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5、第十五章 。。。
胤禩对于小九小十一直没有来无逸斋读书感到非常奇怪,便问起小顺子。
“主子,九阿哥十阿哥感染了风寒,所以都没有去读书。”
胤禩非常奇怪,得风寒还能俩人一起得?他决定今天放学去看他们。
来到无逸斋却发现胤禛眼圈红红的,脸色非常难看。胤禩连忙走到他身边小声问道:“四哥,你怎么了?”
胤禛稳定了一下情绪,回答道:“昨儿去看额娘,她生病了,还很严重。”
胤禩心里想道:佟贵妃好像就是这一两年去世的,四哥又重新回到德妃身边,还要受她的气。心里虽这样想,嘴上却说道:“四哥,别太担心了,佟额娘一定很快就会好的。”
胤禛深吸了口气,点头说:“额娘一定很快就好了。”
胤禩紧紧握着他的手,重重点头。
放学后,胤禛要去看佟贵妃,书法课只能暂时停上了。胤禩去看那两个让他担心了一天的小不点。
到了小九的住处,这小家伙还躺在床上呢。两个大眼睛眨啊眨的。
胤禩坐到床边,问道:“怎么会受寒呢?”
胤禟脸红了红,不好意思的说:“没什么,真没什么。”
胤禩看他这样,心里的怀疑更重了,“告诉八哥,究竟怎么回事?是不是奴才们没有照顾好你?”对小九小十,他是真关心,这两个弟弟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先看到的亲人。
胤禟很不好意思的说出了真相,原来这俩调皮鬼跳到莲花池里捉鱼去了,结果鱼没有捉到,人却受寒了。
胤禩听了哭笑不得,这俩娃真是绝了。“行了,脸再红下去可以在上面蒸鸡蛋了。既然是你们自找的,我也懒得管你们了。好好休息,我再去看看小十。”
知道他们没事,他也就放心了。
胤禩二世为人,大概知道这个时期朝政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他懒得参与其中,每日读书之余,便是去给惠妃,卫贵人请安,有时和四哥一起去看佟贵妃,又或者与小九小十在一起。日子过得非常惬意。没过多久,发生了一件好事,康熙将卫贵人升为良嫔。胤禩心里自然高兴,母亲份位升了,对自己自然有好处。
而且胤禩深懂韬光养晦的道理,更从前世吸取经验,在众兄弟中,表现得既不突出,也不落后。
转眼到了十月,十月是胤禛的生日,因为佟贵妃的病,胤禛已经好久都没有开心过了,现在佟贵妃身体渐渐好了,胤禛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但是准备什么礼物就比较难办了,历年赏赐的金银珠宝,古玩玉器,胤禩都觉的俗气。四哥现在是自己最重要的亲人,胤禩对他的感情甚至比对良嫔,这个身体的额娘都要深,自己不想随便的应付了事。
想来想去,胤禩在纸上画了张Q版的画像,画的自然是他自己。他本来想画胤禛的,可是想起自己四哥那张冰脸,打了个哆嗦,还是算了吧。
画好后,叫来小顺子:“找人把这幅画上得图案绣到这方锦帕上,做好了爷重重有赏。”
小顺子忙接了过来,看到画上的胤禩,一个没惹住,笑了出来,胤禩大怒:“还不快去?”
“奴才遵命。”说完,跑了。
胤禩心想,自己是不是太没有威严了?
锦帕拿回来,不得不说这古代的绣娘就是厉害,绣得栩栩如生。胤禛收到礼物果然非常高兴,佟贵妃看了也笑个不停。胤禩被佟贵妃留下给胤禛庆生。正高兴着,康熙来了,众人连忙行礼。康熙问道:“小八,送你四哥什么礼物了?”
听了康熙的问话,佟贵妃不禁笑了:“非常有趣的礼物,皇上一定会喜欢的。”
康熙接过锦帕,亦是忍俊不禁。并说道:“小八,朕生辰也要同样地礼物。”
胤禩连忙应是。
谁知当小九小十知道此事后,也吵着要同样地礼物,就连温文娴淑的良嫔娘娘也要一份。
胤禩暗想:这是不是可以说成是一方锦帕,引起的血案?
想到这他便暗暗得意:还是爷的绘画技术好啊!
16
16、第十六章 。。。
胤禩的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至少没有兄弟来找麻烦。但这一日被康熙叫到御书房,可把他给吓坏了。
御书房啊,这可是康熙批阅奏章的地方,教他这么一个没有长大的阿哥来干什么?
给康熙行礼后,康熙问道:“听老四说你想派人到法国那边?”
胤禩愣了一下,他早和胤禛商议过此事,但是因为佟贵妃生病耽搁了,没有想到康熙今天问起来。
“回皇阿玛,儿臣听说白晋、张诚等六位法国传教士来到我大清,还献上了他们从法国带来的多件科技仪器和书籍。儿臣想这些法国人来我大清自然是仰慕我大清天威,他们来到这里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了解万分。而咱们对于法国,德国却所知极少,人口多少,面积多少,人民是否富足,军队如何,儿臣都想弄明白,因此儿臣想要派一些人到法国德国去看看。”
康熙想了想,说道:“派人过去就可以弄清了吗?这些传教士来我大清,朕都派人监视着。他们想对我大清了如指掌是不可能的。”
胤禩忙道:“皇阿玛英明,儿臣只是想知道这些国家在什么地方。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既然有法国的书籍供儿臣阅读,儿臣自然想派人到实地看看是否与书中所写一致。”
康熙笑道:“刚才说想弄明白人家的方方面面,这会又说想要看看与书中所写是否一致。来朕这打马虎眼来了?老实交代,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胤禩叹了口气:“皇阿玛,儿臣现在所讲句句发自内心,请皇阿玛恕儿臣无罪。”
康熙看他一脸正经,根本不像个六七岁的孩子,便也正经起来:“朕恕你无罪,说吧。”
胤禩整理了一下思路:“皇阿玛,您说我大清是不是国富民强,拥有无数的奇珍异宝?”
康熙答道:“当然,我大清珍宝无数。”
“那法国德国是否也国富民强珍宝无数?”
康熙想了想:“这个……。”
胤禩接道:“咱们对法国德国没有任何了解,儿臣还小,并不懂什么军国大事,只是前些日子偶然读到一句古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今我大清国富民强,自然不怕他国起心思,觊觎我大清的珍宝。但是皇阿玛您博古通今,历朝历代既有富强之时,亦有衰弱之时。儿臣想要弄清德国,法国的具体情况,想要知道他们是否百年千年后会是觊觎我大清珍宝的强盗。”
康熙想了想,觉得似乎有些道理:“那派人去看看就知道了?”
胤禩答道:“儿臣觉得这些传教士是不会把本国最好的东西拿给咱们的,儿臣就想派人去看看他们那里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他们珍宝无数,自然不会觊觎我大清,但若他们生活贫穷,现在我大清国富民强,他们自然不敢对我大清有什么歪点子,但若百年千年后我大清国力没有这么强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有不好的心思了。”
康熙一代圣君,博古通今,自然明白朝代更替的道理。虽然对于胤禩所说国力衰弱,受人觊觎觉得不顺耳,但也明白这是必然的。当年皇父之所以能够来到这北京城登基为帝,何尝不是因为汉人国家本身出现了问题,国力大减。再加上对中原珍宝土地的觊觎,使得八旗将士舍生忘死?
胤禩说得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庸人自扰。想到这康熙说道:“我大清与法国德国并未接壤,难道他们还能越国来打我们不成?”
胤禩答道“皇阿玛,儿臣读史时发现,当年的元朝幅员辽阔,有很多国家与他并未接壤,但也臣服在元朝的铁骑之下了。而且当年的郑氏乃是从荷兰人手中夺取的台湾。荷兰人是哪里人,估计和德国法国应相距不远,因此咱们对于这些国家才都不了解。儿臣查看明史,发现有个称作葡萄牙的国家长期租占我南边一个小岛。如果百千年后他们有异心,便会以此为据点来骚扰我国了。东瀛人觊觎我国已久,到我沿海城市烧杀抢掠,被称为倭寇。当年的明朝还有专门抗倭而成名的将军。我国国力强盛,他们尚敢抢掠,若是……儿臣绝不是危言耸听。只是今日读书多,想的也多。古人说居安思危,因此儿臣才与四哥商议,到那些不了解的国家看看,了解他们的国情,知己知彼。请皇阿玛恩准。”
康熙觉得胤禩话虽然说得不中听,但是出发点还是好的。尤其是居安思危这句话。康熙深以为然,他少年为帝,步步如履薄冰。当今太子虽然聪慧过人,但他并未经历过残酷的斗争,将来是否会成为明君还很难说。即便太子也是明君,但谁又能保证大清世世代代都是明君呢?小八说得不无道理啊。
“小八认为派谁前去?”康熙问道
“儿臣认为派皇阿玛信得过的人才好。这样的人才不会对皇阿玛有所隐瞒。还应派几个传教士,他们熟悉路途还能作为翻译。儿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
“儿臣认为应该把外国的一些粮食作物带回来,最好回来可以找片地专门种植,看看外国的粮食是否高产。如果可以种出高产又好吃的粮食,我大清子民再也不用担心灾荒了。”这康熙重视农业,还是投其所好的好。等到知道航线,自己再派人赚钱也不迟。现在自己没有任何权力还是韬光养晦的好。
康熙听后果然龙心大悦,连声说好。“小八能够想到天下子民,不愧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朕过几日便派一队人马出海。”
胤禩忙道:“皇阿玛英明神武。”
康熙笑道:“别忙着拍马屁了,回去要好好读书。朕知道你鬼点子多,会质疑先贤,懂得思考,这很好。但是还是要把先贤所著读熟背会,切不可舍本逐末,知道吗?”
“儿臣遵命。”
“那你跪安吧?”
“儿臣告退。”出了御书房,胤禩出了一身冷汗,和帝王在一起真是伤人啊!
还没走几步,胤禛走了过来,一脸担心的说:“我听说你被皇阿玛叫到了御书房,没事吧?”
胤禩呵呵一笑:“没事,皇阿玛答应派人到法国德国了。”
胤禛看他开心也笑了:“既然事情解决了,到四哥那里庆祝一下。”
胤禩点头说好。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