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是不愿意搬出去的。他现在需要清静。《射雕》三部曲完成了。是不是该把其他几本也写出?
还有,《诗刊》头版刊载了黄昏的组诗之后,好像反响不错。是不是也借此东风,再鼓捣一点纯文学的东西出去。顺便混进作家协会?
他现在苦于没有一个合适地与自己才华相配的文化身份。一说黄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个影视大亨。再想到的就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者。连作家都不是,想想就让人郁闷。
王茹要搬出去,很好,很好,好得不能再好!这下世界清静了。
黄昏索性出钱为王茹在城里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的房子,虽然那女人说不够大不够派,但一百多万是实实在在地花出去了,户头也是她的名字。这下应该满意了。
不过,她还干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买了房子之后,王茹飞回上海一趟。直接下命令给南中同学,让他务必在三天之内将自己的那辆BMW…X5开到北京去。这是黄总的指示。
然后,王茹又很满意地坐飞机回北京去了。
可怜的小猫也不过刚拿驾驶执照,手艺生疏无比。一摸方向盘紧张得不行。从上海到北京的三天让他永生难忘。
这一日,黄昏刚起床就看见外面有一个浑身肮脏的头发蓬乱的家伙扑进来,抱住自己就一通大哭,“老板啊!我终于见到你啦!你交代的事情我都办好了。55555。”
听完小猫的哭诉,黄昏这才明白过来。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可恶!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小猫,既然你来了。就先不忙回上海。在北京呆一段时间吧。对了,王茹那边刚买了房子,你也知道我工作忙,你就过去帮帮忙?”
“救命啊!老板,我舍不得你的说。”小猫立即哭号起来。
王茹是安顿下来了。林玉婷却来了,一身牛仔,背着一个破旧的背包:“我来了,给我一个工作计划。”
“很好,三个月时间,我手下的资金和人员都由你来调配。给我弄一台娱乐晚会出来。”
“OK!”
“还有,我要闭关。任何人不许走近我三尺之内。”黄昏说。
第五卷 新一年
第十七章 去年的两件事
黄昏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全靠金庸老先生的《飞狐》系列两本和《射雕》三部曲。这也一举奠定了黄昏在武侠小说界的不可撼动的至高地位。他可以预计到在以后的几十年之中,自己所拷贝的小说将会如何被人津津乐道。
一个作家,一个写手,或者推而广之,一个男人的价值也许要等到盖棺的那一天才可以定论。同时代的人是看不到他们身边的高峰的,因为,高峰之所以成为高峰,是因为他大大地高出同辈人一截,让人看不清全貌。
你站在他身边只能感觉到他的阴影和压力。只有让时间将他慢慢往后推,推到一定的距离,你才愕然发觉,那山是如此地高。简直直插云霄,白皑皑地积着冰雪,在阳光下闪烁出刀子一样的寒光。
一年半之中,黄昏写了五部武侠小说。业内自有评定。
《雪山飞狐》,武侠和推理小说的完美结合。精致的结构如同头盖骨一样找不到一丝缝隙。
《飞狐外传》,一本真正的武侠小说。书中的主角是真正的侠客。
《射雕英雄传》,成熟的写作手法,成熟的武侠体系。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神雕侠侣》最佳武侠人物形象。
赞誉者有之,崇拜者有之,谩骂者有之。但谁也不能否认黄昏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但《绮天屠龙记》一出,反对的声音却多了起来。不为其他,实在是主角张无忌的性格太让人生气。一个绝代高手,一个魔教教主,却有者一颗软弱而摇摆的心。这让看惯了痞子类型和不肯分毫吃亏光占便宜地主角的读者大为不满。
这本《倚天屠龙记》刚一出完便被有心人大肆攻击。当然。也有忠心的黄昏粉丝反唇相讥。一时间,网络文学论坛上狼烟四起。制造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和所谓的评论界大神。很多文章都被网站珍而重之,纳而藏之。每到网站升级或者被人黑客攻击时,第一时间做这些评论文章的备分。因为,没有这些文章,文学论坛肯定会失色不少了。
回头盘点一下刚过去一年在文学上的收获,黄昏想了想还真有不少有意思地事情发生。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发生在去年七月最热的几天。大家都知道。暑假是各行个业生意最火暴的黄金时间。黄昏的《射雕》三部曲付梓,由大陆最大的出版社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简体。当这个消息传来,黄昏简直乐昏了头。虽然对那时的黄昏来说,那点稿费不算什么,但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他还是知道的。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也出得滥了,但至少还保持着大家出版社的风范。出的书有一定水准,而且那装帧和首印数也不是一般地小型文化公司可比的。
能够在他们那里出书的大多是纯文学书籍,也就是说,得到他们垂青的大多是文学界的大家。黄昏这次居然得到他们的垂青。这已经足够让他高兴了。
书一出。黄昏叫对方给自己寄来十套样书,自己珍藏了一套,剩余的到处送人。
书刚一出完,又出了一件很喜剧的事情,某日,黄昏挂上很久没用的QQ,突然接到一个人的消息。说是台湾某出版社的编辑,让黄昏火速联系他。
黄昏心中奇怪,自己平时没和台湾那边打交道的。就和那编辑谈了几句。
那编辑倒是很客气,说想出黄昏的武侠小说,希望黄昏赐稿云云。
黄昏一听非常高兴。他想了想,自己好象还真的没在台湾出过书。而且,台湾那边知识产权法非常完善,不象大陆这边盗版漫天飞。想来自己的书台湾读者也不熟悉。黄昏的理想很大,“有华人的地方就应该有自己的书”。能够在台湾推广一下自己也是一个不错地选择。
于是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双方开始谈出版的细节。
那编辑说,“黄先生能不能先给我你的大纲。”
“我的书好象已经出完了,还要大纲?”黄昏很是奇怪,这编辑的脑子是不是进了水?
“这是程序。”那编辑解释。“我需要拿这个大纲来看看,究竟有没有市场价值。”
黄昏有点生气了,价值?难道我在大陆这么大的销量就体现不出自己地市场价值?便没好声气地回答:“大纲我可以写,你要出我那一本?”
“就《射雕》三部曲好了。”那编辑回答。
“好。”黄昏答应。看来,那小子也是有眼光的,“能不能谈谈稿费的问题?”
“恩,这么说吧。黄先生是新人。我们这边暂时为您开出的价格是千宇八十,且不含税。”
“新人?”黄昏有点懵了。自己现在还算是新人?不过,想了想,自己出道也不过一年多,算是吧。再说,现在对他来说,钱还真不是问题。能够让台湾同胞早日看到自己的书,就算不要钱也没关系。反正,现在老子要的是名气。
想了想,黄昏便同意了。问,什么时候可以出书。
那边回答说还是个未知数,要过三审核的,这是程序。要三审通过才能排上出版日程。
三审就三审吧!反正在哪个出版社都是要审核的,这大家都理解。
不过,后来,一看到那边传过来的出版合同,黄昏气坏了。
这简直太伤害人的自尊心了。
台湾那边出版的书籍主要是直接面对租书店,各大出版社都有自己的铺书渠道。租书店的书有一个很大特点,纸张特别厚,宇印得特别大。厚厚地一本小说。其实就真实内容而言也不过六万多字而已。不象大陆这边,一本正统出版的书籍,怎么着也得有二十来万模样。比如《射雕英雄传》一共百万宇不到,大陆这边四本就出完。到了宝岛同胞手里就要被活生生地拆成十多本。无它,唯利益趋势耳。
这还可以理解。
合同是这样描述的。
黄昏先要交十二万宇的稿子,这宇数可以出两本。这两本书的稿费还不立即支付,要从第三本开始才一本一本地付钱。直到书出完。稿费才能拿完。而且,编辑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效果随时决定,这套书是否在情节上做出大调整或者断尾。
这样的合同对一个新作者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妥当。
问题是,黄昏本就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物。立时气得不行。他知道自己手中这几本书地价值。现在被人当成大白菜摆在地摊上贱卖,简直就不能容忍。
他也懒得再理睬那个编辑。对于来自台湾的出版社他也敬谢不敏。
后来,黄昏的书一直没在台湾出版过,虽然根据他小说所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在那边红得发紫。
这一直都是他心中一个巨大的遗憾。
第二件事情发生都有点突然。是这样的,某名牌大学的一个女硕士也写了一套武侠小说。此女文笔道也十分精美,以前估计是写美文和言情的。这回见武侠小说市场被黄昏一带动,全面复苏。见猎心痒。也弄了一个系列。
书真不错,不过味道有点奇怪。怎么读都觉得不对劲。
黄昏也仔细拜读过几天。最后终于恍然大悟。这是什么武侠小说?分明就是披着武侠皮的言情小说罢了。
这个时候,黄昏在写手圈中已经是大师级别的人物,神圣而不可动摇。很多人都以被黄昏看中而为荣誉。
加上黄昏这个人有地时候非常热心。去启点看书地时候,经常爱用本尊号在一些还看得过去的书上留言。
刚开始的时候还被很多读者投诉到站里去,说是有人恶意注册黄昏大神的马甲,到处招摇撞骗。见事情闹起来,站里才出来辟谣,说那个ID确实是黄昏的本尊,大家不要误会。
于是。黄昏的留言很快就被这些作者至顶加精华。
更有作者在自己书的简介中什么都不说,直接来上这么一句,“本书黄昏先生看过,他说‘很有意思,故事不错’”然后,下面的帖子置顶上赫然是黄昏同学灌水的痕迹。
此书遂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