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舅舅年轻时就很擅长书法。看见芳名册上的名字,节子忽然想起,那“一”字的收笔法与舅舅的手迹很像。而舅舅写的横也会像那样稍稍上杨。也就是说,田中孝一的“一”,和显一郎的“一”有着共通之处。舅舅年轻时临華的一直是中国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字帖。

    节子心想,大概是自己来到这座寺院之后一直在想舅舅的事情,这才产生了幻觉吧。这世上字迹相像的人有很多,不过能在舅舅最喜欢的寺院里,发现与舅舅酷似的字迹,节子还是很欣慰的。可惜名册上没有写字人的具体信息和地址。

    似曾相识的字迹让节子怀念不已,她不禁向老人问道:“这位游客是远道而来吗?”

    老人兴味索然地扫了一眼田中孝一的名字,回答道:“这……我不太清楚啊。”

    “这一页的客人都是哪天来的呀?”节子继续问道。

    “嗯……”老人眨了眨眼,看了看签名的顺序后说道,“大概十天前吧。”

    既然说是十天前,那这位老人可能还记得签名的游客。这里的游客并不多,应该不是很忙才对。

    然而,面对节子的问题,老人低声回答:“不,我们这儿的游客还挺多的,怎么可能记得住啊。”

    节子只得作罢,离开了小屋,原路返回。今天的节子总是忍不住想起远在天国的舅舅。带领自己走进古寺世界的人正是舅舅,也难怪她来到此地会浮想联翩。不过,也许是这番秋日古寺的景色,让她触景生情,思念起了故人吧。

    节子与丈夫约好,今晚在奈良的旅馆会合。丈夫说,他参加完京都的学术会之后,会在八点左右抵达奈良。因为多云的关系,天色看上去比较昏暗,但其实才刚过下午两点。

    她又回到了西京车站。她本应该立刻折回奈良,可总觉得提不起兴致来。她原本计划好要去秋筱寺、法华寺,再去佐保路附近走走。然而,她突然没了兴趣。节子还想着刚才那位“田中孝一”。她并不认识他,可奇怪的是,他写下的文字迟迟不肯从脑海之中消失。

    节子呆站在站台上,这时上行电车进站了。她原本是要坐这趟车回去的,可她突然改了主意,最终还是没有上车。

    节子下定决心,走去对面的站台,坐上下一列的下行电车。

    放眼望去,车窗外是一片平原,秋色动人。丘陵之下,法起寺的三重塔隐约可见。不久后,法隆寺的五重塔带着那鲜艳的色泽出现在了松树林中。

    节子在橿原神宫前站下了车。

    出租车所行驶的道路特别冷清。

    两侧是广阔的平原,只有星星点点的村落。过了冈寺,橘寺白色的围墙出现在眼前。节子告诉司机等候片刻,自己则沿着高耸的石阶拾级而上。

    橘寺是一座小寺院。她喜欢“橘寺”这个名字。节子来到了本堂旁的接待窗口。那里也摆放着一些护身符和明信片之类的纪念品。

    节子买了张明信片,环视周围,可是并没有发现芳名册。

    “请问……”她鼓起勇气问道,“请问这边有芳名册吗?我想签名留个纪念……”

    正在临摹字帖的僧人抬头看了看,从书桌边上拿起芳名册,默默递给节子。

    节子赶忙翻到最后一页,可并没有发现“田中孝一”的名字。于是她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她担心自己错过,又翻了一遍,可终究还是没有出现“田中孝一”这四个字。

    “谢谢。”节子将芳名册还给了僧人。

    她走下石阶,回到了停在门口的出租车上。

    “客人,接着上哪儿去啊?”司机回头问道。

    “麻烦去安居院①,”

    ①别名飞鸟寺。6世紀由苏我马子所建。止利法师所做的飞鸟大佛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像。从近铁橿原神宫前站坐巴士8分钟即可到达。

    司机发动了汽车。沿途都是田园风光。方才在橘寺看见的森林越来越近了。节子在写着“安居院”字样的大门口下了车。她再次嘱咐司机留在原地等她出来。

    走进安居院的大门,就能看见旁边的正殿了。一块基石一般的大石头在庭院的正当中。

    正殿的本尊是飞鸟大佛,传说为止利法师②所作。这尊佛像经常出现在美术史类的书本中,然而节子并没有心情观赏佛像那“古拙的笑容”。她的首要目标,就是这儿的芳名册。

    ②飞鸟时期首屈一指的法师,日本佛匠鼻祖。传说是中国南梁司马达的孙子,善雕佛像。

    寺院的接待处没有人。这儿比起奈良的那些寺院要萧条得多。见节子站在接待处,一位五十来岁、身着白衣的老僧从里头走了出来。

    “您要拜佛吗?”他探着头问道。

    放在平时,节子定会参拜本尊,然而她现在更关心的是别的事情。她买了护身符和明信片。安居院的芳名册就放在接待处的窗口边上,不用问就已看见。

    “是这样的……”节子对老僧说,“我是特意从东京来的,能否让我留个名字?”

    老僧笑着对节子说:“当然可以,请吧!”

    他还亲自为节子磨了墨。

    节子打开了芳名册。趁老僧磨墨的时候,节子翻看了芳名册。最后一页上只有三个人的名字。前一页上也都是些陌生的名字。可再翻一页,节子险些叫出声来。

    上头分明写着那似曾相识的“田中孝一”。字体也与唐招提寺的如出一辙,就像是印章印出来的一样。节子向正在磨墨的老僧问道:“请问……”她指着田中孝一的名字,“这位是哪天来的呀?”那口气就好像在打听熟人的消息一样。

    老僧探出头看了看那个名字。“这……我也不清楚啊。因为来这儿参观的游客还挺多的。”他歪着脑袋,一边回忆一边说道,“是多久前来的啊?既然是写在那一页上的,那就是一个礼拜或十天前吧。”

    节子听完,盯着老僧的脸问道:“请问,您还记得他的模样吗?”

    老僧又歪起了脑袋:“这我就不记得了。莫非您认识他不成?”

    “是的。”节子脱口而出,“看了这芳名册,我忽然想起了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所以才会问您。”

    “这……”老僧皱起了眉头,“我还真不记得了。我妻子①正好在,要不我去问问她吧?”

    ①日本的和尚允许结婚。

    真是位热心的住持。他特意跑去问了问自己的妻子。

    老僧与他妻子一起走了回来。只见老僧的妻子对节子点了点头,看了看芳名册上的“田中孝一”。

    “这……我也记不清了。”她也像丈夫一样歪着脑袋。

    节子又将视线投向了芳名册上的签名,真的太像舅舅的字迹了。

    节子手上有好几张舅舅的书法作品。那时节子还小,上面写的并非艰深难懂的汉诗。舅舅总喜欢在红毛毡上铺上宣纸,让舅母帮着磨墨,用大号毛笔写汉字。要是她随身带着舅舅的墨宝,她还真想拿来和“田中孝一”的笔迹做个对比。

    傍晚时分,节子抵达奈良。路灯已经亮了。她在车站前打了个车。黄昏时,公园大道上早已没有了喧闹的人群。兴福寺的宝塔被下方的灯光照得通明。

    她与丈夫商量之后,事先预订了飞火野附近的旅馆。节子到达旅馆时,发现丈夫亮一已经到了,连澡都泡好了。

    “对不起,我来迟了。”节子赶忙道歉。丈夫近来稍有发福,他穿着宽袖棉袍,正蜷缩着身子看报纸。

    丈夫见节子进屋,开口问道:“泡澡吗?”

    “等会儿再说吧。”

    “那就先吃饭吧。我都饿了。”丈夫像个孩子似的拍了拍肚皮。

    节子马上吩咐女服务生准备晚餐。

    “京都的会这么早就结束了啊?”节子问道。

    “是啊,很早就结束了。几个朋友开完会还准备去聚一聚,可我又喝不了酒,而且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在这儿等我啊,就提前回来了。”

    听到这儿,节子越发内疚起来:“真对不起。”

    “没事啦。对了……”亮一笑眯眯看着节子说,“夫人古寺之行怎么样啊?”他一直拿节子的这个爱好开玩笑。    饭菜来了。

    亮一喝不了酒,自然也不用节子帮忙斟酒。他就着米饭,迅速扫荡了盘子里的菜肴。

    “哎呀,你真的饿坏了!”节子看到丈夫狼吞虎咽的样子,有点忍俊不禁。

    “是啊,今天的学术会真是累死人了,而且从京都坐电车过来要一个多小时,确实快饿死了。”

    丈夫亮一是T大的病理学副教授。

    “对了,你的古寺巡礼一定是心满意足吧?”

    “嗯……”节子含糊其辞。毕竟她今天没有按照之前和丈夫说过的计划走。

    “佐保路那边怎么样?”丈夫问道。他这么问是有原因的:他特别喜欢“佐保路”的名字,因为它念起来语感不错。而且他还经常炫耀自己能背诵《万叶集》中大伴坂上郎女①的诗句——“汝见佐保道,妾折青柳枝。”亮一年轻时常看这类书籍。

    ①奈良前期的女歌人,也是《万叶集》中的代表性歌人。

    “我没去那儿。”节子回答。

    “为什么?”亮一看了她一眼,问道,“你不是很想去那儿的吗?”

    “是啊,不过我最后还是没去,只去了橘寺和安居院。”

    “怎么跑那儿去了啊,”丈夫说道,“心血来潮?”

    节子一咬牙,决定把真正的理由告诉他。

    “我去唐招提寺的时候,在芳名册里看见一个人的字迹和舅舅的实在太像了。我就想其他寺院的芳名册里会不会也有相同的名字……”

    “舅舅?”丈夫抬眼问道。

    亮一和节子刚订婚的时候曾苋过野上显一郎一面。婚后也多次上门做客,与这位舅舅相谈甚欢。

    “那笔迹和舅舅的实在太像了,让我想起了好多以前的事情呢。”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