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是当时我算是高年级的了,可以自己骑车去,苦就苦了那些一二年级学生的家长,每天还要去接送。
我们村子北面是一个大的村落,本文中称呼为北村。从我们村到北村有两条路可以通,一条是在我家门前直接到学校门口的路,大概有三里地我们村叫它北路。还有一条是连接我们两个村子的村东头的路,要是从我家出发去学校走的就是弓形的了,大概有四里地我们村叫它东路。我一直是走北路的但偶尔也走东路,因为东路比较好走,北路比较坑洼。
那是九月的时候,我们都到北村去上学了。那天是我值日,我和同村的强子打扫到了很晚。打扫到很晚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值日小组里其他的人都跑了,我们这组除了我和强子都是北村的,我们这些“外地”的同学肯定是会被欺负的。第二就是因为那时候小,打扫的特别认真。
由于强子家住在我们村的村东头,为了路上有个伴说话我就同他一起走了东路。一进村子就是他家了,他和我道别之后又剩下我自己一个人。当时我还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路是需要绕到村子中间然后再到村子北边我家的方向的大路,第二条是绕过村头的小河骑过水田的田埂再穿过一片苞米(玉米)地的小路。由于当时天色已经插黑,着急回家吃饭的我走了比较近的小路。
骑车在稻田埂上行进的我显得特别的小心,倒不是因为田埂比较窄,而是我家这地方蛇多,我怕遇到蛇。然后就是玉米地了,我骑得还是不快,因为这里还是有蛇出没的。
这个季节北方晚上已经有点凉了,而且还有风。微微的风浮动着苞米杆的叶子,沙沙作响。再配上当时四下无人以及有些昏暗的环境,我的心里有些毛毛的。
玉米地的道路中段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弯,转弯处有个水洼,是我们这的小河的一条支流。我还没骑过转弯的地方就看到水洼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是黄色的。近了些我才看清是一只在水里玩耍的黄牛,水洼边还站着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头,正背着手看着水里的牛。
那老头听见有人来了就回过头看向我,我也看着他,我觉得眼熟应该是一个村子的,但记不清是什么亲戚了。因为我们村不大三四百口的样子,几乎家家都是有些亲戚的,而且我小时候比较宅,一般家里没有同龄的小孩的住户我都不怎么熟。
老头看着我微微的点点头,问我“下学(念“XIAO二声)了啊?”这时我还没有骑到他的面前,但已经跟我说话了我就放慢了些车速说“@!#,放学了,你放牛呢啊?”(@!#是什么意思?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我小时候有个同学特别的聪明,他教过我如果见到了谁一时想不起怎么称呼,就在嗓子眼哼哼几声。别人就会以为是在叫自己,只是他自己没听清楚呢,而不是瞎哼哼。)
老头子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因为我在我村老辈人心目中的形象挺好的,大伙都认为我这孩子不错,学习也好人也帅气将来能有出息,可是其实后来并不是按他们想的那样发展的。
这时我骑过了他身边,说了声“我先走了啊,我得回家吃饭了。”就使劲的蹬着车子离开了那里。当时为什么我会骑的那么快离开那里呢,并不是我察觉出什么不对的来,而是我这人不太喜欢和不太熟的人聊天,尤其是不太熟的老人。
第二天是周六,日晒三竿的时候我还赖在被窝里不愿意起来。这时我妈来叫我,跟我说领我坐席去,我才起来匆匆的洗了把脸就和我妈去了。
办事情那家在我家的后趟街(街念“该”字声音),到他家院里看到了灵棚和棺材才知道是办丧事,但我想不起来这是谁家了,因为我家住在街最西头,这家是在我家后趟街的东面。不过我当时也没管那么多,管他喜事丧事呢,我小时候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年也吃不到几次肉,出去坐席就是最好的解馋机会了。
当天夜里我是怎么也睡不着,因为外面的噪音很大,而且这个噪音是让人听得非常不舒服的哭十八长的声音。我们这的习俗是死人下葬的头一天晚上会雇一些专门做这些营生的戏乐班子,支上大喇叭,刚开始都是唱歌,不过唱的也都是比较悲哀的歌,然后时辰到了就有一位专业人士上台哭十八长了。
我妈察觉到我在那翻来覆去的就把手伸了过来摸我的额头,看我是不是发烧了。我妈摸了摸我的头一下发现不烫才放心。这时我问我妈“到底是谁死了啊?”
“你得叫舅老爷。”我妈说。
“那是什么时候没的啊?”我又问
我妈把身子翻向另一边,说“不知道是周五的凌晨还是周四的夜里没的。”然后她好像并没有和我这个小孩子讨论这种话题的兴趣,呼呼的睡去了。
我脑子里仔细的回想着,舅老爷、舅老爷,哪个舅老爷呢?这时我想起他家是去年新盖的房子,上梁请客那天我还去坐席了呢,那天他家的老头还招呼我了呢,那老头,那老头怎么在我的印象当中和在苞米地里遇见的放牛老头那么像啊!
其实故事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这件事情让我怕了好一阵子,不过后来还有一件事是跟他有关的。
那时我应该是上初中了,不是初一就是初二。之前说过我小时候比较宅,并不是我不喜欢出去玩,而是因为当时我爸爸养了台货车,一到我放假的时候就会找一些路途比较远的活干,因为拉远道的东西赚的比较多,道太远的话我妈妈都会跟着的,所以我只好老老实实的在家看家。
那年的暑假,我爸爸妈妈又出远门了。那是一个午后,我百无聊赖的躺在门前树荫底下的长条石凳上半梦半醒的听着收音机,脚下是我家的几只小鸭子在啃着一旁的青草。
这时候有铃铛响的声音,是那种挂在驴车上的那种铃铛。我怕我家年幼无知的小鸭子出车祸,就坐起来看看有没有哪只淘气的跑到了路上。我数了数发现小鸭子们都老老实实的在我脚边不远处才算安心,我又看了看来的车,不是驴车是牛车,其实车都是一样的就是拉车的牲口不同。
我家门前是一个丁字路口,我家就在丁字路口的横上不是正对着竖。牛车没有路过我家门口拐向了另一边,我看到赶车的是一个老头,头发都白了。他也在看着我淡淡的笑着。我觉得这人眼熟,但想不起来是谁了,所以我也对着他淡淡的笑着。
不一会他就走远了,我还在心中琢磨着是哪家的老头,突然我想起了他是谁,就是那个那天我放学时在苞米地里遇到的那个放牛的舅老爷。
第十章 乡村怪志 第二节
故事二西山
虽然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算是比较自由的,但我想不管是在哪个村里里,都有家长不让孩子去玩的地方。比如在我家这就有东山坟地、王家坟、还有那个几乎每年都会淹死人的水库。
我家住的这个小村也算得上四面环山了,但要较真说只能叫一面临山,因为南边的南山、以及东面和东村交接处的东山和北面在北村里的北山都只能叫做丘,只有西面的山才能真正的叫做山,不过离着很远,我只去过一次。
记得也是一年暑假,当时大概八九岁的年纪,刚好赶上那段时间我爸妈没有出车去远道,所以我拼命的在外面疯。当时是有我弟弟何远、杜红军、强子、姗姗、许淑燕、飞哥和我一起玩。玩了一会觉得没趣了大家就坐在一起讨论下一个项目该玩些什么。
飞哥比我们都大一些,他提出要去西山去玩,可是当时我们都没有去过西山也不知道多远。那时候我经常看着西面连绵起伏的西山出神,那山离我们至少有几十里路,远远的就能看到在一个山坡上有一个巨大的白色的大坑。飞哥又说他去过附近知道路,我们也确实没什么可玩的了就打算一起骑车去看看。
当时何远比较小还不会骑车,所以我们就扔下了满不服气的他,一同骑着自行车上路了。其实何远这次没去上还真是他的幸运。
我们一行人骑车穿过了西面的村庄张家甸子,之后我就一点路也不认得了,因为我向西边最远也就走到过这里。之后又穿过了两个村庄姗姗就吵嚷着累了骑不动了。当时正是中午时分,大家都被晒的有些晕,我们就在这里找了个大树在底下乘着凉。
许淑燕叫嚷着饿了不想去了,飞哥就哄着她说要给她买吃的。当时我心中一阵不服气,原本过家家的时候我和许淑燕都是扮作夫妻的,我“老婆”饿了哪轮得到你管。我心里较着劲,肉疼的去给大家一人买了个面包。当时的面包很便宜的,五毛钱就能买一个很大的,而且我家的条件还算是可以,给我的零花钱也不少,再加上我平时花的节俭所以我的兜里总是有几块钱。
大家吃了面包又向小卖部家要了些清水,继续骑上自行车奔向西山。这条路并不是直的,所以在村子里的时候由于房屋的遮挡看不到山,但当我骑出村子之后发现山离我们很近了,山底下的树木都依稀可见。
大家骑车到了山下准备锁车的时候,许淑燕说“车子放在这里会不会丢呀?”
大家一想也对,这里荒郊野岭的没个人影,锁在这里也不安全,我们就又把车子往山上推了一段路,停在了一片比较茂密的树林里。
这座山确实比我家周边那几座山大得多,在我家那边看就是连绵不断,把整个西方都切断了。在近前看更觉得这山很长,不过还好不是特别的高。
由于我对那个白色的大坑好奇已久,就先提出要去看看那个大坑,大伙都没反对好像大家都对那个坑挺好奇的。
来的路上我们都观察好了,那个大坑的山坡离我们现在的位置并不是很远,大家顺着山坡向那个方向走去。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荒山,几乎是没有道路可寻的,大家只好挑杂草比较少的地方走。
走了一会我们就到了那个大坑的山坡底下,那里非常好认,因为别的地方都是树木茂盛、杂草丛生的,只有那个山坡是寸草不生。地上都是一种白色岩石的碎片,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