之势。
胡卢和镇元大仙商议良久,想破头皮,亦猜不出三清究竟意欲何为。若说为了张仪之事,实在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若说三清欲以张仪为由,挑起争端,将置道祖鸿钧之言于何地?没奈何,胡卢和镇元大仙只好决定,在阵前问个分明。实际上,元始天尊同样受到了老子和通天教主的置疑,元始天尊只得再次保证,“两位道兄尽可放心,前言依然有效。”
次日一早,两军在函谷关前对圆。细说起来,双方乃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当真微妙的很;尤其是胡卢的门人,遍布诸侯各国,尤其严重。由于两军大神通者甚众,兵将撕杀只能延后,须由大神通者先行对话,决出胜负。
胡卢身份上最适合出面,又急欲向元始天尊问个分明,遂下芦蓬至阵前,说道:“请玉清道兄出来一见。”元始天尊闻言,远远接道:“葫芦道兄,汝无故夺吾门人。有何面目见吾?”复对燃灯道人说道:“道友为六国之相,贫道不便擅越。还请道友出面对话,与其辩明是非;若其执迷不悟,可先行动手,贫道等自然不会坐视。”
燃灯道人专于谋事,早已自迷了心窍,岂疑有他?当即跃阵而出。戬指胡卢,说道:“葫芦道兄。世人皆称你乃圣贤,贫道深以为然。何故自弃身份,夺人弟子,复又轻染红尘,阻六国之大势;造此恶孽,不怕天遣么?”
胡卢心存疑惑,急欲见元始天尊不假,但也未曾因此乱了方寸。眼见燃灯道人礼仪不周、口出不逊,胡卢不答反问:“汝乃何人?汝师何人?”燃灯道人闻听胡卢问得古怪。忽然省及眼下化身苏秦,不能以真实身份论,登时怔住,无言以对。胡卢却紧逼不放,不愿轻饶了他。自顾说道:“汝为苏秦,师从鬼谷,学艺数载,见了贫道焉何不拜?”
燃灯道人自知理亏,寻思,“棋差一招,再言无宜。”大叫道:“汝与贫道虽有授艺之恩,贫道铭记于心,但汝却非吾师。何况私谊大不过公理,汝即倒施逆行,贫道岂能容你?”说罢,仗剑来取胡卢。至半途,燃灯道人忽觉不妥,心道:“葫芦道人根行深厚。修为不凡,又兼法宝众多,利害非常,贫道非其敌手,不可自陷险境。”于是半路刹车,忽然返身而走,为防胡卢乘势赶来,随手还玩了一记飞剑。
胡卢不知其故,只觉莫名其妙。还道那“飞剑”是何等厉害的法宝。惊疑之余,心念电转,寻思:“东海之时,燃灯道人祭出葫芦藤,险险令贫道吃了大亏。如今这柄飞剑同样不起眼儿,说不定却属先天至宝之列。”即存此想,胡卢焉敢小觑,忙把玄功运转,祭起落宝金钱,复又用七彩葫芦法相护住身形。以待不测。
166回 妙中妙了却因果 玄中玄终证混元 (下)
果然“不出所料”,落宝金钱振两对小翅飞去.竟然落不了一柄“飞剑”;原来落宝金钱只落得法宝,却落不了兵器。胡卢一时未能想及此点,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当真是神慌行亦乱;索性吉人天相。歪打正着,胡乱把手一指。倘若那柄“飞刮”果然是先天至宝,胡卢这一指虽有大法力,定得换乾坤,但也定不住先天至宝一级的“飞剑”。
实际上,就连胡卢本人也没报多大的希望,早有了脚底抹油溜之大吉的想法。倒不是胡卢就此怕了燃灯道人,而是胡卢认为燃灯道人好歹亦是个有道真修;既然拿来用出。定是非同一般。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先避了锋芒再说。奈何那“飞剑”还真就是一个“凡物”,其神异之处不过是对寻常修士而言,似这般胡乱丢出,根本伤不得胡卢。
于是,胡卢很意外的发现,自己无形中被燃灯道人给耍了,不觉恼羞成怒,就欲施些手段,让燃灯道人吃点苦头。然而,胡卢一念未绝。还不曾付诸行动,就听燃灯道人惨叫一声:“痛煞吾也!”胡卢定晴一看,却见一口棺材立在当地,确切地说应该叫做“灵棺宫灯”其上有一物,正是落宝金钱。
原来,胡卢适才一时慌神,只是一味地加大对落宝金钱的法力输出。控制落宝金钱的念头却在元形中弱了几分。偏偏那落宝金钱又和“飞剑”专业不对口,阴差阳错之下,只好去找燃灯道人的麻烦。燃灯道人已然得道、有了智识不假,但其本质仍然是一件先天灵宝,不备之下自然就被落宝金钱打回了原形,灭了道行。
说来话长,一切其实只在刹那;除了胡卢本人心情跌宕,旁人不明内里,还道胡卢一早就计算好了,攻防一体,瞬间就将燃灯道人“斩于马下”。是以,非止胡卢一时怔住。两军阵前的修士们亦是惊诧不已;身负神通者寂然,凡人们却不管这许多,秦国将士登时欢呼起来,威武之声连成一片。
胡卢闻声省悟,连忙收拾心情,把袖一挥,将那“灵棺宫灯”收了去。然后复请元始天尊出来说话。元始天尊定了定神,亦觉有些意外,心中嘀咕:“燃灯好歹亦是个准圣,就这么没了?”元始天尊深恨燃灯不假,有心算计燃灯亦不假,但却不认为燃灯道人会因些被坏去性命。如此结果,元始天尊亦不知是喜是忧,滋味满怀。
燃灯即去,元始天尊很有些心恢意懒,生了早离红尘之念,遂至阵前。打一稽首,说道:“道兄请了!”胡卢把礼还了,乃道:“申公豹与贫道投缘,今入贫道门下;失礼之处。还请见谅。玉清道兄如何才肯掀过此事,尽可直言;只要合乎情理,贫道无有不应。委实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扰乱凡尘。”
元始天尊笑道:“六国合纵。并力攻秦;皆乃燃灯一人所为,意图挑起争端,叫吾神州修士自相残杀。他西方教好从中渔利,用心真是险恶。三教修士不过受其所惑,贫道正为平息纷争而来,不意竟使道兄和镇元圣人误会。至于申公豹叛教一事,贫道看在道兄面上,本没打算深究。如今道兄提前,贫道自当从善如流,将这段因果了却。依贫道之意,道兄只须给一个口头承诺,并在适当的时候还贫道一个人情即可,未知道兄以为何如?”
胡卢自然不会相信元始天尊的说辞。但也没有深究的打算;既然元始天尊这么好说话,胡卢报之以李。接道,“玉清道兄即有善念,贫道焉能落后?就依道兄之意,化干戈为玉帛。”
如是,一场纷争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或者在胡卢看来,元始天尊的行为有些儿戏;他却不知元始天尊对他忌惮的很,认为不借三教之力以势相压,胡卢未必会服软。尽管元始天尊相信,合三清之力,非是胡卢和镇元大仙两个可以相抗。然而,元始天尊同样清楚,若是自己不依不饶。老子和通天教主未必愿意尽全力帮助自己。一旦将事情搞大,有违道祖鸿钧之命不说,西方二圣的虎视眈眈,亦不得不防。最终自己非但得不到好处,还要因此欠下老子和通天教主天大的人情。
即是如此,何必一味交恶胡卢,让外人得利?如今非但得了胡卢的承诺,亦缓和了双方的关系,更不曾因申公豹一事失了面皮。日后倘有行动,胡卢总须记得这一份人情;虽然未必有多大的好处,终归没有坏处不是?
六国联军本就互相提防,未能生死相托,眼见根卢和元始天尊达成谅解,众修士亦依命散去,又失去苏秦的协调,登时傻了眼,各怀心思,同一个疑问:“这还打不打?”未几.有消息传来:苏秦罢相。张仪出奔。”六国联军更无战心,待到粮草尽时,终于生了内乱。被秦军随后掩杀,大败而归。
正如天地大劫之时,封神一役中,修士们可以通过了却因果,脱劫超生一般;胡卢自从杀灭了燃灯。把因果了却,忽觉本心通明,似有触动。于是弃了红尘,复回方丈仙山,闭关静修,以乘有所突破,道行精进。然而时过百年,胡卢无论如何也抓不住那一丝悸动,悟不通过往是非,寻不见大道所在。
纵观胡卢一生,甚少与人结怨。便有因果,亦是别人欠胡卢的人情。非是胡卢欠了旁人的因果,必须要了却。仅有燃灯道人一个,莫名其妙地敌视胡卢,三番五次地来寻胡卢的麻烦。尽管胡卢未曾真正放在心上,终归有所妨碍,如今燃灯道人已经成为过去式,自然心有所感,似有所动,只是时机未至,不曾找到契机而已。
至于胡卢许给元始天尊的承诺,毕竟只是一个口头协议;申公豹的叛教改投,亦非受了胡卢的蛊惑,全凭自愿。因此,严格说来,胡卢和元始天尊之间的因果,并不似表面上那样大,若非如此,元始天尊岂会善罢干休?何况胡卢和元始天尊已然达成谅解,双方自愿把因果掀过。胡卢欠元始天尊的仅是一份人情来往。
一日,胡卢似有所悟,未及深究,上有无量之大功德降下。
原来在凡尘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灭诸侯,一统神州;履至尊,制六合。威震天下。至此,诸教道统已传。百家学说流芳;胡卢“开创”纵横之说,门下各兴其学,多在豪杰治世教化,有功于人族,亦有德于天地。
无量之大功德加身,集合胡卢原有,数量之多,非是恐怖可论,终于由量变引起质变。无尽的玄黄功德之气,在七彩葫芦法相之中,汹涌澎湃,激荡碰撞。胡卢本人亦是心驰神遥,五识凝聚,分外敏锐。过往是非一一现于眼前,走马观花一般,若见未见,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