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有时也会说真话。他想起了弗农姨夫常挂在嘴边的抱怨——“2个喋喋不休的女人等于1000只呱呱乱叫的鸭子”——实在是足以登上德思礼家史的至理名言。
“是我想吵架吗?是她!”赫敏与秋张异口同声地说道。
扶了扶惊落鼻尖的眼镜,哈利审时度势,决定奉行“沉默是金”。
终于意识到不能再四处树敌了,赫敏决定缓和一下气氛:“秋张小姐,也许我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误会。也许,正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其实,哈利只是希望你交朋友慎重些,免得受到了不必要的伤害而追悔莫及。”
说完,赫敏瞪了哈利一眼。哈利对秋张的“如痴如醉”虽然没有弄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但也并非秘闻。
原本打算装鸵鸟的哈利只好说:“是啊。秋张,你很快就会发现,有些人做朋友明显比另一些更好……”
秋张冷冷地回应道:“‘在这方面,我可以帮助你’。你的下一句是打算这样说吗?”
哈利一愣,迷惑不解地看着秋张。
“你在火车上拒绝马尔福先生的‘友谊之手’时,说了什么都忘了吗?”秋张神色复杂地提醒道,“一个是具有‘传奇人生’的救世主,一个是声名显赫的铂金家族的继承人……这种事情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何况,你的隔间里还有一位胆大包天、什么都敢说的韦斯莱先生。”
赫敏忙站出来打圆场:“秋张小姐,马尔福家族是著名的黑巫师世家,也是传统的斯莱特林,他们并不如表面那样‘温良无害’。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吗?”
“航运,还有经商。”秋张对英国巫师界的名流绅士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塞德里克。
“航运?经商?是啊,他们当然要操纵那些‘御用文人’为自己沥粉贴金。难道,他们能承认自己的祖先曾是‘毛孔里流着污血的殖民者’吗?”哈利早已醋意大发,忍不住插嘴道,“怎么,你的‘朋友’马尔福没有向你展示伊丽莎白一世亲自颁发的勋章吗?”
虽然觉得哈利的语气过于生硬,赫敏也只好接过话题,说道:“那可是他们家族的传家之宝啊——《生而高贵:巫师家谱》里记载得清清楚楚。秋张小姐,你别看他们表面上衣冠楚楚,长相文质彬彬,骨子里都是对麻瓜的刻骨仇恨,心里暗藏着对非纯血巫师的无端敌视。”
“是啊,马尔福收藏了麻瓜女王颁发的勋章,并不是以‘女王陛下’为荣,而是为了彰显‘屠戮麻瓜’的武勇,铭记‘掳掠财富’的功勋。”哈利讨好地冲秋张笑了笑,算是赔礼道歉,“他们痛恨麻瓜,所以借着英国宗教纷争之机,组建海盗舰队,加入‘探险家’行列,利用黑魔法在海外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既害了麻瓜,又发了大财。”
“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海盗、海外探险家和殖民者纯属一丘之貉,彼此同气连枝。”赫敏乘机补充道。她知道,秋张这种东方巫师对“殖民者”一词是非常敏感的。
哈利与赫敏虽然都是在麻瓜界长大的小巫师,但是,不幸福的童年导致哈利更向往魔法界的生活,好强的性格也促使赫敏决心在魔法界定居。因此,他们的思想趋于向自幼生长在魔法界的小巫师们靠拢,立场也逐渐向“以巫师为本”的魔法界转变。
受麻瓜教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赫敏等人虽然保持着“日不落帝国”遗留下的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已经掺杂了“麻瓜弱小论”的意识形态。
他们赞成邓布利多校长的“保护麻瓜”的主张,他们支持凤凰社打击“伤害麻瓜”的食死徒的行动。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列颠岛上的巫师与麻瓜虽然“同生于斯、同长于斯”,但分属不同世界的人,各行其是,各安天命。
在赫敏和哈利看来,秋张,这位来自东方的小女巫受惑于马尔福等黑巫师的伪装,没有意识到他们犯下的滔天罪恶和骇人暴行。如同“迷途的羔羊”,徘徊在黑与白的十字路口,亟待“万能的梅林”指点迷津。
秋张当然知道伊丽莎白一世的历史地位。伊丽莎白一世是麻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国女王,在位44年,终身未嫁,是都铎王朝第5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这位女王聪明绝顶、长袖善舞,即位后成功保持了因宗教分歧陷入混乱状态的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她依托黑奴贸易、圈地运动和海外探险掠夺,改良币制,成立东印度公司等伦敦金融城行业商会所下属的特许公司,大力推行外贸和重商主义,使英格兰“兵强马壮、民富国强”。在她的执政时期,英国文艺复兴运动达到了顶峰,涌现了包括威廉莎士比亚在内的许多著名人物。
伊丽莎白一世不仅是英国史书盛赞的“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荣光女王”(Gloriana)和“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更是世界史上的大名鼎鼎的“海盗女王”。
她重视海军建设,鼓励海外探险掠夺,开辟了北美殖民地。她纵容针对西班牙的商队和殖民地的海盗活动,曾亲自到海盗船上给海盗头子德雷克授予骑士称号。她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发表了英国历史上与温斯顿丘吉尔齐名的著名战前演讲,使昔日的偏僻小邦英格兰大败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无敌舰队”,一跃成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
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之下,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为后来的“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在英国麻瓜史书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在巴希达巴沙特等巫师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她的时代有着相同的称号,对不列颠岛上的巫师们同样“意义非凡”。
伊丽莎白一世的父亲亨利八世爱上了她的母亲——凯瑟琳王后的侍女安妮博琳,并以“无男性继承人”为由向教皇提出了离婚申请。然而,历时6年,均未得到梵蒂冈教廷的批准。
你傲慢,我偏见!曾经将大批巫师送上火刑柱的虔诚的天主教徒亨利八世宣布,自己与罗马天主教教廷决裂,建立起脱离了罗马天主教教廷的圣公会,自任教会最高首脑。后来,王后的女儿玛丽一世再次复辟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随之展开了腥风血雨的宗教报复。伊丽莎白一世侥幸逃生,而后从姐姐手中继任了女王之位。
即位后,伊丽莎白一世立刻恢复了倾向于新教的圣公会的国教地位,以立法的方式否定了罗马天主教教皇,确立了国王是圣公会最高统治者的法律地位,从政治上彻底断绝了梵蒂冈教廷与英国皇室的精神隶属关系。教皇为此震怒,宣布给予她“破门律”的惩罚——他的父亲亨利八世曾获此“殊荣”。(注意,立法)
在信奉“君权神授”的年代里,被教皇开除教籍,宣布放逐,会从根本上动摇西欧君主的合法统治地位,让世俗权力为之旁落。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他被施以“破门律”后,被迫光脚单衣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终于乞得教皇的“原谅”,否则,一年之内他的臣民都会解除对他的效忠宣誓。
地理影响历史,历史塑造文化。此时,马丁路德的新教徒在欧洲大陆点起了“星星之火”,而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造成了初显颓态的罗马天主教教廷鞭长莫及。再加上伊丽莎白高超的政治手腕,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牢牢把持了国家的经济大权和圣公会的统治权,以折衷的方式,让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无法兴风作浪。
这项宗教变革对不列颠岛上的麻瓜和巫师都“影响至深”。伊丽莎白一世宣布,“只有一个耶稣基督,这是唯一的信仰,其余的一切争论都是小事。”实际上,她只看重臣民对她和她治下的英格兰的忠诚。
从此,麻瓜们在思想上不再把宗教当回事;在政治上一直把宗教当回事;在行动上不得不把宗教当回事;在经济上不可能把宗教当回事。
这对当时的英国巫师来说,伊丽莎白的宗教宽容政策不啻于“梅林福音”。
伊丽莎白一世允许天主教徒在家中保持信仰,使得巫师们在外以“异教徒”的身份招摇过市。在家中,巫师们也可假戏真做,悄悄使用魔法,不再因“鬼鬼祟祟的行为”而惹人注意。至少,热衷于“狩猎魔女”的天主教徒们不得不收敛了许多。
如果说,伊丽莎白时期里,赫奇帕奇从猎巫的恐惧中松了口气,拉文克劳开始安心于魔法研究,格兰芬多为教廷走狗的退却而欢呼雀跃,唯利是图的斯莱特林则发现了时局动荡中的“致富良机”。
他们狐假虎威,打着“忠于英格兰”的幌子,裹着麻瓜商贾的外衣,出没于城镇乡村,伺机坑蒙拐骗;他们铤而走险,高唱着“上帝保佑女王”,加入冒险家的行列,扬威于异国海外,以黑魔法为自己敛财,顺便为女王陛下“效力”。
伊丽莎白一世为人谨慎,在颁发荣誉和授予显职时极为慎重。在她44年的执政生涯里,在英格兰只授予了八个贵族头衔,在爱尔兰只授予了一个爵位。马尔福能够得到她所颁发的勋章,看来确实是“功勋卓绝”。只是,殖民者的赫赫战功之下,必是斑斑血泪、累累白骨。
如果说,东方的汉武帝抗击匈奴的举动引发了一次重要的欧亚民族大迁徙,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最终导致了辉煌千年的罗马帝国的灭亡和金发飘飘的日耳曼蛮族的崛起。那么,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改革造成了教廷在不列颠岛的势力真空,使得被猎巫教士打压地畏首畏脚的巫师们有了喘息之机。
黑巫师们趁机融入了风云变幻的麻瓜界,并且迅速发展壮大。他们抢掠了数百年,完成了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他们漂白了上百年,购田置地,投资兴业,将经济触手牢牢扎入了资源充沛的麻瓜之中,最终确立了自己在魔法界与麻瓜界之间互通有无的经济地位。
比起自由的上古魔法时期,伊丽莎白时期的巫师界更为富足;比起梅林的中古魔法时期,伊丽莎白时期的巫师界更为兴盛;比起四巨头的战争时期,伊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