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尸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谷尸经-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有。

墨清子研究出来的金胄裹尸术那是真的牛逼上天了……

领教这邪术的第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华夏五千年来当数第一的盗墓贼,温韬。

(韬tao第一声)

温韬,五代时梁国人。

唐末他曾任耀州节度使,在梁太祖建立梁国之后,温韬二话不说就把耀州献给了梁太祖。

梁太祖大悦,把耀州更名为崇州,而温韬则就继续在崇州当起了节度使。

据说他出世之时,天现匪星,匪星直落昭陵所在的嵯峨山,不少人都传言,有个要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

不得不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温韬确实是给唐朝皇陵带来了灾难,而且是毁灭性的灾难。

温韬在长安当了七年的行政长官,就在这七年中,关中地区几乎所有的皇陵都被他带人给盗了个遍。

三国时期的董卓,曹操,这些盗墓头子跟他比起来,简直就是良民。

说句比较不客气的话,董卓曹操在温韬眼里算盘菜吗?

用一个比较浅显的比喻。

董卓曹操是小偷小摸的闹腾,而温韬直接就整了个搬家公司,见墓就搬。

连埋着李世民的昭陵都被他给盗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牛逼的人物。

想当初,温韬盗昭陵的场景可是骇人听闻。

那时候很多人都跟着温韬一起盗昭陵,用马车驮,用牛车拉,几千人整了几近一个月才把昭陵的宝贝给搬干净,那可是温韬记入史书“最为光辉的一刻!”

俗语说得好,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这话可是亘古以来的至理。

温韬也不例外。

当初关中的墓地几乎都被他给盗了,但有一个权贵的墓却偏偏没被他盗,而且并不是这墓地温韬不知道,而是温韬知道了也没法盗。

这墓地的主人不是朝廷中人,只是个经商的大户。

但根据记载,这墓地的主人比不少高官都还要富有,属于一个经商起家的土财主,名为宋何。

刚听见这墓地消息的时候温韬可乐坏了。

关中地区的墓温韬已经差不多盗光了,剩下的不是一些穷墓就是一些空墓空冢,没什么油水可榨。

隔了这么久没盗墓,温韬手都是痒的。

没想到现在还有一个土财主的油墓能盗,差点没把他乐死。

得知消息之后,温韬二话不说就带着一行子人跑到了关中地区的某个荒山上,左右看了看山间布局,温韬便确定下来了墓地的位置。

在这里可得提一下,温韬能成功的盗这么多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风水学的造诣已经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打眼一看就能知道哪里有墓,拾一捧土石便知道地下阴宅的朝代,这种本事确实是给盗墓头子专用的。

至于他这些本事的来历则完全没有记载,哪怕是野史也一样的没半点记载。

确定墓地位置之后,温韬站在半山,抬眼观气,仔细的琢磨了一会儿,他忽然傻眼了。

从风水局来看,这墓地的规模其实不大,估计墓室也就只有两三个,而且墓穴一不聚阳,二不聚阴,更不是什么难得的风水宝穴,这土财主怎么会把自己埋在这儿?

想了许久,温韬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最后温韬也思索得有点不耐烦了。

前些日子自己才在乾陵吃过瘪,今儿又他妈得在土财主的墓里吃瘪,传出去我还混个蛋?

一不做二不休,气急之下,温韬连手下都没带,只身就从打好的盗门里钻了进去。

(盗门与盗洞相同,但规模较大,如普通人家的大门一半大小。)

半个时辰之后,温韬惊慌失措的从盗门里钻了出来,满头大汗的样子仿佛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

没等众人询问,温韬直接就叫人把盗门用土给填上了,此后,他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

直到几年后的诞辰,他醉酒之时跟几个门生聊起此事,无意中念叨出了一首诗。

“人着金衣长眠此,步停墓外切莫窥,时辰过半如隔世,墓中几要落轮回。”

听完这首诗,几个后生都是满脑子的雾水,但也没继续追问,只是其中一个后生口出豪言,说是学完温韬的本事之后就去把这墓给盗了,将里面的珍宝尽数献给温韬,作为他给师父的谢师礼。

当时温韬就是一愣,随即就一个大耳刮子抽了过去,差点没把这后生的牙给打掉。

见众人错愕不解,温韬只能叹了口气,模模糊糊的说了一句让众人更加错愕的话。

“墓中之物,非道可敌也,若以道敌之,如以卵投石。”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墓里的东西不是用道术就可以敌过的,如果用道术跟那东西为敌,无异于以卵投石。

以上的这些都是《湘密》一书中对金胄裹尸术的记载,从温韬事件之后,那就再无一次关于这邪术的记载,就像是失传了似的。

按理来说,墨清子的徒弟没死,而且也会金胄裹尸术,那么应该还有关于他徒弟的记载。

可无论是野史正史,还是《湘密》跟其他的典籍,关于他徒弟的记载全是一片空白。

书里只是写了有这么一个东西,但具体是什么样的邪术,是什么阴阳原理构成的,则一点记载都没。

原来我还以为这玩意儿是被历史洪流给冲走了,但现在我才发现……这邪术根本就没有失传!

我哑口无言地看着面前的绝书,眼前的几行泐睢文,很明确的记载了老太爷去努尔哈赤墓所见的隐秘,更有……一个真相……

“所见未必真,所听未必实,外为绝书,内为绝密,若君见此绝密,则为与易某投缘之人。”

“绝书以袁贼称呼袁公,实乃无奈之举。”

“民国四年一行,众人身死,唯易某逃出生天,却空手而回。”

“未得其重生之秘,却众人身死,得此消息,袁公老泪纵横,直说不该如此,袁某愧对诸位。”

“民国四年,袁公悲愤之下签署日政府民四条约,天下骂声四起,怨声载道,袁公自认无颜以对天下,夜夜不眠,与易某相谈此事之时,常泪流满面。”

“天下人,人云亦云,皆高呼袁公为国贼,无知!”

“若能敌过倭寇,袁公怎会签署民四条约?”

“若不签署民四条约,大战就在眼前,国土之上,必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民国五年,袁公寿尽之日渐近,若袁公死,天下危也。”

“易某苦思数日,纵袁公不许易某再度踏足奉天,可寻秘一行,势在必行,袁公已命不久矣,若不寻秘……袁公危也……”

“墓中金胄裹尸,非常人能敌,更非道者能敌,易家五门之术不属正统道术,可与其一搏,虽胜算不过一成,易某也愿以命搏之,报袁公知遇之恩。”

“若袁公死,则易某亡,葬于棋盘山下,死于努尔哈赤假陵中,也算是命中注定,易某无憾。”

“吾儿归远,聪慧过人,家中典籍已藏湘西之地,纵无师教导,易某亦信,吾儿日后必能继易某衣钵。”

“易某也曾想不书此绝密,但袁公之事,山云子众位道友之事,决不可无人知晓,此等护国大义之人,应受天下赞叹,而不应消弭于历史洪流之中。”

“外为假书,似藏大秘,常人定不敢以信纸置于火上烘烤,定会日日研此假书,走入死途,瞒天过海纯属无奈之举,暗渡陈仓亦是无奈。”

“若不以泐睢文书写外假绝书,而是以火烧墨直接书此绝密隐之,恐此绝书,不会引道门中人注意。”

“若直书绝密,又恐邪人得此大秘,易某实在矛盾至极,唯以缘字搏之。”

“当今天下,识泐睢文之人,屈指可数,识火烧墨之人,多为土夫子。”

“若想知晓绝书之密,须识泐睢文,须识火烧墨,二者不可缺一。”

“君若见此绝书,更识其中之秘,必为有缘之人,易某信命,更信缘。”

“此绝书,书于奉天府外三里山头,易某以酒坛藏之,埋于三尺土下,若君见此绝书,可谓是易某的大缘之人。”

“民国五年。”

“奉天易青山绝书。”

第28章 八个掌柜

听完绝书的内容,花圈店里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气氛,很安静也很凝重。

胖叔静静地坐在一旁没吱声,皱着眉头也不知是在嘀咕什么,半晌后才摇了摇头:“怪不得八号当铺的人要为难你,这东西对他们的吸引力可是太大了。”

“老太爷原来是死在墓里的……”我脑子彻底乱了。

一封假绝书,把袁世凯写成了窃国大盗,标准的反面教材。

假绝书里的真绝书,却把袁世凯的负面形象完完全全的推翻了,还有那个道门败类山云子的形象也被推翻了……

这些人竟然是自愿去冒险的……

老太爷够厉害的,瞒天过海,暗渡陈仓,这两招都被他给用上了!

外人就算能看懂泐睢文,也不一定能看出字是火烧墨写的,土夫子就算能看出是火烧墨写的,也不一定能懂泐睢文。

或许真是祖师爷保佑,老太爷相信的缘字,真没信错。

如果不是有缘,这玩意儿能从沈阳辗转到我手里?

贵阳跟沈阳的距离可是有几千公里远,一个在大东北,一个在大西南……缘分还真是妙不可言……

怪不得老爷子不给我说关于他爹的事儿,搞半天他也不一定清楚老太爷的事迹。

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嘴唇有点发干,苦笑道:“八号当铺够操蛋的,为了一个秘密就杀了罗大海,至于吗?”

罗大海是真的躺着也中枪,就因为买了一个看不懂的东西,没过多久就命归黄泉,甚至还得不到投胎,化作了恶鬼。

难不成八号当铺的人就这么丧心病狂?

“至于。”海东青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着我说:“八号当铺是盗墓这一行里的泰山北斗,中国不少大墓都是他们盗的,八个掌柜全是心狠手辣的主儿,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秘密,他们杀个人很难理解吗?”

“更何况你也说了,罗大海在古玩市场跟八号当铺的人起了冲突。”海东青拿着杯子慢吞吞的喝着水:“上个月他们就被警察给端了窝,在警察通缉的威胁下他们也不敢过多露面,行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