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19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湘西1949-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军南下工作团”,其中“七千学生,条件是初中以上,年龄18岁,男女均收;另三千人拟招收技术工人与职员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由两市委负责动员,待遇从优”。2月26日,登报考试招生,至6月初结束,先后组建3个分团,其中一、三分团驻地北平,二分团驻地天津。谭政任总团长,陶铸任副总团长,“实际工作由陶铸主持”。

南工团除了公开招生外,还将东北野战军政治教导团、东北军政大学冀察热辽分校等作为骨干班底,并从正定抽调了1000余名华北大学、华北革命大学的学生补充进来。

南工团学员与华北大学、华北军政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等学生的最大不同,是后者身着灰色粗布干部服,前者身着四野的绿色人字呢军服,配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字样的胸标,因此在青年学生中颇具吸引力。报名者中除了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教授外,还有因战乱留滞平津地区的知识青年以及部分职员和技术人才,甚至有华北大学、华北军政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等的学生自发“转学”加入。

国学大师、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时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他在《解放期中之清华》中曾有这样的记述:本学期于(1949年)三月三日起上课,学生中因参加南下工作团及区政府工作而休学者,达二三百人,现在在校上课的学生共一千八百余人。不过,最早被南工团录取的是北京大学的学生,编为第一分团第一大队第一中队。

南工团成立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赠言:“忠诚团结,革命到底;今日加紧学习,将来努力工作”“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明、李立三等先后为学员们上过大课。

7月18日,北平市各界人士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欢送南下工作团大会,倪进的爱人刘淑筠作为军属代表坐在了主席台上。如今80余岁的刘淑筠记忆力还非常清晰,从那慈祥的外表完全想象不出她曾有过一段决不平凡的经历。

刘淑筠,高小毕业,这对于当时的女子来讲,已经是高学历。1950年4月,刘淑筠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由于丈夫倪进随47军驻守湘西,经组织安排,是年12月逆赴朝大军车流,只带了单程路费携两名幼女前往湘西,并参加革命工作,任职47军保卫部秘书科。

刘淑筠的四叔是第二野战军的干部,姑爷爷是地下党(对外的身份是天津的一个大资本家)。她的父辈多是铁路司机(当年张作霖被炸皇姑屯时的火车司机便是她家的邻居)。这一红色背景,曾经令她在为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土匪“仗义执言”后免遭处分。当时湘西匪患猖獗,她却拒绝配枪,其个性可见一斑。

1949年4月,四野70万大军分3路南下;4月21日,二野发起渡江战役;7月29日~8月3日,南工团近万名学员递次出发,先后在河南开封、鸡公山等地驻训,少数学员被陆续抽调走,其中便有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大部至湖北武汉,随后分别派往四野各作战部队以及到华中局参加地方工作。分配到四野的南工团学员每军有二三百人,倪进继此成为47军保卫部的一名干事。9月28日,南下工作团结束历史使命。

与南工团一样,先后南下的还有华北大学、华北军政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学生。倪进的妻妹刘淑敏及其未来的爱人杨维勤,便是与1500名华北大学同学一起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大队”南下的。据刘淑敏、杨维勤回忆,105大队沿途还陆续编入了中原人民革命大学、湖南人民革命大学及当地干校的学生。刘、杨至湘西地区参加了组建地方政权的工作。

对于南工团学员及无数像他们一样的热血青年的历史评价,恐怕借用叶剑英在“欢送南下工作团大会”上的讲话最为公正,“南下工作团是你们参加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开端。你们比前辈动身较迟,但你们面前的路更长。将来你们可以骄傲地告诉儿女,你们曾英勇地南下,参加过解放全中国的伟业。”

湘西

在南工团学员中,有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比如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比如著名剧作家汪曾祺……

汪曾祺的恩师,便是我国文坛巨匠沈从文。沈从文的原籍,便是湘西重镇凤凰县。遗憾的是,当年汪曾祺随团南下至武汉,被留下参与接管文教单位的工作,因而与恩师的故乡失之交臂。否则,除了《芦荡火种》(后改编成样板戏《沙家浜》),我们也许还会看到他的关于湘西剿匪的力作。不过,沈从文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边城》,散文《湘西》、《湘行散记》。

在沈从文的笔下,读者总会随时领略到湘西那纯朴粗犷野性的乡情民风,以及那秀丽清新幽美的山水风光——中秋月下对歌,端午龙舟竞渡,新春舞龙耍狮子放烟火;迎亲的花轿,办丧事的饶棺,泅水捉鸭子的水手……那水、竹、塘、码头、碾坊、吊脚楼、茶垌的街道,碧溪苴的白塔以及青山间的雾霜风雪……一经作者的浓描或淡写,则成为一幅幅意境邈远的水墨风景画。这一切,通过同样出自凤凰县的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笔表现出来,又会有一个更加直观的领悟。

即便是匪,在沈从文的笔下,也是那样的蛮悍之中不失豪气,却并无匪气——游侠者,是沈从文给出的一个称谓。在《凤凰》一文中,他这样写道:

游侠者行径在当地也另成一种风格,与国内近代化的青红帮稍稍不同。重在为友报仇,扶弱锄强,挥金如土,有诺必践。尊重读书人,敬事同乡长老。换言之,就是还能保存一点古风。有些人虽能在川黔湘鄂边境数省号召数千人集会,在本乡却谦虚纯良,犹如一乡巴佬。

沈从文在15岁小学毕业后,便“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湘、川、鄂、黔四省边区生活”。他曾在“湘西王”陈渠珍部任书记、司书等职,有5年时间。对于湘西,对于湘西人,沈从文因此有着毋庸置疑的发言权。然而,故乡的情结及文人的情怀是否令其忽略了某些东西?总之,也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另一个湘西。

在中国的鸡形版图上,那片横亘于鸡腹地带的山地便是大湘西,所含的地域有慈利、张家界(原大庸)、桑植、龙山、永顺、保靖、古丈、花垣(原永绥)、吉首(原所里)、泸溪、凤凰、新晃(原晃县)、麻阳、怀化、芷江、辰溪、溆浦等二十多个县、市,共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43个少数民族。

湘西毗邻川、鄂、黔、桂,系由湘入川黔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显著,但由于这一地域山高林密沟深洞多,交通闭塞,政令鞭长莫及,历代被视为荒蛮之地,并有诸如“匪风甚炽,安居不遑”“成群劫掠,啸聚为患”之类的记述。自明末始至清末民初,匪势愈演愈烈,甚至曾被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中国的“盲肠”。新中国成立前夕,湘西匪众已达10万有余。民间流传歌谣谓之:湘西无处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如此一来,“湘西匪患”似乎成了一个专用名词。

对于湘西的“匪”,由于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势必会有不同的表述。客观的说,这里有反抗官府压迫揭竿而起的志士豪杰,有割据一方恃强凌弱的地方武装,也有迫于生计剪径林莽水泽的山寇蛮贼。

贺龙,新中国开国元勋,出生在大湘西地区的桑植县,“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11月,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贺龙率红二、六军团进军湘西,对阵“湘西王”陈渠珍,并在大庸(今张家界)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贺龙任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兼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正是任弼时,在1948年提出大量吸收知识青年以充实干部队伍的主张)。当时不仅沉重打击了地方武装,并且改编了部分游杂武装,随后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湘西子弟曾行进在讨袁护国军的队列中(贺龙曾任桑植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湘西子弟曾组建队伍冲杀在战场最前沿;抗美援朝,万余名湘西子弟又随志愿军赴朝保家卫国,其中两人成为全国战斗英雄,100多人立功受奖。麻阳籍战士陈启尧荣获金日成颁发的“二级战斗英雄”勋章,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本书中的“匪”,当然指的是我47军奉命抄剿的那些武装人员。

当年,湘西匪势也极为复杂,盘桓于此的有被打散的国民党正规军,潜伏的特务组织,或坚决反共或摇摆不定的地方武装,还有青红帮、袍哥会等黑恶势力等。人员有国民党地方官员、国大代表、议员,地主恶霸,散兵游勇,山寇蛮贼,其中不乏黄埔军校、国内名牌大学乃至有留洋背景的武装人员,当然还有被裹挟的当地农民。再者,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历史原因又造成他们对“外来者”的敌视……

这些武装人员参与对抗的动机各有不同,将如何区别对待?他们之间既欲相互依托,又因“世仇”而暗生猜忌,将如何分化瓦解?招安反水曾是他们获得利益的常态手段,将如何防备其在背后施放冷枪?再加上民匪不分的地域特点,我军的剿匪任务之艰巨也可想而知。事实上,部队的人员伤亡很大,军长曹里怀曾痛惜地回忆道:在湘西留下了3000人,平津战役也没牺牲这么多。

47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其前身是1947年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首任司令员梁兴初。(梁兴初在1949年出任38军军长,当年打响解放湘西第一枪的正是38军,在抗美援朝时期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万岁军”)

47军所属各师的前身在编入10纵建制之前,各有不同的战斗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