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晴雪总算回过神来了,连忙见礼:“武小姐好。”
武卷儿牵了她的手,柔声道:“他们男人有他们的话要说,我们说我们的。’”
于是这位“楚家姑奶奶”就晕头晕脑地被武卷儿“牵”进了女人堆里,然后这堆女人就欢笑着簇拥着武卷儿和叶晴雪进了门。
楚叛儿看着她们的背影发怔,武雄镇也直叹气。
他们都弄不明白女人的心事。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男人能明白女人。你以为她们马上会吵起来了,她们却偏偏会在转眼间好得蜜里调油;你以为她们正说笑得满面春风,似乎极其融洽,其实她们也许是在互相争风吃醋。
你也永远不会知道她们什么时候会生气,不会知道她们是不是真的生气,不知道她们生谁的气,不知道她们的气会在什么时候突然消失。
有时候,她们说的话,你根本就不懂是什么意思。
女人总认为男人笨,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吧!
楚叛儿叹了口气,苦笑道:“我真弄不懂。”
武雄镇也苦笑:“我娶了你大嫂也二十年了,孩子都生了四个了,我也还是弄不清她。”
他压低了声音,轻轻道:“你一向是难得到西北来的,这回是为了什么事?”
楚叛几道:“两件事。‘’
“哪两件事?”
楚叛儿叹道:“第一件事不是我的事,是人家请我帮忙。”
武雄镇微笑:“是那位叶姑娘的事?”
楚叛儿点头,忽然又吃惊地道:“你知道她姓叶?”
武雄镇淡淡道:“否则我们武家不是白住在榆林了。”
楚叛儿难为情地道:“对不起,大哥,我不是……”
武雄镇笑道:“算啦!我知道你是怕卷儿疑心才这么说的。我们都知道是这么回事。”
楚叛儿想辩解,可张了张口,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武雄镇眨眨眼睛,微笑道:“看来我们猜对了,是不是?你放心,卷儿是个好女孩,她不会在意的。唉,认真说起来,我这个小妹实在是难得,她一个人要抵上我们一群…… ”
楚叛儿打断他的话,道;“那叶姑娘兄弟失踪的事,你有线索了没有?”
武雄镇道:“放心在这里等着就行了,黄昏时就见分晓了。
老二他们早就领着入调查去了,误不了事儿的。对了,你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楚叛儿缓缓道:“二杆子。”
武雄镇的脸立即放了下来:“不行!”
第二章 武家
楚叛儿是个“反气”十足的人。
据精通“诸葛神相”的江南著名相士赵芜湖说,楚叛儿脑后有“反骨”,是个绝不肯忠心保主的人。
赵芜湖这断言算是白下了——楚叛儿从来就没想过要找个“主”来“保”一“保”。
然而,认识楚叛儿的人,大多都认为赵芜湖的相看得准——有“反气’的人,都是英雄,而楚叛儿就属于那种你第一眼看见他就知道他必定是英雄的人。
楚叛儿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随便往哪里一站,都显得比别人威风。
不过,世上也有一个人认为楚叛儿不是英雄,不仅不是英雄,连普通人也比不上。
这个人就是武卷儿。
武卷儿曾在别人赞扬楚叛儿的时候,冷冷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也是到目前为止武卷儿说过的惟—一句关于楚叛儿的话。
武卷儿说:“楚叛儿呀?他没出息。”
你听听,这是什么评语?
江湖上并不是没有人骂楚叛儿,有人骂他是“免崽子”、是“大混蛋”、是“混账东西”,也有人骂他“缺心眼”、“二百五儿”,这些楚叛儿听了都不伤心。
可当他听到武卷儿对他的评语时,他简直都快气哭了。
他从来没被人骂得这么惨过。
他听到这句评语时,恰巧就在武卷儿房门外边,当时武卷儿的哥哥武边关和武多余陪着他想进去找武卷儿。
武卷儿当时正在房中和二嫂、五嫂,以及两个干姐姐聊天。她们谈话的中心,就是楚叛儿。
楚叛儿听见武卷儿说他“没出息”,伤心得要命,可居然没转身溜走。
从此之后,他就更加害怕武卷儿。
*** *** ***
那是两年前的事。楚叛儿十八岁,刚出道两年,已是声名鹊起的少年英侠,是江南武林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当时正是阳春三月。
三月十七那天,楚叛儿听到了唐门惨变、唐抱朴被囚禁的消息。
楚叛儿再也坐不住了,他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他当即催马西行,要去找唐锦绣算账。
楚叛儿和唐门诸公子中的三个很有交情,其中就有六公子唐抱朴。他不相信唐锦绣在武林帖上替唐抱朴罗织的罪名,他知道唐抱朴决不是那种卑劣的小人。
如果唐抱朴真有那么卑劣,楚叛儿就不会交他这个朋友。
楚叛儿是在巫峡激流中,认识武家众人的。那天是三月二十八,楚叛儿顺路去神女峰找一个熟知唐门内幕的师门前辈。
他看见巫峡的激流中有十几条船搅在一起,他隐约听见愤怒的吼声和尖叫声。
楚叛儿灵猿一般灵巧迅速地下了山,从陡峭的山崖上腾身而起,御风西行,宛如天外飞仙。
江面上激斗的人中有几个看见了他,吓得惊叫起来、场面顿时大乱。
舵手掌不稳舵,十几条船你冲我撞,顷刻间变成了碎片。
船上的人都已落水。
楚叛儿落在一条直船上,用刀威逼着船上的官老爷下令救人。
激斗的一方是长江帮的人,他们水性精熟,早已逃出去了,还在激流中挣扎的就是榆林武家的人。
武家的人大多是旱鸭子,落水后就飘的飘、沉的沉。好在武氏兄妹武功不凡,临危不乱,抱着船板勉强挣扎着求生。
楚叛儿救起了七个女人,三个男人。
他俨然已成了这条官船上的主人,吩咐官老爷的家丁们敬献酒食衣物并让出舱房,供那十个落难的人享用。
一直等到船靠秭归,这一伙无法无天的刁民才放过了官老爷,扬长而去。
他们在秭归县城的一家客栈里安顿下来,这时候他们才互通姓名。楚叛儿这才知道,他救的人都是一家的,他们是特意来游览三峡的。
也就是在这家客栈里,楚叛儿听见了武卷儿对他的三个字的评语——“没出息”。
楚叛儿的心里不得不承认,武卷儿说得很对,很有道理。
在武卷儿面前,他的确显得很没出息。
在江船上他看见武卷儿的时候,他的眼珠子都转不动了。
浑身湿透的武卷儿让他看了好一会儿,才冷冷哼了一声。
楚叛儿当时就觉得无地自容。从那以后,他就不敢再看她一眼,也不敢和她说话。
在客栈中互通姓名时,武卷儿也不和他说话,仍然只是哼了一声了事。
楚叛儿当时冷汗都下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楚叛儿留下自己所有的钱,偷偷溜走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从那天起,武卷儿的身影就深深嵌进了他心中,赶也赶不走,抹也抹不掉。他每天都想到她,想到她卷曲的温发上滴落的水珠,想到她湿透的样子。
当然,每次想她后,他都会不停地骂自己没出息,禁止自己再想她。
江湖对年轻人来说,永远是新鲜刺激的。楚叛儿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激动人心的事。他的热血一天要沸腾好几次。
到秋天的时候,他已差不多将武卷儿忘记了。
可就在某一个美丽的秋日里,他又看见了武卷儿。
武卷儿坐在香罗车里,冷冷瞥了他一眼,就转开了眼睛,放下了珠帘。
楚叛儿登时就觉得自己活像条埃す贰�
武卷儿是随着她的哥哥们到江南散心玩儿的。这回她的五个哥哥全都来了,同行的还有上回见过的几个女人,以及她的四个干哥哥。
除了武卷儿,所有的人都很热情地和他说话,向他道谢,邀请他去榆林玩。
楚叛儿知道,他们是特意来看他的。
也就在这时候,楚叛儿的朋友北京秦大少秦川到江南来找楚叛儿,结果和武家兄弟们打得火热。
若非武卷儿的一个干姐姐看上了秦大少,也许秦大少和武氏兄弟会磕头换帖。
可秦大少自打知道那位芳名叫武翠娥、绰号“大秧歌”的女人一定要嫁他后,吓得落荒而逃。
秦大少在逃跑之前对楚叛儿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在看见过武卷儿这样的女孩子之后,再看‘大秧歌’,简直让我头痛。”
可秦大少的确不该逃跑。原因也很简单,有天夜里,秦大少不知怎的觉得武翠娥也蛮可爱的,就让她在他房里扭了一夜“大秧歌”。
不知是那晚秦大少多喝了几碗酒,还是朦胧的夜色使武翠娥变妩媚了,反正秦大少饱看了一夜”大秧歌”。而那是不能白看的。
始乱终弃,是不能饶恕的罪过。始乱终弃的小人,是不能放过的罪人。
于是武氏兄弟姐妹开始搜寻秦大少。武卷儿也离开了江南。
她始终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就好像他真的是条埃す罚疾恍加诟祷啊�
在楚叛儿想来,他在她眼中也许还不如一条埃す贰3讯籽劭醇豢槿馊痈惶蹩闪睦瞎罚翘趵瞎返钠ぞ褪前'的。
她和秦大少有说有笑的,他一出现,她的脸就冷了,这一点让楚叛儿尤其生气。
过了一段时间,楚叛儿就听说秦大少被逮着了。
秦大少死活不肯娶武翠娥,武翠娥又认定了非秦大少不嫁,双方就这么耗着。秦大少为了生计,只得做了伙计成了“二杆子”。他在榆林城里是自由的,可他休想逃掉。
楚叛儿这回来,就是想调解秦大少和武家之间关系的。
当然,他也很想再见到武卷儿。
只要能偷偷看她一眼,他就很满足了。他没有勇气面对她,更没有和她说话的勇气。
他已决定,这回离开榆林之后,就不再想她了,而且今生今世也不再来榆林了。
这就是楚叛儿在武卷儿面前,惟一的一点稍有“反气”的地方。
而这点“反气”中,孩子气的成分占了多少,就只有天晓得了。
i;.
*** *** ***
楚叛儿一提起二杆子,武雄镇就一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