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启-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写这个故事梗概时黄昏很是下了番心思。

他本来想照搬《辛格勒名单》的全部剧情。不过,考虑了再三,这样做有很大后患。首先,《辛》剧的故事场景是一个集中营。虽然,日本侵略中国时也建立过很多集中营,比如山西的矿山。但《辛》剧的故事内容是一个德国人救助本国犹太人的故事。如果整体移植剧情,黄昏不认为小鬼子有那种人性的觉悟。众所周知,来中国开矿山办企业的鬼子,那一个不抱着一个掠夺的心思。手上的血债只怕不比前线的军人少。

如果将那个老板换成中国人。中国人当汉奸,反而去救中国劳工,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一份历史文献触动了黄昏的灵感。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一家德国水泥厂因为本国和日本是同盟国,日本军不能进入厂区。两个留守护厂的德国人大量收留难民,在大屠杀期间一共使两万多中国人免遭日本禽兽的毒手。

这段历史一直被时间的烟云所笼罩,近年才被人从厚厚的卷宗间挖掘出来。

辛格勒救了几万犹太人的命,被以色列尊称为义士,立碑树传,以供后人敬仰。

黄昏觉得是该为那个德国人立传的时候了。他们的名字是辛德贝格和卡尔。京特博士。

水泥厂的名字是江南水泥厂。

故事的两个主角换成中国人,美籍华人夫妻。水泥厂名字不变,还是叫江南水泥厂。因为二战初期,美国和日本还不是敌对国,双方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虽然日本的南进政策触动了西方国家的利益,美国和日本一战势在必行。但长期的保守主义让美国迟迟决定不下动手的日期,并且,美国资本家有一中恶劣的品质。不问善恶,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双方交恶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还在源源不断的供应日本战争物资。

因为这对夫妻是美国人的关系,水泥厂的美国星条旗让这里成为南京这座人间地狱中一块小小的绿洲。

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那对夫妻大量吸收难民进厂,以职员的名义保护起来。

与此同时,日本军队也开进工厂,名义上是保护友好国国民的财产,实际上是就地监视和管制。毕竟,水泥也是一种重要的战争物资。

为了保护苦难的同胞,那对夫妻不停生产水泥,并且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日本军方,并且拿出自己全部财产向日本军队购买合格的劳力,以便救到更多的人,直到破产的那一天。到最后,小小的一个水泥长居然收容了两万多难民。

终于,大屠杀结束了。

南京血流成河。

水泥厂不出意外的倒闭了。

和《辛格勒的名单》上的最后一幕相同,男主角痛苦地看着外面满大街的尸体,看了看自己的汽车,说:“我本该用这车再去换几条人命地,我本来可以的。”

说完,那个男人不禁潸然泪下。

在他离开的时候,所有被他救助过和帮助过的人都默默地排成两行,目送着夫妻二人的离去。

“我写不好。”不一天,路恭行打电话过来。

“为什么?”

“太沉重了,我写得喘不过气来。”

“你进入状态了,好,就是要这样。”黄昏对着电话大叫:“我恳求你,好好写吧!”

路恭行在那头沉默了半天,说他看到黄昏发表在《收获》上的那篇《情人》,很喜欢。

作家大吼:“可恶,你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你为什么不自己写?为什么?你不知道吗,写这种剧本是会死人的?我受不了啦!”

“知道为什么选你?”

“……”

“想把你写死,然后我就是最好的。”黄昏恶毒地说,“现在放弃还来得及,我找其他人。”

“不。”

“Why?”

“就算是死了,我也要完成。”

“好,很好!”黄昏知道和这种高级知识份子打交道应该抱着什么态度。他说:“我欣赏你。如果写不下去,就摸摸你的心。头顶三尺有神灵,神会指引你的。”

“给我个片名?”

“为什么?”

“给给名字,我就有灵感。”

“《南京,1937》。”

本来,黄昏想取《血色残阳》、《血火地狱》等等空洞而眩目的名字。但想了想,这么做简直就是一种亵渎。

在历史的面前,人类应该敬畏。

地点:南京;时间:1937。

就这样。就这样。

一周,仅仅一周,《南京,1937》的剧本就弄好了。

作家路恭行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衣服更加邋遢,头发和胡须都乱糟糟地堆在脑袋上。口角流着涎水,说话中声音带着痰音。

他面色苍白得像半年没见阳光,颧骨高高矗立,尖刻而僵硬。

那双目深邃无底,像是蕴涵着无限的悲哀。

他用颤抖的手将一大叠稿子放在黄昏手里,喘息半天才说:“写好了。幸不辱命。”

“谢谢。”

“应该的。”

二人双手紧握。

往日的狂妄和张扬都看不到一星半点。

这是一个沉重地时刻。

——————————————————————

《南京,1937》的剧本弄好,算是一块石头落地。

同期,《热血男儿》在东海大学开机。

新学期正好开始,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过来看拍戏现场。看以前高不可及,现在却近在眼前的明星们。

第一天的拍摄就很不顺利。

因为是一个小成本电影,总投资也不过一千多万,其中明星们片酬占大半。所以,场面并不是很大。大多数的场景都发生在东海大学。为了压缩成本,杨柳将剧本中的那只小球队改成了一只大学生为主的职业队,也不管什么国情不国情,合理性有多少。反正是编故事,正好适合在这里拍摄。

演员们都很职业,也不需导演多说,该做什么做什么。

只黄启发有点麻烦,他虽然武打出身,篮球比众人都打得好,可就是不懂得该怎么拍戏。一对着镜头就心慌,心又跳了,脸也红得像一只烂苹果。张中看到他那副脸红脖子粗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大骂:“启发,你怎么回事情。再这么干下去,以后你只能做特型演员了。”

“什么特型演员?”黄启发问。

“干脆以后只演红脸的关羽好了。”张中挖苦,“对了,猴子屁股也可以去客串一下。”

“你……”黄启发不干了,捏着拳头,“导演,你这是欺负人。”

“怎么你还想打人?”张中大怒,他这个导演做得憋屈,虽然手下有一批当红明星,可个个脾气都不太好。很多人都跟黄昏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说又不是,骂又不是,完全没有做导演的快感。

他骂道:“我是什么导演,不过一个管家婆而已。你们都是大牌了,爱怎么演就怎么演好了。我不管了。”大家都上来劝解,说导演您也太过了点,人家不过是一孩子,犯得着生这么大气吗。

黄昏正好看到这一幕,上前笑道:“大家都别闹,说句实在话,我对这部电影没什么期待。大家来拍这部电影,不过是给大家找点事情做做。一来是锻炼队伍;二来陶冶情操;三升华精神境界。”

    第五卷 新一年

第五十一章 镜头感觉

“可黄启发的镜头感太差了,完全没有做明星的自觉嘛。”孙芊芊检举。虽然多一个异性追求者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可被一个废物缠是也件让人烦恼的事情。

“是啊是啊。”花泽类推波助澜,心中暗爽。

至于镜头感,在黄昏的理解中就是在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让摄影师捕捉到适合影片所需要的画面。

科班出身的演员通常都知道自己在一个影片中应该扮演何等角色,应该有何等得体的举止。

半路出家的演员刚开始拍电影时很多人都摸不着北。因为篇幅限制,电影不像电视剧那样有大量的篇幅让演员去表现自己。电影上,很多演员总共才几个场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确需要很强的镜头能力。

有的演员非常有天分,刚拍戏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这种人通常受到导演的喜爱。

不过很显然,黄启发属于后者。

在《热血男儿》中,东海大学的体育馆作为主要拍摄地点,有大量的镜头都在这里拍摄。其中包括大量的日常训练镜头,主场比赛镜头。日常生活镜头。

今天的分镜头剧本的故事是,黄启发被原效力的球队交换到这个小球会之后,他第一次来到体育馆报到。正好碰上球会在孙芊芊的带领下进行训练。其时。队中第一主力。中锋花泽类地一个朋友因为黄启发地到来而丢掉了主力控球后卫的位置,心怀不满,决心给黄启发来一个下马威。

当时的镜头是这样。正到孙芊芊领着一群队员在体育馆练得热火朝天时,黄启发进来了,四下顾盼,问:“哪一个是教练。”

其时,花泽类迎上去,挑衅,“小子。你新来地吧,后卫?可惜我是中锋,你们后卫的天敌。要不,我们玩玩。赢了我,就让你进队。”说完话,就约黄启发一对一斗牛。

对话应该是这样。

“小子,想加入我们必须有实力,来打败我。”

“没兴趣,我找教练。”黄启发扮演的是一个懒洋洋的即将退役的球员,对这种年轻人之间的义气之争没什么兴趣。

“这个队没教练。教练已经走了,现在只有代理。不过,没有人能够帮你。赢了我,你才能被承认。”

于是二人开始斗牛。

然后,短期代理教练孙芊芊出场。她本是队中的队医。因为实在找不到教练,她只好短期代理。

……

可就怎么短短两句台词,黄启发念起来味道极其古怪。

生硬且带着一丝微微地颤抖。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认为他不过是带着地方口音的缘故。也不在意,实在不行,将来有配音演员。

问题是,黄启发大概是太想演好这个角色,那副认真的表情简直让人感动。虔诚得好像一个面对GOD的教徒。只差流下几滴热泪。

完全和黄启发要扮演的那个人物性格不对路。本来,那个角色不过是一个准备在一个小球会混上一年就回家混吃等死的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