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迎客楼”,宛宣看到酒楼里面冷冷清清的,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在吃着饭,虽然,伙计们还是很热情的招待着,但是,看得出来,每个人都愁眉苦脸的,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
赵掌柜的看到宛宣他们过来,赶紧迎了上去,带着他们进去内屋,泡上茶,放上点心之后,就很失落的说着,你们也都看到了,这个生意实在是一落千丈了,如果在这样下去,说不定“迎客楼”就要关门大吉了。
宛宣心里感到很惊讶,想着。现在“迎客楼”里面的生意实在是差了点,但也没想到却要到了关门大吉的地步了。
一会儿,大家就都坐不住了,想要去看看“醉香楼”里面的调料到底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没想到,赵掌柜要亲自带着宛宣他们去“醉香楼”里面,还有点自嘲的说着:“上次“醉香楼”里面的钱掌柜也亲自来到“迎客楼”里面来探查军情,想要知道“迎客楼”里面的调料是哪里来的,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我赵某人要去他们“醉香楼”里面去探查军情了啊,哎哎”!
宛宣他们去“醉香楼”,门口还是上次瞧不起宛宣他们的那两个伙计站着,他们并没有认出宛宣他们,或许是看都没看他们一眼。
只是看到赵掌柜,就用冷嘲热讽的语气说着:“哎呦,赵掌柜啊,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啊。您“迎客楼”的生意还好嘛,您是来吃饭的还是。。。。。。,嘻嘻嘻嘻。。。。。。”。
宛宣听到这种人说话,就感到一阵气闷,真想甩过去一巴掌,在踹上两脚。。。。。。
(作者:宛宣啊。淡定,淡定啊,这不是咱们的地盘啊,伤不起的啊!)
赵掌柜鸟都不鸟他们。直接带着宛宣他们进去,对着他们的小二吩咐要一间包间。就跟着小二上去了二楼。
宛宣本来是想着在楼下吃,可以看看大家对“辣椒”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不过,看到楼下那鱼龙混杂的样子,真心不敢呆着。而且等一下,自己还要研究一下是不是辣椒哪,还是在包间里面比较方便。
进入包间,坐下来之后,赵掌柜就开始和宛宣他们介绍那几样菜是有加入那种调料的,直直的都把它们点了上来。
有“香辣豆腐、香辣鲤鱼汤、香辣猪肉、香辣白菜、香辣鸡、香辣豆角。。。。。。”等等。听到宛宣是香辣的菜名,在心里面就百分百的确认是辣椒了。
不知道,“醉香楼”是从哪里得来的辣椒,好像历史上辣椒是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的,没想到,在这个架空的类似于唐朝时代的地方,既然这么早就有了辣椒的出现。
菜肴上来之后,宛宣仔细的看了一下,果然是辣椒,扁圆形的深红声的,“醉香楼”的厨师似乎不会加辣椒,即没有切,也没有爆,虽然红艳艳很惹人喜爱,但是,这样下来,辣椒的辣味就全没有释放出来,味道会差上好多的。
菜肴上来之后,小二还在旁边介绍着:“这个红艳艳的叫着“番椒”,是我们主子从海外的蛮人那边拿过来的,它的味道香辣无比,是我们现在任何一种调料都比不上的,赵掌柜的,也就是你,我们钱掌柜的才叫我告诉你的,别人,我还不说的,呵呵。。。。。。”。
宛宣看着满脸得瑟的小二,那个憋屈啊!看着赵掌柜不为所动的神情,在心里深深的呼出一口气。
等到小二走后,赵掌柜才叫宛宣他们尝尝看,不用去理他们,他们就是这样登高踩低的人。
宛宣先舀起一勺子香辣鲤鱼汤,吹一吹,先仔细的闻一闻,只感觉到一股鲜香之味扑鼻而来,喝一口,仔细的在味觉中品尝着,一股麻辣鲜香之味涌入,让人直感到从心窝里面暖了起来,全身暖和暖和的,难怪那么多人来这边吃,冬天里面喝上这么一锅麻辣鲜香的汤,整个人都愉悦了起来。
宛宣看着同样在这些品尝的梦瑶,用眼神询问了一下,看梦瑶是否知道辣椒。
梦瑶仔细的沉思了一下,慎重的点了点头,说:“以前,我爹爹有和我讲过,在西域胡人的地方,有见到过番椒,好像还有叫“海椒、辣子、辣角”。这个番椒不但可以用来做菜,而且在药理方面也有很大的用处,它内用能够活血消肿,外用可以治疗冻疮风湿痛,腰肌痛等等。因此,当时,我爹爹想要带一点种子回来种,可是,他们那边的规定却是外族人不能不能携带番椒离去,所以,我爹爹也就没有拿回来了。”
宛宣听着梦瑶讲着,想着辣椒在历史上,好像是明朝末年从西亚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新疆、甘肃、陕西等等城市的。不过,怎么现在就有了,西域胡人那边应该就是新疆、甘肃、陕西等等偏西的地方,这个架空的墨国还真是奇怪啊!
赵掌柜看着,宛宣和梦瑶知道这个番椒是什么,激动的就要询问她们,宛宣急忙嘘了嘘,小声的说:“小心隔墙有耳。”
赵掌柜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招呼着宛宣他们多吃点。
正当宛宣他们正在品尝着“辣椒全肴”的时候,外面传来了一个极具威力的大嗓门:“哈哈。。。。。。哈。。。。。。,赵掌柜啊,没想到,您老竟然来了,怎么样啊,我们这边的菜肴好吃嘛,上次,我去你们“迎客楼”,您老送了我免费的一道鱼汤,今天,我也送您老一道来了。”
话还未说完,宛宣就看到一个,滚圆滚圆的中年男子,打开了门,一晃一晃的朝着宛宣他们走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端着一个盘子的伙计。果然,有什么伙计就有什么掌柜的啊!
赵掌柜慢悠悠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鞠了个躬,温和的笑着说:“我们不过是来尝尝看您酒楼里面的菜肴的,当不得您怎么大的礼,不过,您老要送,我们当然不客气的收下了,不然,您老,还以为我们不给您面子哪,呵呵。。。。。。”。
宛宣感觉到方圆四周都充满着杀气,赶紧埋头苦吃,这个情景真不是自己所能适应的啊,还是,快点吃完,快点闪人。
吃完后,宛宣他们回去“迎客楼”,就开始思考着要怎么办了。既然已经确定了“醉香楼”里面的调料就是辣椒了,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想从“醉香楼”里面拿出点辣椒,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就算宛宣有空间,还会一点辣椒的制作方法,可苦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可是“醉香楼”里面他们从哪里得到那么多的辣椒啊,怎么会有那么多,而且这样无规划的用着,一天就得用掉好多的。
不过,想一想,这边毕竟属于江南水乡的地方,人们或许只是喜爱新事物而已,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新事物的热潮过后,应该就不会这样了。所谓“乡音难改”,大家的饮食习惯也是很不容易改的。
但是,现在主要是“迎客楼”,这段时间里面怎样运行的过来,怎样让大家不忘了他们酒楼的味道,等到时间过后,大家说起这边的酒楼,“迎客楼”还能够首屈一指。
宛宣和赵掌柜他们讨论了好久,最后决定,宛宣他们家供应的“五香”,继续在酒楼里面用着,宛宣还梦瑶回家尽快研究出“十三香”,“迎客楼”里面的大厨也去想一些菜式,以后加入“十三香”之后,成为招牌菜。
宛宣他们回家后,就和梦瑶开始马不停蹄的赶制着“十三香”。没办法等到“木香”在外面生长大了,宛宣直接把它种在空间里面,那天晚上就都可以收了。
虽然梦瑶知道做“十三香”需要“木香”,但是,宛宣和她说,实在没有“木香”,也没有办法,少一种,我们在用别的去相互配一下,多尝试几遍,看一看能不能成功。其实,宛宣是在先把“木香”给研磨好了,等到最后步骤在加进去。
☆、第四十章 调料风波(下)
宛宣仔细的回想着,以前外婆在做“十三香”时候的步骤。记得外婆曾说过制作“十三香”的第一和最主要的步骤就是要选料,而且原料一定要醇香滴,然后配比一般都是:花椒、大茴香各5份,桂皮、三奈、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包好。
不过,这边没有什么无毒又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只能把它们放在竹筒里面,密封好。
而且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仔细的存放,还要防止香料“回潮”或走味儿。
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丁香、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诱变性,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宛宣仔细的先把做“十三香”的步骤给回想,写下来,在和梦瑶一起做调料的房间里面,一种草药一种的研磨起来。
边研磨着,宛宣还边回想着前世外婆做“十三香”的时候,都是怎么样的。
还边和梦瑶唱起了前世外婆做“十三香”时候,经常唱的词:小小的纸四四方方,东汉蔡候造出纸张,若问纸张有何用,各位听我说端详,记者用它写稿件,作家用它来编文章,工程师用它画图纸,医生用它开药方,纸张落在我的手,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
上好花椒和大料。陈皮肉桂加良姜,丁香木香亲哥俩,同胞姐妹是大小茴香。买回家中把菜做,鸡鸭鱼肉都喷喷香。
夏天热,冬天凉,冬夏离不了这十三香。亲朋好友来聚会,扎上围裙就下厨房。煎炒烹炸味道美,人人夸你手艺强。可赛王母蟠桃宴,胜过老君的灵丹香。
宛宣正在自娱自乐的唱着,梦瑶在旁边听得稀里糊涂的。心里直冒问号。。。(⊙_⊙?)。。。?什么是记者、作家、工程师、医生。。。。。。?
去问宛宣,宛宣正想来一句:“猫了个咪,你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啊!”
突然反应,自己也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了啊,只能冏冏的对着梦瑶干笑了几下,不解释,自己理解。。。。。。
宛宣和梦瑶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